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在買一輛新能源車的時候,優先考慮合資車嗎?答案,大概率是否定的吧。
大的市場現狀是,除非你拿着25-35萬的預算,不想在買車上多花或者少花錢,就在這個範圍內選,除了特斯拉和大眾ID.之外,幾乎沒什麼能買的外資車。和燃油車時代不同,國產車現在手裏拿着新能源市場的話語權。
五菱、奇瑞、長安都能造出5萬以內的電動車,銷量還不錯,外資車無法染指(另一説,因為利潤微薄,不想染指);10萬-20萬的市場,被比亞迪牢牢掐在手裏,同樣的價格上,國產車的續航長、配置高、質保好,反觀外資車,頻頻在同價位裏只能給到500公里以內的續航表現;再到35萬以上的市場,蔚來、理想捏着話語權。你可能會疑問,特斯拉在那個價格裏也ok啊,但其實Model Y的銷量支柱是入門版本。
總之,看着智能化技術進步、看着價格表現、看着續航里程,中國新能源車面對外資車,優勢是明顯的。但,就在眼前,輿論的聲音也比較明確的分成了兩種,一種是較為理性的冷靜看待,畢竟外資車在不斷投入資金進行反攻,另一種是較為感性的,認為接下來大局已定。
眼前,第三次卡脖子,又要來了?汽車市場的競爭,和其他消費品一樣,內核是誰能在貼合某一地區消費需求之後,價格更低、技術更好。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至今,已經10年有餘,相比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都要更早,因此體系成熟度、技術成熟度、成本控制能力有優勢,很好解釋。
不過,目前市場的格局變了,歐美都開始推動電動車技術加速進步,也就如此,開始了新的博弈。寧德時代、比亞迪、長城的蜂巢能源等,已經紛紛殺入了外資車主機廠的核心供應商體系。比如,寧德時代連續幾年拿下全球出貨量冠軍,並且開始在歐洲建廠,對歐洲車企進行供貨。再比如,比亞迪刀片電池目前已經開始對外資車進行供貨,同時大眾在中國市場開始控規電池企業,未來也有反哺海外的能力。
分析一件事如何能最有效,自然是在考慮全局的情況下,針對最重點問題進行剖析。中國車、技術都在進步,外資車也在加速進步,二者之間的碰撞會不可避免。尤其是,越來越多的中國技術開始推動出海,面對限制、卡脖子的頻率,也會愈發變高。面對問題,給到解決方案形成突圍,再形成新的平衡,接下來顯然是種常態。
新能源汽車最關鍵的技術領域在哪?自然是動力電池。目前的中國動力電池產業,技術進步很快,而且能兼具低成本。簡言之,動力電池看東亞,東亞範圍看中國,國際上的先進技術(CTC、4680都有同類解決方案,還有刀片電池的專利保護)中國都有,出貨量中國最穩,而且價格並不貴。
截止目前,動力電池領域,比較明確的卡脖子發生過2次。
第一次,源自加拿大最大電力公司-魁北克水電手中所掌握的磷酸鐵鋰電池CN 100421289C等全球技術專利。2005年左右,磷酸鐵鋰電池在中國發展初期,其提出中國磷酸鐵鋰生產廠家需經由他們授權,入門費用1000萬美元,每生產一噸磷酸鐵鋰至少需要支付2500美元專利使用費等。
直至2009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經審理宣告其專利無效。同時,在後續,日韓電池廠開始在中國大打價格戰,以低於成本價超過50%的價格,衝擊剛剛萌芽的中國電池行業,直至後來的工信部動力電池白名單出爐,日韓企業才開始消停。
第二次 ,從2021年至2022年一直在發生,關於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供應,以及原本的全球化上下游格局被俄烏戰爭+新冠疫情加速擾亂。眼前,動力電池不斷漲價,新能源汽車不斷漲價的背後,同時摻雜着國際炒家的身影,也摻雜着資本、國家意志等方面對資源的爭奪,比如不久前鎳王青山集團的局面。
動力電池的資源分配,國家正在調整,相關部門預計2年時間鋰資源等會迴歸之前的狀態。而就在這一期間,因為各國法規的變化,我們還要面對新的爭鬥與限制,所以先彆着急樂觀。
