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保通保暢是保防疫、保民生、保經濟
日前,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再次召開總指揮(全體)會議,要求全力統籌好疫情防控、保通保暢、安全生產等工作,千方百計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努力實現“民生託底、貨運暢通、產業循環”,為維護人民羣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和經濟社會持續穩定運行提供堅強有力保障。
客觀而言,交通運輸行業流動性大、接觸面廣,是疫情跨區傳播的一個風險點。但要看到,疫情防控也是物資保障戰、資源運動戰。物流是助力疫情防控、保障正常生活、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關鍵環節。尤其是公路交通承擔着全社會70%以上的貨運量和客運量,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動脈”。此前,由於部分高速公路“主動脈”中斷,以及不同地方交通物流等管控標準不一、政策不透明等原因,物流變慢、民生物資短缺、產業供應鏈告急等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正常生產生活受到干擾。如何在防止疫情通過交通環節傳播擴散的同時,保障物流供應鏈暢通,以更準措施、更高效率、更小代價取得更好防控成效,是當下必須回答且必須答好的現實考題。
為此,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此前專門印發通知,要求切實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從公安部部署建立完善省際間警務協作應急處置機制,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間道路交通的安全暢通;到交通運輸部制定實施11項舉措,統籌做好水路運輸安全生產、疫情防控和保通保暢工作;從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開展高速公路服務區和收費站關停情況自查自糾工作;到全國多地啓用全國統一式樣的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電子通行證……連日來,各地區、各部門全力做好道路保通保暢工作,避免生活、生產物資“困”在路上,目前已初見成效。數據顯示,截至4月23日,全國各省區市關閉收費站較半月前下降了98.38%,關停服務區數下降了92.58%,全國幹線公路大動脈基本打通,運力運量指標持續向好,上海等重點地區物流保通保暢逐漸好轉。
保物流就是保防疫,保供應就是保民生。確保應急物資和基本民生物資不斷檔,是疫情防控的基本要求。這不僅需要打通交通“大動脈”,也需要暢通物流微循環。在一些地方,由於中轉樞紐集疏運不暢、郵政快遞服務受阻、從業人員負荷較重等原因,出現了物流末端配送不暢的情況。就此而言,各地保障物資供應還應緊抓配送“最後一公里”“最後一百米”,充分調動協調人力、運力,打通堵點卡點,確保物資按時保質保量發放到位。
物流是經濟的血脈,保物流也是保經濟。在加大醫療防控物資、生活必需品、郵政快遞等民生物資保障力度的同時,也要千方百計做好工業、農業生產物資的供應。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既關係民生物資的保障,也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各地區、各部門要聚焦重點企業供需對接,在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上持續發力,及時保障能源、原材料等重要生產物資的供應,促進產業循環。同時,當前正是春耕關鍵時期,農業生產重要農資的供應也要及時跟上,避免“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戰疫不誤農時,防控不誤生產,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才能將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
疫情防控,不是一道“單選題”。當前交通物流等管控“一刀切”問題、防疫檢查點設置不合理、通行證制度執行走樣、服務重點企業不到位、交通微循環不暢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各地區各部門要從大局和全局的高度,將防控疫情和保障人民羣眾正常生活、確保經濟社會平穩運行一體考慮,充分認識做好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的極端重要性,該落實落實,該糾偏糾偏,加強自查自糾、完善應急預案,從嚴從實從緊做好交通疫情防控和保通保暢各項工作,更好助力我國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