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共同社15日報道,為了新設把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放入海的海底隧道,東京電力公司14日啓動了鑽探調查。東電計劃在近海1公里處排放,會詳細調查海底地質,作為選定隧道具體路徑的判斷材料。
資料圖: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
據報道,東電錶示將派出船隻在近海400米、700米和1公里共3處地點分別進行5至10天的鑽探,最大深度為海底21米。首日在近海700米處開始了作業。
為了建設隧道,東電11月下旬通過磁力勘探確認了海底沒有障礙物。在核電站廠區內,東電正在推進隧道入口的豎井挖掘施工。
東電力爭2023年春季前後開始排放核污水,但實施計劃需要獲得原子能規制委員會的批准,目前該計劃尚未申請審查。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縣附近海域發生特大地震。受此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1至3號機組堆芯熔燬,東電持續向1至3號機組安全殼內注水以冷卻堆芯並回收污水。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將福島核污水經過濾並稀釋後排放入海,排放時間預計將持續20年至30年,但此決定遭到福島縣居民以及日本全國漁業工會聯合會等的強烈反對。
資料圖: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決定,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經過濾並稀釋後將排入大海。圖為2月11日的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儲水罐。
日本新研究:福島核事故放射性物質抵達北冰洋內部
據日本共同社14日報道,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主任研究員熊本雄一郎日前發佈的研究結果顯示,因2011年福島核事故而流入海洋等的放射性物質銫134在約8年後抵達了北冰洋內部。據稱在越過北冰洋邊緣海的內部被測出尚屬首次。
據報道,熊本推測銫137也同樣流到了北冰洋內部。雖然僅檢測出微量,但他推測已向北冰洋的中心區域擴散。
熊本等人在事故後分析了北太平洋等處海水。在2019年10月從阿拉斯加半島以北、北緯73度附近的北冰洋採集的海水中測出,銫134(半衰期約2年)含量為每立方米0.07貝克勒爾。在2020年10月從北緯75度附近採集的海水中測出,含量為每立方米0.04貝克勒爾。
據此推算,源於核事故的銫137(半衰期約30年)在兩處海水中的含量,分別為每立方米0.95貝克勒爾和0.87貝克勒爾。
報道指出,迄今的分析已揭示,因事故而釋放到海洋和大氣中的部分銫在抵達美國西海岸後北上,沿阿拉斯加半島抵達白令海。部分銫通過北冰洋邊緣海楚科奇海抵達內部。2017年9月有其他研究人員在楚科奇海檢測出銫。
東京電力公司計劃排放核污水,其中的氚也很有可能重複相同的路徑。熊本表示:“抵達北冰洋的源於核事故的放射性物質為微量,只是勉強能夠測出的水平。但為了掌握擴散狀況和防止不好的傳聞,有必要正確傳達各種信息。”
報道稱,該研究結果已在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