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年齡的增長,總是產生一種莫名的心慌,這種心慌的感覺總是讓自己不知所云,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來調節這種心慌,當這種心慌感出現的時候,就是一個人的狀態變得糟糕的開始。生老病死,一個人的狀態就是慢慢會蜕變下去,就會慢慢老下去,關鍵因素在於自己是否有想過改變,當不能進行改變的時候,那種痛苦感不言而喻。
當早上醒來的那一刻,發現有房租要繳納、員工工資要繳納、孩子教育經費要繳納等等,那一刻就會感覺到自己的人生狀態是心慌的,因為自己要想辦法去多賺點錢,去賺更多的錢才能夠解決當下的焦慮感和心慌感。這就像剛畢業的時候,沒有想過要去怎樣暴富,隨着畢業年數的增加,自己還是沒有長進的時候,還是在得過且過的時候,那種心慌感就會在每一天增強。
所謂的心慌感,就是自己很多的目標或者期待沒有完成導致的,當目標沒有完成,就會在思考自己為什麼沒有完成?是自己的能力不行還是自己的方法不行?是自己偷懶了還是自己本身不想幹?那一刻就會覺得自己是無助的,心慌感就會出現。
當內心深處一直想着賺錢,準備第二天要早起,但是到了第二天發現,早上起牀太難了,還是多睡一會吧,一天不影響的。就這樣日復一日,自己的精氣神就容易被耗盡。生老病死是順應人性的,當我們隨着年齡的增長而忽略自我的成長,就會發現自己衰老很快。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人在實際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人生價值,就會每天都在渾渾噩噩。那麼這是順應人性的,人性本身就是想要逃避痛苦的,就像學習一樣,是反人性的。
當我們每天要求自己幹那些少數人不願意乾的事情,那麼往往是逆人性的,但是這種逆人性的東西往往就是解決自己心慌的根本。當別人在貪玩的時候,自己奮發圖強,挑燈夜讀,那麼自己就是在跟自己較勁,自己就是在突破目前的這種喪的狀態。此時此刻就會覺得自己是積極向上的,自己正在逆襲道路上行走着,越幹越興奮,就想着有那麼一天,突然爆發出來,從而獲得人生的獎賞。
這個社會是遵循能量守恆定律的,當前期經歷過痛苦和磨難時,那麼後面自然而然就會帶給自己成長和回報。一個人的想法是多變的,但是一個人的狀態也是波動的,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會有成為這樣人的要求,自己是不是突破順應人性的東西,而去做一些逆人性的選擇,這就是在決定自己成長的高度是什麼?
當出現心慌的時候,就在思考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麼?為什麼求而不得?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擔心?自己所建立的系統模型是不是不對了?多思考自我的層面,這樣就會產生積極的行動,從而塑造一個更加健全的自己。
生活就是一面鏡子,當這面鏡子出現灰塵的時候,就產生了模糊感,就會看不清自己?這時候怎麼辦?當然是拿起一塊抹布去把鏡子的灰塵擦拭掉,從而光潔明亮。此時此刻再次看自己的時候,就會很清楚看清自己的臉龐。
那麼同理,我們產生心慌,就像那面鏡子出現了灰塵,想辦法把這個灰塵給清掃掉,心慌感自然而然就會沒有了。生活的常識往往就是在引導啓發我們智慧的開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