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衞健委:是否就地過年要基於風險研判分類分區考慮

中新網12月18日電 國家衞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18日表示,關於春節期間是不是就地過年的問題要基於風險研判,全國不能“一刀切”,進行綜合分析評估,因地制宜地出台相關政策。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8日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科學精準做好元旦春節期間疫情防控有關情況。會上,​有記者問:還有兩週就元旦假期了,許多人關心假期能不能回家團聚的問題。很多地方發出“就地過節”的倡議,專家如何看待現在的疫情形勢下人員流動的問題?

對此,梁萬年回應稱,人口流動肯定是會存在風險的。但是對這種風險如何有效的防控,從防控的原理上來看,要分析制約這種風險的三個要素。一個是本身這種疾病和病毒的感染率、嚴重度、致死率。另一個要看現在的衞生健康體系對它的抵抗力,比如發現它、控制它的能力,救治的能力。還有一個要素是社會和公共衞生的措施採取到什麼地步,包括政府、社會、部門和個人的一些干預措施。

此外,梁萬年指出,從專業的角度,有幾個因素要考慮:

一是要承認元旦春節的人口流動是有風險的。因為人們接觸頻繁了,容易造成一些聚集,社交距離也在縮小,這樣病毒很容易傳播。

二是冬季本身就是傳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人羣在冬季的自我抵抗力,尤其是呼吸道傳染病的抵抗力也是在下降的,更容易被感染。所以要認識到這些風險。

梁萬年強調,從抵抗力的角度,中國也具備了很多有利的要素,比如説我國疫苗累計接種已經超過26億多,人羣有了一定的免疫力。比如現在發生的病例基本都是和境外有關係的,本土基本上是沒有傳染源存在,所以本土基本上是安全的,只要把“外防輸入”進一步做實做好,總體上是安全的。

公眾的健康素養方面,通過這兩年的疫情防控,大家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已經逐漸養成,比如戴口罩、勤洗手、通風、儘量減少聚集,這些已經成為大部分老百姓的自覺行動。

梁萬年表示,關於春節期間是不是就地過年的問題要基於風險研判,全國不能“一刀切”,各地基於上述三個方面的因素進行綜合分析評估,因地制宜地出台相關政策。首先是要分類考慮,從全國來説,一些重點地區,特別是一些重點人羣,要嚴格執行現行的一些防控政策。

他強調,不能因為春節、元旦而改變本來的一些防控策略。對於高危人羣,比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還是倡導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和不必要的聚集。其他人員出行,要做好相關的防護,切實履行自己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的責任。

此外,分區方面,中國的區域相當大,不能“一刀切”,比如現在處於疫情中高風險的區域,還有特殊區域比如口岸、邊境的一些地方,冬奧會、冬殘奧會要開展的這些地區,還是要繼續保持相對嚴格的管控措施。而其他地區,關鍵是要做好風險評估,綜合考慮風險的等級,個人的免疫狀態、疫情的形勢來提出切實又有力度、又精準、又有温度的相關政策,切忌“一刀切”,要體現精準防控的要求。

梁萬年特別指出,各地在考慮風險的時候,一方面要考慮輸入,同時也要考慮輸出。另外應該給公眾明確的指導,比如元旦、春運出行相關疫情防護的一些資料和參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52 字。

轉載請註明: 國家衞健委:是否就地過年要基於風險研判分類分區考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