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精神傳三代,祖孫共保一條線
一個人在一個單位一輩子從事同樣的崗位很普通,而一家祖孫三代同在一個車間、一個崗位上工作就很稀奇了。在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秦皇島工務段遷安線路車間,就有這樣三代人,60多載他們薪火相傳,養護鐵路線路的感人故事成為美談。
爺爺:激情燃燒的歲月,幸福是靠雙手奮鬥出來的
1953年,年僅16歲的陳志遠,經人介紹來到了距離出生地河北省昌黎縣朱各莊村8裏地外的武山石砟場,做了一名採石工。
陳志遠説,那是他人生第一次“涉鐵”,因為每天幾百名工人手工搗出來的石砟,就是鐵道線上鋪道牀上的石砟。對於鐵路,陳志遠説他並不陌生。因為在他的出生地朱各莊村頭北面就是由中國最早的鐵路唐胥鐵路延展而來的京山鐵路線。自小到大,他都為能這麼近距離地接觸鐵路而自豪,如今自己也能為鐵路服務,那更是值得自豪、驕傲的一件事。
陳志遠回憶,當時因為年齡小,每天靠純手工搗出來的石砟超不過半立方米,而就是當時的棒小夥子最多也只能搗出1立方米。伴隨着哐哐哐地錘擊聲,滿手的血泡也開始長起來,破了打、大了再破,久而久之就成了厚厚的老繭。雖然每天都是強忍着雙手的劇痛幹活兒,但陳志遠覺得很幸福,因為自己的工資能夠支撐他七八口之家半個多月的開銷。
1958年,隨鐵路建設大軍進入東三省,任鐵三局養路工。17年間,他隨單位轉戰了大半個中國,一些新線建設都曾留下他和工友們身影。無論是在東北的爬冰卧雪還是南國裏的雨淋蟲咬,無論是在崇山峻嶺上還是在深谷溝壑中,陳志遠和工友們始終堅守着一個信念,用雙手創造幸福,用雙手創造奇蹟。
1975年,38歲的陳志遠調入遷安養路領工區(現秦皇島工務段遷安線路車間),結束了四處奔波的20多年工作生涯。當時,他被分配在石郎莊養路工區。陳志遠回憶,當時他們負責的是坨通線(灤縣坨子頭—北京通縣,現為津山鐵路線的一部分),這條線為新線,是為“壓煤改線”做準備的。鐵軌為每米50公斤、長度25米的短軌,枕木全部為木枕。由於是剛剛開通不久的新線,特別是到了汛期,路基下沉,線路變化較大。有一次,陳志遠趴在鋼軌上“看道”,一看嚇了一大跳,線路成了“棗木彎”,媽呀,這還能跑火車嗎?於是,工長帶領包括陳志遠在內的職工們連續對線路進行了好幾天的整修,線路才達到正常。
陳志遠説,那個時候,養護線路的工具也十分落後。養路工有“三件寶”,叉子、管擰子、大頭鎬,每天他們揹着“三件寶”從早忙到晚,看着經過精細整修後的平順線路,雖然很累,但是大家卻覺得很充實也很快樂。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唐山、豐南一帶發生里氏7.8級強烈地震。為迅速打通唐山災區的救援通道, 8月1日,黨中央要求鐵道部三天開通通坨線。於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打通生命救援通道的攻堅戰在整個通坨線打響。陳志遠回憶,整整三天工區養路工們配合鐵道兵部隊連續作戰,根本沒有睏意、也不覺得累,大家心中懷着一個“儘快搶通線路為唐山災區開闢生命通道”的共同信念,頑強苦戰。8月4日凌晨,一列由北京開來的救援列車緩緩通過陳志遠他們搶修好的通坨線,奔向唐山地震災區。
從1975年調到石郎莊工區當養路工到1989年退休回原籍,14年間陳志遠始終堅定不移地養護着通坨線,同時也見證了我國第一條新建雙線電氣化鐵路京秦線的開通運營。
幾年前,相濡以沫的老伴因病去世,剩下陳志遠一人,兒孫多次勸説他搬到一起住,都被他拒絕了。他説現在身子骨兒還硬朗,能不給子女添麻煩就不添麻煩,而更多的是他不願意離開這個世代居住的家園,因為這裏承載着他許許多多美好的回憶。在這個恬靜的鄉村小院兒裏,陳志遠始終執着地堅守着“幸福是靠雙手奮鬥而來”的道理,並躬先表率潛移默化地傳承給子孫們。
父親:六次大面積提速,施工會戰裏激情書寫芳華
1989年,剛滿25歲的陳雙江頂替父親陳志遠,來遷安線路車間做了一名養路工。
當時,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如火如荼,流動起來的中國,無論是人員還是物資運輸,都對鐵路運能能力的保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提速,就成為陳雙江這一輩鐵路人工作、生活的重點與全部。
