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無瘧疾”認證在即,中國抗瘧經驗“出海”挑戰何在?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綜合

中新網北京6月11日電 (薄雯雯)世界衞生組織全球瘧疾規劃主任佩德羅·阿隆索近日在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第二屆大會上透露,世衞組織專家在華消除瘧疾認證現場評估工作日前業已結束,正在進行後續流程,中國獲得“無瘧疾”認證在即。

2017年至今,中國已連續四年未出現本土瘧疾病例。世衞組織官員曾稱讚中國抗瘧歷程為“了不起的成就”,並認為中國經驗對於其他深受瘧疾之害的國傢俱有寶貴意義。

瘧疾,全球三大傳染病之一。據世界衞生組織統計,近年來世界範圍內每年仍有超2億人感染、40多萬人死亡。非洲是全球瘧疾負擔最重的地區,全球90%以上的瘧疾病例集中於此。目前在中國,每年有近3000例輸入性瘧疾病例,其中超95%為在非中國務工者帶回。可見,中非合作抗瘧尤為重要。

不過,當前中國抗瘧經驗、產品與技術“走出去”仍面臨三大挑戰。

挑戰一:企業跟不上世界需求

目前中非在抗瘧產品領域的合作主要依託多邊合作框架,推動瘧疾診斷試劑、治療藥品、長效殺蟲蚊帳通過世衞預認證進入非洲市場。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周曉農日前在國際發展機構Diinsider舉辦的專場記者會上指出,中國抗瘧產品與國際接軌的過程中,挑戰之一在於“企業跟不上世界的需求”。

周曉農説,青蒿素雖然發明自中國,但目前全球佔有率僅約為5%左右,相關產品較少。在農藥方面,儘管中國佔有率較高,但獲得世衞組織預認證(WHO PQ)的產品卻是寥寥無幾。

據介紹,世衞組織預認證機制對於抗瘧產品成為全球公共品至關重要。對於許多沒有能力自主評估和審批的非洲國家,該預認證就是其對於質量和安全進行評價的主要標準,極大提高了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使用的關鍵藥物和疫苗的質量。多數國際資助機構都要求採購的藥物經過世衞組織或者嚴格監管機構的認證。

周曉農認為,目前一方面國際市場存在壁壘,同時也囿於大多中方企業對國際市場標準與世衞組織預認證程序尚不瞭解。他為此建議,中企應強化與國際組織合作,充分發揮中國抗瘧產品和技術的競爭優勢。中方可以根據非洲國家需求積極推動已經通過世衞組織預認證的青蒿素類抗瘧藥、長效殺蚊劑等中國企業產品的採購,建立相應機制幫助非洲國家使用中國的抗瘧產品,推動中國醫藥產品進入國際公共採購市場。

“如果沒有認證,市場是不接受的。”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高級項目官韋曉宇也在同一場合表示,該基金會正在支持中企不斷研發藥品、快速檢測試劑、蚊帳和殺蟲劑,並達到國際標準。“現在我們在支持5個廠家共7個產品,到2024年會有7個產品達到WHO PQ。”

挑戰二:缺少有效溝通協調機制

新冠疫情之下,用於中非抗瘧合作的資源被分散難以避免。商務部研究院國際發展合作研究所所長王濼認為,除此突出挑戰之外,中國在開展國際抗瘧合作中還面臨着缺少有效溝通協調機制的難題。

王濼日前在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第二屆大會“中非合作:創新與消除瘧疾行動”分論壇上表示,中國對外援助的管理部門與熟悉瘧疾合作的一些專業部委之間,政府部門和瘧疾有關係的產業部門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協調不暢等問題。

“我們各種各樣的信息,特別是對中國抗瘧國際合作比較優勢,都是零零散散的分散在不同的部門。我們如何在這些部門之間建立起一個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

王濼認為,中國具有非常突出的比較優勢,要提高政府管理部門對這方面的認知程度。此外,應促進國際抗瘧經驗和中國抗瘧經驗的“有效交流”,加強中外專家交流合作,從過往國際合作經驗中獲得相應支持。

挑戰三:相關人才專家不足

“中國企業首先要轉變理念,做了PQ認證,產品容易進入國際市場,收益增長很快。中國有些企業不知道怎樣做PQ,事實上整個過程需要專家的支持。”韋曉宇説,中國缺少臨牀實驗專家,也缺少懂得與世衞組織預認證團隊打交道的專家團隊。

韋曉宇表示,蓋茨基金會在提供支持時,會邀請相關國外專家,幫助中國手把手做PQ,提供技術支持。

此外,韋曉宇還強調,中國開展國際合作應注重相關人才的培養,要培養勇敢的、感興趣的、有理想的年輕人走出去。“從青年開始,讓他們多瞭解非洲的文化、非洲的體系、非洲的人文。現在試點項目都有跟大學合作,研究生、博士生走出去。”

此外,要加強與國際組織和當地組織的合作伙伴關係。“中國雙邊做了很多年,跟當地的NGO合作是缺乏的。”韋曉宇認為,希望提升什麼樣的能力,就該派相關人才去往有針對性的國家,在工作過程當中成長。

周曉農也表示,希望在蓋茨基金會的支持下,推進中國抗瘧的國際合作,使中國的產品、技術與人才走向世界。“我個人有一個想法,專家走在前面,後面跟着技術和產品,這樣在全球的影響力才大。”(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