8月19日是第三個中國醫師節。而在前一天,來自同仁醫院、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區婦幼保健院、區天山中醫醫院和區精神衞生中心的29名隊員,剛剛結束他們為期一個月的支援浦東機場核酸採樣的工作。
時間撥回至7月9日,一則緊急通知,讓上海市同仁醫院、上海市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長寧區婦幼保健院、長寧區天山中醫醫院和長寧區精神衞生中心5家醫院的護理羣再次沸騰了起來。
接上級通知,區衞健委需要醫院緊急組建醫療小分隊,奔赴上海抗擊新冠疫情的第一線——浦東機場,協助上海海關,完成為期一個月的境外航班新冠病毒檢測採樣任務。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今天,長寧的醫務工作者依舊踐行着疫情中立下的誓言。短短几個小時,一支29名的醫療小分隊就組建完成。
7月18日,經過前期培訓,隊員們全副武裝,正式上崗。
“您好,請出示您的試管和證件。”
“請問您的鼻子有做過手術或者受過外傷嗎?有沒有鼻中隔彎曲或者其他鼻部疾病?”
進入採樣間後的隊員們,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地問詢、核對每一位旅客的身份信息以及鼻部狀況,以確保採樣工作的準確、有效。
“因為隔着口罩和麪屏,所以與旅客的普通對話也需要很大聲,尤其是遇到年紀較大,或者倉內人多嘈雜的時候,交流基本靠喊,外加不能喝水,接待完一個航班,嗓子像是被火燎過,基本上都啞了。”第四組組長、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主管護師錢慧説道。
面對每天近2000名境外人員的鼻咽拭子及血標本採樣的巨大工作量,再加上氣候炎熱,身穿層層“鎧甲”的隊員們,即便呆在有空調的採樣間裏,也時刻接受着來自體力和耐力的考驗。
如果遇到重點航班,還會增加採血標本,這時,厚厚的四層手套對隊員們而言,既是保護,也變成了阻礙。手套減弱了手感,而且長時間佩戴,還會導致指端麻木,如果遇上護目鏡起霧,那更是霧裏探花了。
但即便如此,在採血的過程中,她們還要密切關注旅客的情況,確保入境旅客出現暈血、暈針和嘔吐的情況時能第一時間處理。
“記得某天清晨,一位從俄羅斯回來的小夥子,在抽血的時候突然開始臉色蒼白,額頭冒出細密的汗珠,我們立馬停止操作,將他扶穩趴在桌子上。詢問後才得知,他已經十幾個小時未進食了,我們便把事先準備好的鹽汽水和糖果喂他服下,密切觀察情況變化,等到他唇色恢復,自訴無不適之後,再進行未完成的操作。”醫療隊隊長、同仁醫院主管護師孫元元對此記憶猶新。
王明月是隊伍中最小的姑娘,今年只有21歲。第一次走上抗疫前線的她,卻在第一個值班夜,遭遇了驚心動魄的一幕。
由於核酸檢測採樣環境的特殊性,隊員們在結束一天的忙碌之後,還要完成所有物品的收發、環境的消毒管理以及醫療廢物的收集與打包等工作。
正在此時,拖地的她因為身穿防護服帶來的悶熱和一天工作積累下的勞累,導致身體不適,突然嘔吐了起來。
嘔吐物堆積在口罩內,又返湧到口腔和鼻腔內,無助、恐懼的窒息感瞬間將她包圍。王明月趕緊放下手上的活,衝出採樣間迅速完成消殺,再小心翼翼地脱掉防護服。
等到口罩拿下來時,她的臉已經憋得通紅。這時,隊員們紛紛趕來幫忙,然而王明月見狀,卻趕忙背對着大家,偷偷擦掉堆積在眼角的淚水,才笑着轉過身,反而安慰大家:沒事,沒事。
眾人都説,護士是白衣天使,擁有隱形的翅膀。這場疫情,白衣天使衝鋒第一線,用隱形的翅膀撐起了一道防線。幸好有你,共擔風雨,讓我們向所有平凡而偉大的天使們致敬!
請記住她們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