列車提速,首先就是鐵路線路的改造和升級,夯實線路基礎,改善線路結構,短軌換長軌、木枕換水泥枕……儘管大量機械化工具開始取代老養路工們的“三件寶”,但是線路提速施工大會戰和維修保養的高標準卻沒有讓養路工們輕鬆起來。
先是京山線開始的壓煤改線大會戰,上千人兩個多月的日夜鏖戰,保證了線路如期開通運營,既為國家開發資源讓了路又為日後鐵路大面積提速提供了前期保證。從通坨線到京秦線再到津山線,在陳雙江看來,變化的不僅僅是線路的名稱,更是鐵路線設備結構改變和質量的提升。在陳雙江的記憶裏,那時他們負責的維修保養的津山鐵路線,幾乎是幾個月一小變、一年一大變。津山線列車運行速度更是從最初的每小時50公里左右,經過連續不斷的施工改造,十幾年時間提升到每小時120公里以上。而與此同時,特快列車、直達列車、貨運班列、夕發朝至等等改變中國人工作和生活節奏的鐵路新名詞也日漸耳熟能詳起來,成為了包括陳雙江在內全體中國人整整一代人對於車輪鏗鏘、風馳電掣的共同記憶。
回首往事,在陳雙江眼中,養路工的崗位普通而偉大。在養路工的眼裏,陳雙江是個“能人”。他是車間的切割手,不僅切割、焊接樣樣精通,而且維護各類養路機械也是熟諳於心。
再過幾年,陳雙江就到了退休年齡。回想起1989年頂替父親來到鐵路,30年與這個大院兒朝夕相伴,每個景物都熟悉的如同自己的掌紋。捨不得離開就要為它再做點什麼,車間小菜園成了陳雙江業餘時間汗水撒落最多的地方。
孫子:鐵路發展新時代,緊握接力棒青春不負韶華
今年26歲的陳彥光是陳氏家族的第三代養路工。2015年退伍後分配到遷安線路車間當了一名養路工。同一個單位,同樣的職業,讓這一對原本交流不多的父子話題多了起來,談論最多的還是如何養護好線路。兒子佩服的是父親的養護技術和工作經驗,父親期望的是兒子接續好養路精神和安全責任。
相比爺爺和父親,陳彥光説他趕上了好時代。幾十年來,無論是從養路方法、養路工具還是到作業組織方式、工作生活環境都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相比之下,陳彥光説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接續、傳承好養路精神任重而道遠。
2015年陳彥光聽聞成立唐海線路車間,第一時間向段部遞交了申請書。剛到唐海線路車間時,陳彥光有過一段時間的迷茫。作為一名青年人,面對着新線路、新設備一臉的茫然。怎麼辦?只有從零開始。於是,陳彥光把業餘時間全放在了啃書本上。功夫不負有心人,無論是專業知識還是現場維修養護經驗,在他不懈的努力下迅速提升。
2017年,因為工作需要,陳彥光又被調回遷安線路車間。因為自己有當兵的歷史,所以在工作中他也是始終以軍人的標準要求自己。2019年春節前,管內出現風雪惡劣天氣,在極端惡劣環境下,道岔各轉換部位容易受到積雪卡阻。陳彥光和工區的幾名職工一路負責道岔部位除雪保暢通,另一路負責巡查隱患。雪越下越大,職工們棉鞋裏灌滿了雪,融化了又變成了冰疙瘩,夜風凜冽,吹打在臉上如同刀割一般……200多分鐘的時間裏,他們把上行咽喉積雪處理完畢,就轉戰下行咽喉繼續作業,週而復始循環作戰。陳彥光説“扛着除雪機,我就覺着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又想起了當年在雪域高原扛槍越野拉練、摸爬滾打的日子”。冰雪融化期是設備故障的多發期,應急處置結束後,職工們選擇了堅守,為了確保安全隱患在第一時間被發現,陳彥光主動要求春節假期留下來堅守,幾天幾夜的堅守,保證了列車的暢行。
“在津山鐵路線上每到一處我似乎看到爺爺和父親當年工作的身影,也總感覺到他們在時時刻刻看着我,儘管家裏人一直對我沒有什麼過高的要求,守護好這條鐵路線不讓它發生任何問題這就是對爺爺和父親最好的回報”陳彥光説。
這個普通的家庭不僅是幾代養路人奮鬥的歷史,更是一代代鐵路人、一個個鐵路家庭的縮影。歲月變遷,時代前行。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不變的是養路人對鐵路的忠誠。(馬勇 劉健 虞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