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興安
見習記者 楊 潔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11月30日消息,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京津冀協同發展專項2021年第二批中央預算內投資約18億元,緊緊圍繞支撐和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點支持為疏解項目落地提供支撐保障的雄安新區配套設施項目建設,並對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北三縣一體化發展、張家口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省市交界地區“斷頭路”等項目也給予支持。
事實上,為了補短板、穩投資,今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加快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例如,7月份,下達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專項2021年中央預算內投資12億元,支持滬蘇浙皖三省一市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公共服務便利共享、科創產業融合發展及省際毗鄰區域、省際合作園區建設項目24個;9月份,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23億元,支持重點行業領域節能減碳改造、產業園區能源利用優化、減碳技術創新示範、城鄉建設低碳轉型、資源再生減碳以及海水淡化等重點項目建設,助力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同月,下達2021年中央預算內投資70億元,支持養老和托育服務體系建設。
財政部專家庫專家、360政企安全集團投資總監唐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相比地方政府的投資資金而言,中央預算內投資有着更強的引領作用和跨地區項目支持作用,對地方項目而言,在中央預算內投資協助下可以更好地調用資源、建立協商機制,進而克服融資、建設中的一些關鍵問題。
“中央預算內投資首先能夠滿足‘市場不能到達之處’的公共領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民生改善、重大發展戰略的資金支撐,其次在統籌安排建設國家重要產業和事業上能夠起到資金獨立預算和投放使用,資金使用更具針對性。”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規模為6100億元,比上年增長100億元,用於集中力量辦國家層面的大事、難事、急事,積極支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三農”和水利、重大基礎設施、國家重大戰略、社會事業、生態文明建設等重點領域建設。
陶金表示,今年在基建投資託底經濟增長的作用尚未完全發揮的情況下,中央預算內資金在保障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有序進行的基礎上,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支撐投資領域平穩增長的作用。
“受預算收緊影響,兩年來中央預算內投資增長幅度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不過,總體金額依舊保持了絕對值的持續增長,這對維持地區間項目有序發展、穩定地方對中央的支持預期有着正向、積極的作用。”唐川説。
對於如何更好地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的協同作用,唐川建議,可以考慮的一種模式是利用金融手段、整合金融機構的資源共同參與項目的推進,即將中央預算內投資作為引導資金,藉由產業基金等形式,充分吸收地方金融機構權益型投資資金,並配套項目貸資金,以更為靈活的手段參與跨地區、多利益方項目的建設。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