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
現在再反思王安公司的奇蹟覆滅,有一個問題格外突兀:一個銷售額上十億,上百億甚至上千億的企業,它的文化註定是先進的嗎?
20多年前,就有一個優秀的華人企業家王安對此進行了回答。在1985年《福布斯》“美國400名最富有的人物”名單上,王安位居第8,王安公司是美國最優秀的計算機公司,甚至目前領導思科公司所向披靡的CEO錢伯斯,就是從王安公司出來的。
王安是華人的奇蹟。這種奇蹟不僅在於他創立了美國最優秀的公司之一——王安公司,也在於他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企業家。
我們很難設想,如果錢伯斯做了王安CEO會怎麼樣,但這段歷史至少説明一點,王安公司的衰落並不是因為沒有人才,也不完全是因為技術問題,有人説王安衰落是因為沒有抓住個人電腦這一歷史機遇,但這隻説對了一半。
研究公司歷史的管理學家發現,王安公司的死亡不是因為技術,即使在個人電腦技術上,王安公司直到死亡時,也並不落後於當時的IBM多少。
那麼王安公司究竟倒在了哪裏?
權謀管理與家族文化的種子一旦種下,什麼時候開花?1971年,王安公司推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字處理機——1200型文字處理機,到1978年,王安公司已經成了全球最大的信息產品商,王安個人財富一度超過20億美元,在1985年《福布斯》“美國400名最富有的人物”名單上,王安位居第8。
王安奇蹟風行時他不僅是華人的驕傲,還是世界主流,媒體關注的焦點。
文字處理機是計算機走向PC的關鍵一步,然而,王安本人卻不怎麼看得起PC,對蘋果等公司在PC上的努力不屑一顧。所以,當PC很快成長起來,並把王安賴以生存的“2200型”和“文字處理機”擠出市場後,王安如夢初醒,立即予以反擊,很快王安就生產出了性能可靠、速度超過IBM產品3倍的PC,他又贏了。
既然技術潮流上,王安趕上來了。在人才上,王安更是精英雲集,那王安公司又輸在哪裏呢?畢竟王安最後的結局是:1992年,王安宣佈破產保護,公司股票價格由全盛時期的43美元跌倒75美分。
問題出在華人公司普遍面臨的一個基本問題上:權謀管理與接班人危機!
王安24歲赴美,在應聘IBM時備受侮辱。王安開公司後,很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想改變華人在美國的形象。這種自尊與復仇既體現在他堅持用中國名字命名公司,也體現在他的管理方式上。
眾所周知王安實驗室的“三劍客”考布勞、斯加爾和考爾科,儘管才華橫溢,但卻相處得並不好。王安不僅沒有設法通過戰略設計與制度安排,將他們統一在公司的戰略目標下,而是讓他們各自負責一個項目,鼓勵他們三人相互競爭,王安從這些項目中選擇最好的新產品投市場。
同樣,為王安成功立下汗馬功勞的約翰·卡寧漢,很受王安的器重,成為唯一一位王安家族外能影響王安決策的人。卡寧漢之所以被重用,除了才華外,最重要的是他對王安的要求總是洗耳恭聽,也從來沒有對王安的領導位置提出過挑戰。當時很多人都認為,卡寧漢是能夠引導王安公司邁進21世紀的最佳人選。然而,他卻並沒有被推上至高寶座,原因很簡單,因為他不是王安家族的成員!
在這一點上,王安並不諱言,他坦然對媒介説:“我是公司的創始人,我要保持我對公司的完全控制權,使我的子女能有機會證明他們有沒有經營公司的能力。”1986年1月,王安任命36歲的兒子王列為公司的總裁。
王安與其長子王列
1986年1月王列從父親手中接過了王安公司,但考布勞等骨幹受不了王列的管理方式而離開。
優秀的兒子為什麼失敗?子女繼承什麼,就收穫什麼!與傳説中所描述王列並不相同的是,真實的王列並非一無是處,年輕氣盛的他提出了很多創造性的主張。比如他讓考布勞三人統一思想,停止開發那些互相之間不能匹配的產品。他認為計算機和辦公自動化未來的出路在於系統化,在於整個系統互相配合和補充,而不在於單一產品的功能。
他的想法受到了公司不少人的擁護,然而,王列哪裏有他父親那種個人權威與管理能力?1984年,斯加爾決定離開王安實驗室。1985年,考爾科也離開了王安實驗室。考布勞、斯加爾、考爾科三人可以説是實驗室的三根支柱,他們為公司帶來了幾十億美元的利潤,然而他們三人都離開了,與其説,他們是因為受不了王列的工作方式而離開的,不如説,他們只能在王安這種“強人”領導下才能相安無事。
王安的兩個兒子王列和考特尼打得不可開交,鬧出一場家庭醜聞。
至於王安公司在技術上走封閉的道路,筆者覺得只是王安衰落的一個催化劑罷了。走封閉路線固然不對,但後來同樣走封閉路線的蘋果,在失敗之後為什麼又可以東山再起呢?IBM在大型機失敗後虧損上百億,但為什麼IBM今天依然輝煌?
同樣,把位置傳給兒子也並不必然導致公司的衰亡。IBM的沃森,摩托羅拉的高爾文不也把公司傳給了兒子?這裏的關鍵是,在公司興盛時你所做的一切,決定了你留給兒子什麼。而你留下了什麼,子女就繼承什麼!
IBM的沃森留給兒子的是著名的“IBM之道”:“尊重個人;高品質的客户服務;產品精益求精”。摩托羅拉的高爾文留給兒子的是公司的價值觀:“對人永遠的尊重,保持高尚的操守”。而王安留給兒子的是什麼?是權謀管理的文化遺產,以及對企業絕對的控制權!
王安公司的興亡,再次演繹了中國古代王朝更替的興衰率——王朝因為偉大的帝王而興,王朝因為沒有偉大的帝王而死。因此,許多人建議中國的企業家好好花時間,關注一下海外華人企業的興衰史,因為這些興衰史對我們今天的這些優秀企業是一個重要的提醒:帝王謀略與管理企業短時間內並不矛盾,而且還會減少創業時期的“管理成本”。小農文化與強大的銷售額短時間內也並不矛盾,而且在某個強人下還有可能“超速發展”!
看來,對成功保持警惕,對今天這麼多的渴望成功奇蹟的公司,是一種很好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