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在深化接訴即辦中落實精治共治法治

由 雋寶霞 發佈於 綜合

北京日報客户端 | 評論員 胡宇齊

本市接訴即辦工作表彰大會日前召開,199個先進集體、399名先進工作者受到表彰。數據顯示,三年來,全市受理5199萬件民意訴求,交出了訴求100%響應率、93%解決率、94%滿意率的答卷。

“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如何保持對民生訴求的高回應性,滿足水漲船高的民生期待,正愈發成為城市精細化治理過程中需要不斷破解的現實課題。特別是如何回應好一些成因複雜、利益敏感、積年累月的歷史遺留問題,更考驗治理者的擔當與智慧。作為“新時代羣眾工作的樣本典範”,接訴即辦立足北京城市特點,以積極回應市民訴求的“小切口”,撬動了城市治理體系的“大變革”。回望三年實踐,接訴即辦始終高效運轉,機制不斷調整演變,接訴渠道愈發全面通暢,背後正是對為民服務的動態回答。事實也生動證明,老百姓的訴求能獲得傾聽與關注,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有人辦、馬上辦、能辦好,大城之治也就有了堅實的民意基礎和民心依託。

接訴即辦優化升級,推動治理姿態向前一步。三年來,從“聞風而動、接訴即辦”,一個訴求一個訴求地解決,到“向前一步、未訴先辦”,主動發現並打包解決一類問題,再到“每月一題、標本兼治”,聚焦民生痛點難點集中解決一批高頻問題,治理姿態更加主動、更加貼近源頭。特別是基於“民生熱力圖”而動態推進的“每月一題”機制,將羣眾“急難愁盼”打包分類,解決一個破解一類。比如,認真梳理採暖季突出問題,制定“冬病夏治”方案;再如,針對新業態新領域問題,主動出台政策措施及制度標準,構建政策法規體系。市民訴求的“呼叫哨”成為城市運行的“晴雨表”,引導公共服務從政府“端菜”到羣眾“點菜”,進一步實現了“見之於未萌,治之於未亂”。

接訴即辦靶向施治,引領治理資源下沉一步。很多民生訴求特別是歷史遺留問題,往往錯綜龐雜,不是簡單派單、單兵作戰就能“藥到病除”的,而需要多部門、跨領域攜手解決。這份對治理資源進一步整合下沉與協同調配的期待,成為接訴即辦發力的重點。在這套工作機制的運轉過程中,人民羣眾既是“訴”的發起者,也是“辦”的參與者,基層創新與共治傳統相得益彰,推動形成了“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鄉,難事條塊一起辦”的新治理格局。“圓桌會議”多開開,老樓怎麼管有了最佳方案;“小院議事廳”裏議一議,哪個樓門口都不想擺垃圾桶的問題迎刃而解;“居民智囊團”出個主意,社區閒置空地變成休閒健身好去處……“有訴求敞開來説,咋決策坦誠相告”,這樣的共治姿態,已成為接訴即辦能夠持續激發治理效能的關鍵所在。

接訴即辦有法可依,助推破題思路走深一步。去年9月,《北京市接訴即辦工作條例》正式實施,鮮活的治理經驗升級為制度規範,以法治力量護航接訴即辦攻堅向前。無論是明確“全面接訴”,還是強調“首接負責”,無論是要求“限時必答”,還是壓實“向下賦權”,都旨在從法治層面夯固民情傳遞的制度渠道。與此同時,在“辦”的過程中,引導相關各方按規辦、依法辦、高效辦,也在客觀上破除着“靠鬧解決”的思維偏執。對超出承辦單位職責範圍的訴求,告知訴求人通過其他合理渠道和方式解決;對違反法律法規、違背公序良俗的,進行勸導教育,講清相關規定和違法行為的法律後果……某種意義上,接訴即辦所打造的不僅是一套解決問題的高效機制,更在實踐中培育廣大羣眾的法治思維,夯實整個社會的法治信仰,讓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準則。

三年寒來暑往,接訴即辦旺盛生長的背後,是廣大基層幹部的擔當與奉獻。他們日復一日堅守一線,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面對一個個棘手難題,在“跑斷腿”“磨破嘴”的拉練中,終於突破瓶頸,讓最難説話的羣眾滿意,讓關涉多方的矛盾化解,讓年深日久的不滿消散。為民初心的實踐過程,也給了基層幹部特別的成就感。也正是在應對急難險重的高強度鍛鍊中,基層隊伍的能力越來越強,成為城市治理的寶貴中堅。對這份辛苦擔當,要理解感謝,也要珍惜鼓勁。持續優化考評機制,切實為基層減負,才能確保一線幹部有更多精力花在刀刃兒上,辦好“千頭萬緒的事、千家萬户的事”。

為民服務是永恆課題,接訴即辦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砥礪三年再出發,面對層出不窮的新情況新問題,始終緊扣“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深化改革、不斷創新創造,這條“以心換心”的熱線,必將為城市治理帶來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