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十四五”聚焦的這些民生問題,個個與你有關

  央視網消息 (焦點訪談):“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十四五”規劃建議緊緊抓住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回應人民羣眾訴求和期盼,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貫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福祉、提高社會建設水平的新任務、新舉措,讓我們對未來有了更多新期待。

   與以往歷次五年規劃建議文件相比,這次“十四五”規劃建議關於民生社會領域的內容最多。“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的12個方面重大任務中,“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這部分內容所佔的篇幅也最大,這成為“十四五”規劃建議的一個突出亮點。

焦點訪談:“十四五”聚焦的這些民生問題,個個與你有關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説:“過去講民生質量,現在談的是人民生活品質,品質比質量有更深的含義,它的內涵和外延都要豐富得多。品質除了要解決生活保障問題,還要解決生活條件,還要讓人過得比較舒適,還要有多種參與的機會,它其實涵蓋人精神層面很多的東西。”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辛鳴説:“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其實已經讓人民羣眾對發展的要求從經濟發展領域的物質成果轉變到了社會、政治、文化各個領域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層面了,這些層面真正地實現靠什麼?靠通過社會建設來一步一步地讓人民羣眾感受到。”

   這次“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這部分包括七個與民生福祉息息相關的內容,分別是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每一塊內容裏都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務、新部署和新舉措,政策含金量超過以往歷次規劃建議。

焦點訪談:“十四五”聚焦的這些民生問題,個個與你有關

   社會保障體系是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生保障制度的重要內容。“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要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並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務、新要求。例如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完善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等等。專家指出,強調社會保障體系的“公平統一”也是一個新亮點。

   鄭功成説:“‘公平統一’確實是五中全會最先提出來的,這四個字含義深刻,衡量社會保障制度是不是好的制度,最核心的指標就是看它有沒有促成公平,有沒有縮小不公平。但是公平的前提是什麼?必須是統一,如果養老金制度在全國各個地方不統一,一定是它的權益不一樣。在這方面,‘十三五’開始朝這方面邁進,在‘十四五’期間一定會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一老一小”是全社會關注的重點人羣。這次規劃建議提出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等一系列惠及“一老一小”的民生保障新舉措,還首次提出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就業是民生之本。“十四五”規劃建議強調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強化就業優先政策,並提出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統籌城鄉就業政策體系、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保障勞動者待遇和權益等一系列新任務、新要求。專家指出,更加重視就業質量,這是我們進入新發展階段的一個突出亮點。

焦點訪談:“十四五”聚焦的這些民生問題,個個與你有關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辛向陽説:“提供的就業不僅是數量問題,更關鍵是能夠提供質量,就是在就業崗位上能夠充分發揮才能,實現人生價值,工作相對來講比較體面。體面當然體現在薪酬上相對高一些,也能夠滿足一般生活需要,而且收入還能夠持續增長。”

   通過就業,勞動者獲得收入報酬。“十四五”規劃建議對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也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目標直指縮小收入差距,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提高低收入羣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羣體。特別是在2035年遠景目標中,明確提出要讓中等收入羣體顯著擴大。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雲飛説:“從實踐現代化的一般經驗來看,中等收入羣體佔比提高之後,必然是富的和窮的比例要縮小。這樣的話,社會形成紡錘形的結構之後,社會就會進入到穩定的狀態當中,具有長治久安的意義。”

   鄭功成説:“從我們學界來講,希望實現中等收入羣體的倍增計劃,4億到8億,這增加的4億從哪裏來?當然從低收入羣體中來,也就是説如何讓更多的低收入家庭上升到中等收入家庭,圍繞着這個目標,要通過勞動報酬的增長、社會保障制度的健全、税收槓桿的調整以及其它轉移支付的方式,它是一個系統工程,中等收入羣體倍增了,走向共同富裕就前進了一大步。”

   除了在縮小收入差距方面發力,“十四五”規劃建議還對縮小地區和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務、新舉措。例如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加大對欠發達地區財力支持,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農村,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幫扶機制,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在城市,要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強化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建設,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為人民羣眾高品質生活的空間。

焦點訪談:“十四五”聚焦的這些民生問題,個個與你有關

   縮小發展差距,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目的都是為了增加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羣眾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不僅是期盼有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醫療衞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還期盼有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更優美的環境。這次“十四五”規劃建議中對生態文明建設也提出了新要求,要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張雲飛説:“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是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構成方面,隨着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躍上新台階,人民羣眾的需要從求温飽已經轉向了求環保。而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涉及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因此,這次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促進整個經濟與社會的全面綠色轉型,這就意味着要充分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把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到更高的戰略地位。”

   這次“十四五”規劃建議中,共同富裕也是一個引人注目的關鍵詞。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羣眾的共同期盼。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規劃建議提出“十四五”期間要“紮實推動共同富裕”,在2035年遠景目標中,強調“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這樣表述在黨的全會文件中還是第一次。

焦點訪談:“十四五”聚焦的這些民生問題,個個與你有關

   辛鳴説:“如果説過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候,還需要為消除貧困下功夫,要把脱貧攻堅作為硬任務去打的話,那麼從‘十四五’開始,可以很驕傲地講,擺脱貧困的任務已經完成了,需要開始共同富裕了。今天,中國社會總算有資格把共同富裕從願景開始變成現實,從‘十四五’開始,要起好步,紮紮實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朝向共同富裕,最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一個原則,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才能不斷增強人民羣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換一個角度看,民生社會領域的發展,同樣能促進經濟等其他領域的發展,最終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48 字。

轉載請註明: 焦點訪談:“十四五”聚焦的這些民生問題,個個與你有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