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湖最近很忙,湖底種“淨水質”新草等你“種草”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王皇
華山歷史文化濕地公園已經成為濟南市民和外地遊客的“網紅打卡地”,不過你以為這裏僅僅有園林有湖水就完事兒了嗎?華山湖表示不服,因為它還要變得更美。目前,華山湖它正迎來最大規模的生態治理,要將湖底的雜草換成淨化水質的植物,變得更透明吸引更多人來“打卡”“種草”。
拉網清魚割草種草,華山湖迎最大規模生態治理
最近去華山歷史文化濕地公園遊玩的市民發現,湖裏分區域出現了一些長條的浮漂,而且還有工人在水上作業。記者瞭解到,這裏正在進行華山湖水治理工程。這一次治理將清除水裏的雜草,種上淨化水質的水底植物。
2日上午,記者騎自行車繞華山湖一圈發現,華山湖整體湖面較乾淨,沒有多餘的垃圾。不過,走近岸邊後可以看到,湖水靠近水岸的地方有一圈圈富氧化的水藻,還漂浮着水草,水體也有一些泛黃綠色。整體看,湖裏水量仍較大,水面被風吹動泛着波紋,仍有不錯的水景觀。
華山湖的湖面被一些長條的浮漂分隔成了多個區域,每個區域都有穿着救生衣的工人,乘着藍色的小船澇水草。而在湖的東側,驢山閘附近,一艘長方形的塑料船上,十多位工人穿着救生衣拿着竹竿,在船兩側作業。船上的四十多袋水草被一艘小船拉走。
3日下午2點多,記者再次去到華山湖,長條的塑料船閥已經向西越過了一座三孔橋作業,船閥外側分兩排坐滿了20多位工人,他們身穿救生衣,各自拿着一根長約四五米的竹竿正在給湖底種草。草苗一把七八棵,被工人們塞到了竹竿底部類似晾衣杆頭部那樣的卡口裏,然後往湖底插。現場人員説,這是正在給湖底種苦草,這種草是中科院專門培植,有淨化水質的效果。“湖底間隔20多釐米種一把,整個湖底都要種,已經種了四千多平。”
另一位現場人員介紹,在種草之前,還要把湖底原先影響水質的水草都割掉。湖裏用一台類似收割機一樣的機器割草,然後有一些工人乘着小船去把割完的水草撈出來晾乾。
記者注意到,華山湖煙雨橋西南側的一處親水碼頭暫時成為了這次治理的物料堆放區,堆放了一些已經撈起的水草,還有一些寫着中微生物的袋裝原料。
湖邊立着的《華山湖水治理工程捕魚公知》牌顯示,這裏還在清理野雜魚。“野雜魚清理是湖水治理一項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序。因為野雜魚會破壞湖泊底質,造成湖水渾濁;過度補食水草,破壞水底植被,打破湖泊生態平衡,呼籲不要隨意放生。”
現場人員介紹,分割開湖面的浮漂是下的水網,為了將湖裏原先的野雜魚先隔開。“方便割草和種草,而且防止一些魚吃草。”該人員説,湖裏要種四種植物,除了苦草外還有其他的淨化水質的植物。
重構湖水生態,未來華山湖要透明度要到1.5米
華山湖雖然有與小清河互通的遠期規劃,但目前湖水來自東聯供水。東聯供水主要是黃河水,基本是隻進不排,湖水靠蒸發後適當補水循環。湖體水量不小,如果加快循環將帶來巨大成本,而且也沒有充分利用水資源。2日記者就看到湖西側的補水口已用鐵架封住,沒有進水。這樣一來湖水循環較慢,而且水生態系統尚未建立,且外來污染不斷匯入存在水質惡化的危險。據悉,這次改造就是為了營造水體環境,提升水景觀。
記者查詢發現華山湖水治理項目法人和招標人為濟南濱河新區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治理按照《濟南市華山湖水生態系統構建方案》進行,該方案已通過專家評審,工程4月已完成施工招標。
招標信息顯示,華山湖水域面積約224萬㎡,最大水深5m,分為一東一西兩個湖區施工,東湖134萬平米,西湖90萬平米。
根據設計擬通過生境改良工程;沉水植物羣落構建工程;挺水與浮葉植物羣落構建工程;大型底棲動物羣落構建工程;魚類羣落構建工程;雨水口淨化佈置工程;沉水植物清除,更替,移植工程;湖水治理與綠化後現狀水面保持工程8個工程措施達到提升水質的目的。未來,華山湖底還將有能淨化水質的魚類,而且要能看到1.5米深。
這個目標要通過三個階段逐步實現,根據現場人員的介紹,整個過程可能要持續兩年。第一,施工階段,施工開始至完成施工圖設計內容,水質得到明顯改善,依據規範測定透明度達到0.5米;第二是調整階段,水質明顯改善至水清階段,依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溶解氧、化學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總磷指標均達到Ⅲ類水標準,透明度達到1.2米,葉綠素a低於0.03mg/L;第三是管養階段即總氮指標逐步降低,依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溶解氧、化學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總磷、總氮達到Ⅲ類水標準,透明度達到1.5米,葉綠素a低於0.015mg/L。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