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個“二胎鄙視鏈”的説法,將二胎家庭的鄙視鏈,從上到下,從高到低排列的順序如下:姐弟組合>兄妹組合>姐妹組合>兄弟組合。
作為一個養了兩個孩子,有實戰經驗的老母親,我對這個“鄙視鏈”持有不同的態度。
因為這個“鄙視鏈”隨着兩個孩子年齡的增長,是呈現動態變化的。
曾經,我家是處在最高處,我很榮幸地先養了一個女兒,時隔七年之後,又養了一個兒子,可以説是完美。
可這種完美生活,我只擁有了三年。那三年,我們家都特別和諧,我簡直是幸福到沒有朋友。
那時,老公為了一份工資更豐厚的工作,主動選擇外派到離家三百多公里的城市。我一拖二,單槍匹馬。
弟弟出生兩個月時,姐姐上一年級。怎麼樣?腦子裏是不是蹦出了很多崩潰的鏡頭?
一天八趟的接送、輔導作業、喂夜奶……
可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因為姐姐暖到爆。
她不僅像“小媽媽”一樣照顧弟弟,而且還像個小幫手一樣收拾家務。她主動提出中午在校外那種提供午餐和休息地方的機構就餐,我每天只需要接送一次就好,關於作業,基本上也不用我操心,獨自完成。
我本以為,自己上輩子一定是拯救了銀河系。哪曾料到,蒼天從來不曾饒過任何一個二胎老母親,暴風雨即將來臨。
都説三年級,是小學生的一個坎。姐姐在過坎,我在渡劫。
她從一個自覺,不用我操心的孩子,搖身一變成了一個粗心大意、拖拉、事事要我過問的孩子,不是作業本忘了帶,就是作業漏寫了。
因為她之前學習都很自覺,所以聽寫基本上都是默寫。到了三年級,直接把聽寫給無視了,直到老師找到了我,我才明白怎麼回事。
弟弟呢,處在人生的特殊階段,好奇心爆棚,又是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你不讓他做什麼,他偏要做。
姐姐説了,她房間所有的東西,不許碰。偶爾,我收拾完房間,忘記鎖門,他一定是要進去一探究竟。而且,鎖門這個動作,更激起了他對姐姐房間的興趣。
姐姐放學回來,發現自己的東西被動了以後,生氣地找弟弟理論,可是,“懟天懟地”的叛逆期,弟弟怎麼會放過這個好時機。於是,姐弟倆基本上是説得不過癮,還開始有了肢體衝突。
看似孩子大了,日子輕鬆了。其實不是這麼回事。看見他們鬧成一團,我都會有一種錯覺,這是我家的兩個孩子嗎?怎麼會畫風突變呢?
他們爭先恐後地向我訴説自己的委屈,控訴對方的過分。
這不是為難老母親嗎?都是我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育兒專家也一再強調,二胎家庭一碗水要端平,可清官都難斷家務事,何況我只是一介普通的老母親,我怎麼辦?我太難了。
姐弟倆的確把錯都歸因在我的身上。
姐姐會生氣地説:“你為什麼要給我生一個這麼討厭的弟弟?”而弟弟也會氣急敗壞地説:“我不喜歡這個姐姐。”
為什麼以前兩個人好得如膠似漆的,我偶爾兇了弟弟,姐姐還會袒護,説我不應該這麼暴躁,嚇着弟弟。
弟弟呢,之前是奉姐姐的話為“聖旨”,可是,現在怎麼就變了呢?