碳足跡,會變成下一個攔路虎嗎就在4月末,外媒爆出了關於歐洲汽車工業的下一步新計劃,德國經濟部表示,由寶馬、優美科、巴斯夫等11家企業組成的財團打算聯合研發“電池護照(battery passport)”,以追蹤歐洲電池的相關成分含量和碳足跡。
簡言之,歐盟地區的新能源汽車,將在未來,對全週期的碳足跡進行監管,以及後續的回收等。動力電池的原材料生產加工、使用、退役及回收利用,全部會成為下階段監管目標。而有了新規之後,自然也就有法可依,可能出現的局面就變成了,某一產品在某一環節中有問題,就可能會被制裁、罰款或者勸退。
現下,很多產業裏已經開始應用“信息化足跡追蹤”策略,比較有效的完成了上下游責任的劃分。隨着德國新策略的推動,歐盟設置電池壁壘,減少對東亞的依賴,以及促進後續自給自足,譬如2025年歐盟將可以生產足夠的電池來滿足歐洲汽車工業的需求。
中國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會比較明顯的承壓。
淺層看,主要包括動力電池原材料、動力電池企業遭遇壓力。
原材料方面,我國為鋰加工大國;電池方面,加工量佔全球60%份額,同時寧德時代在德國圖林根州籌建了8GWh(現階段)的工廠、長城蜂巢能源投資24億美元在德國建造工廠、國軒高科收購博世集團相關工廠,建立歐洲生產基地;比亞迪弗迪也在籌建海外電池工廠。
中國的動力電池工廠,面對的壓力包括但不限於:
1.當前沒有碳足跡標準,要儘快建立,比如借用其他重工業領域的碳足跡模式,與動力電池進行匹配;
2.除了在海外要匹配新規則之外,國內市場也因為大量的合作,要建立起相應的規則,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兩會中,寧德時代董事長已對相關進行了提案;
3.提升技術能力,在各個環節中形成新的解決方案,與碳中和、零排放等趨勢進行貼合,用新技術完成對規則的破解。
話術很簡單,不過實際的推進肯定是不容易,因為各個環節中都面臨着挑戰。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這之中涉及一個長期未得到解決的遺留問題,動力電池回收。
關於第一批電動車面臨淘汰,動力電池回收迫在眉睫的話題,輿論裏已經討論過無數次。而且,實際的市場化結果一般。比如,動力電池回收白名單中,有45家國家承認資質的企業,而根據相關的企業數據顯示,相關數量超過4萬家,再加之今年的動力電池漲價等等,亂象叢生。
如,EVTank的相關數據中,2020年中國鋰離子電池理論回收量47.8萬噸,真實回收量19.6萬噸。另外,因為之前的動力電池規格、標準不同,大規模回收存在難度,以及如今的電池漲價,直接促生了回收價格虛高的狀況,廢舊磷酸鐵鋰電池價格從2021年年初的2000元/噸,漲了10倍,眼前接近2萬元/噸,三元鋰電池的價格則超過10萬元/噸。
並且,需要進一步警惕的是,外資相關企業都在紛紛加碼這一業務,如特斯拉已於2021年大幅提高了回收能力,韓國有相關企業正在籌備上市擴大規模,三一重工等很多著名企業均在推動業務進步。
參考過往其他行業的歷程,還需要謹防外資的入侵。如糧食產業、飲用水領域、智能手機領域,均經歷過外資打壓至低點之後,控制權發生變化,很大部分利潤被分走。
寫在最後:淺層看,新規會成為新的緊箍咒,甚至有可能卡住部分中國企業的脖子。當然,也會卡住日韓動力電池廠商的脖子,誰有新的解決方案,誰才能賺這一波錢。畢竟,歐盟也不想自廢武功,在關鍵零部件領域受制於人,新的限制,也是為了不被卡脖子。
而深層看,這其實是一場全球的資源爭奪戰。關鍵的資源,該如何進行回收,這會是下一個關鍵話題。截止目前,很多國家和企業已經把“可循環”制定為企業深層策略,如寶馬、奔馳等,中國汽車產業的相關思考如今較少。而這也意味着,是時候加速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