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站樓混凝土主體結構完工 翔安機場建設又有重大進展

來源:台海網

航站樓混凝土主體結構完工 翔安機場建設又有重大進展

空中俯瞰建設中的翔安機場

台海網9月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崔曉旭餘健平/文沈威/圖通訊員元瀅潔)廈門翔安機場建設又有新進展。昨天上午,隨着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畢,廈門翔安機場航站樓(主樓+指廊)混凝土主體結構完工、首批鋼屋蓋啓動、北停車樓主體結構提前一個月順利封頂,標誌着廈門翔安機場工程建設取得又一階段性勝利。

航站樓工程是廈門翔安機場的核心工程,本期總建築面積55萬平方米,包含1座主樓、4條指廊、77座登機橋與之相連,主樓混凝土結構為全現澆框架結構,屋蓋鋼結構採用空間網架結構體系。

同期實現主體結構封頂的北停車樓項目位於航站樓前方,屬廈門翔安機場綜合交通樞紐的一部分,是重要的配套設施。北京城建集團航站區三標段項目經理侯進峯表示,除北停車樓外,還包括交通中心、旅客過夜用房、南停車樓等多個建設內容,整體按照多元化、立體化、一體化的要求進行設計,銜接包括軌道交通、長短途巴士、市政公交等各種方向各種類型的交通工具及交通服務設施,通過不同標高樓層實現立體換乘、無縫銜接,保證旅客從航站樓通過交通中心換乘任何交通工具的最遠距離不超過170米,達到國內同等規模機場的先進水平。“原計劃9月底完成航站樓混凝土主體結構施工,現在比計劃工期提早了1個月的時間。”翔業集團旗下兆翔機場建設總助、航站區三標段項目經理謝啓德介紹,根據工期計劃,航站樓工程將於明年5月完成鋼結構施工、明年年底完成幕牆及屋面施工。

智慧綠色指廊屋面採用光伏屋面為航站區提供約10%電力

為應對廈門翔安機場工程的複雜地質條件和大規模工程需求,市機場片區指揮部會同翔業集團,以智慧工地、BIM技術為手段,創新構建三大智囊平台,有效提升機場建設管理精度、運營效率和工程安全,為項目生產建設保駕護航。中建八局航站樓執行經理潘光誠表示,接下來,航站樓工程將轉入鋼結構屋蓋及外立面幕牆大面積施工階段,逐步披上“美麗外衣”。

為保障工程質量,項目加大科技賦能力量,積極探索運用新技術新工藝,如大面積鋼結構房中房逆作施工技術、超大面積光伏屋面與金屬屋面、採光天窗交叉吊裝技術等,高效賦能項目建設,同時加入移動式高精度測量機器人、抹灰和塗料膩子機器人等市面主流機器人的應用,助力智能建造施工。

據瞭解,航站區二標段項目指廊工程的屋面就全部採用光伏屋面。“指廊的屋面整體採用雙坡斜式設計,屋面的太陽能板能為整個航站區提供約10%電力。”中建三局航站區二標段項目執行經理聶園園説,“而‘機器人’的加入將使施工效率提高30%~40%。”

建設規劃2026年12月通航年旅客吞吐量8500萬人次

作為全球少見的海島型機場,廈門翔安機場工程分三期建設,本期(2026年)將建設北1、南1兩條遠距平行跑道(北跑道按4F標準建設,長3800米、寬45米,南跑道按4E標準建設,長3600米、寬45米)、55萬平方米的T1航站樓、195個停機位、8萬平方米的綜合交通中心、近17萬平方米的停車樓,可滿足飛機起降38萬架次、年旅客吞吐量4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75萬噸的使用需求。

全部建成後,廈門翔安機場將擁有4條跑道、約100萬平方米的航站樓(工可階段約90萬平方米)、338個停機位,飛機起降63萬架次,預測年旅客吞吐量8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0萬噸。

翔安機場項目去年1月全面開工,12月飛行區場道工程進場施工;預計2025年12月基本建成,2026年12月實現通航。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02 字。

轉載請註明: 航站樓混凝土主體結構完工 翔安機場建設又有重大進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