書中提出,有3個因素會影響孩子性格特質的發展,一是家庭氛圍,二是訓練孩子,三是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也就是“家庭星座”,這一點讓我茅塞頓開。
“家庭星座”(family constellation),是指家庭成員間的特殊關係類似星座,例如一顆星星與其他星星組合成北斗七星,每個星星都有其位置,星星之間又各有聯繫。
每個家庭都存在特定的形態。在成員互動及相互影響下,每個人發展出不同的特質。而且,每個“家庭星座”成員的行為模式,由他們對自己家庭位置的想法來決定。
因為爸爸不在家,弟弟剛出生,又是一個不能自理的小嬰兒,對姐姐造不成威脅,所以姐姐把自己的位置,定位在了家長,會和我一起照顧這個無能為力的弟弟,自己分內的學習也不讓我操心。
而且,照顧弟弟還可以得到我的表揚,於是,她就會努力當好自己“小媽媽”的角色。
弟弟呢,也認為自己很多事情辦不到,也就坦然地接受姐姐對自己的幫助,願意聽從她的安排,當她的小尾巴。
可是,隨着姐弟倆的年齡增長,我們家“星座”變了。
弟弟不斷解鎖新技能,他逐漸明白,很多事情,原來不依賴姐姐,自己也可以完成得很好。
而且,在他get到一項新技能,我會誇獎他,為了得到我的認可,他會不斷地努力自主做事,甚至表現得比姐姐更乖巧可愛,以超越姐姐的地位。
這對於姐姐來説,可不是一件太好的事。
因為弟弟每做好一件事,對她來説都是威脅,她領先的地位有被反超的可能,她開始恐慌,會對弟弟因為成功得到表揚而鬱悶。
可是,明顯的嫉妒,可能又會被我批評,於是,她會嘗試去控制弟弟,甚至,打擊弟弟,於是,矛盾就產生了。
姐弟倆有矛盾的時候,我通常會把矛頭指向大了弟弟7歲的姐姐,這又加劇了他們的矛盾。
而且,雖然我自認為在姐姐身上花了很多時間,但姐姐看到的是,弟弟一鬧一哭我就會去陪弟弟,弟弟取代了她在我心裏的地位,分走了原來的“獨寵”時光。
我們家的“星座”位置,由於我的原因而改變了,所以才有了種種的問題。繫鈴人是我,那麼,解鈴人也得由我來了。
首先,多賦予姐姐權利,幫她樹立老大的地位
姐姐在我心中的地位,肯定不會因為弟弟長大而被取代。
反而,我會多賦予姐姐權利讓她更有參與感,也讓弟弟明白,姐姐是老大,而他是老小、長幼有序的道理。
當然,權利和責任是並存的。偶爾,我會故意製造一些不在家的機會,讓姐姐單獨照顧弟弟。姐姐是老大,有權利,但是,也要幹活。弟弟年齡小幹不了活,享受了姐姐的照顧,也得聽姐姐的話,聽從姐姐的安排。
兩個人鬧矛盾了,我也會就事論事,不再要求姐姐讓着弟弟。
時間久了,兩個人似乎也擺正了自己的位置。
其次,不比較。尺有所長,寸有所短
因為我總是毫不吝嗇地誇讚弟弟,而姐姐作業出錯了,我又毫不留情地批評她,尤其是拿她和弟弟比較,這讓姐姐有了“破罐子破摔”的心態。
原來,我這個激將法,完全是在姐弟倆之間“挑事”。
當我在姐姐面前誇獎弟弟的時候,姐姐開始把弟弟當成了敵人;當我用要求姐姐的標準,去要求弟弟的時候,弟弟開始覺得姐姐不好。
我是姐弟倆不和的“導火索”。
從那以後,我不再離間姐弟倆,也不當着弟弟的面説姐姐,當着姐姐的面説弟弟。反而是當姐姐為了弟弟做事的時候,賣力地誇姐姐。當弟弟為姐姐做了什麼,使勁地誇弟弟。
再次,老母親不當裁判,當“惡人”
你們想想,當一個家庭在受到外來的威脅的時候,他們是不是會抱團取暖,一致對外?
看着兩個大眼瞪小瞪眼,等着我做決策的姐姐和弟弟,我靈機一動,我不能當裁判,我要犧牲我自己的人設,當一個惡人。這樣才能讓姐弟倆抱成一團,明白他們是“一夥”的,而我是“不可信”的。
有一次,姐姐告狀説弟弟畫了她的本子,弟弟告狀姐姐掰斷了他的鉛筆。我聽完了説:“行,我去拿戒尺,一人打十下。”
倆娃一聽,手拉手,一起奔向房間,門栓一插,把老母親關在門外獨自偷着樂。
發現這個方法以後,屢試不爽。漸漸他們有爭執,不再找我了,而是兩個人“私了”。
經歷了一年多的互相掐架,各種嫌棄之後,我們家終於恢復到了往日的和諧。有時,聽見他們説話很大聲,老母親想找一找存在感,問:“怎麼了?”
只聽見兩個人異口同聲地説:“沒事沒事。”
一個家庭,不論有幾個孩子,只要“星座”位置擺得正,便不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畫面。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努力擺正自己的“星座”位置,這樣才會去影響孩子們的“星座”位置,一個家裏的成員才會“各司其職”,為家庭幸福做加法。
二胎所有的歲月靜好背後,都是老母親吐血三升的辛酸史。
其實,關於平衡倆娃之間的關係,我也走過很多彎路。老大和老二,經常為一個小玩具狼哭鬼嚎,老大甚至故意去弄哭她,妹妹有什麼就搶什麼。
我們一度以為老大有問題,後來才意識到,其實是我們父母有問題,嘴上説着一碗水端平,但再怎麼端,也需要花更多時間照顧妹妹,被老大氣瘋了,會説他沒“哥哥樣”。而這些在老大看來,天平還是傾斜給了妹妹。
要想給老大安全感,就要給老大加倍的愛,這樣才能實現真正的平衡。
雖然二胎有很多雞飛狗跳的日常,但也有很多美好幸福的瞬間。
看到他們倆相親相愛的樣子,我又覺得自己活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