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温暖的葉楠大叔
圖/配圖源自網絡侵刪
(文字總關情……若共情葉楠的文字,記得常來常往。)
導讀
人際關係的交往中少不了禮尚往來,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古人有:
“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出自《禮記·曲禮上》的名句流傳了千年。
表示在送禮過程中,有來當有往,否則是不合乎禮節的。
國人親朋好友間人情來往,奉為美談的也是: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 。
時代到了今天,物質上與過去相比是富足了不少,不能説是富貴遍天下,起碼是:大多數人是能禮尚往來的。
可人吃五穀雜糧,在禮尚往來的人情故事裏,總有些故事讓人心添堵,五味雜陳生感慨。
先看葉楠今天説的是當今鄉村中禮尚往來的故事。
看看故事中的主人公,在女兒出嫁後翻看賬本時的表現吧——
表妹出嫁後的第二天,表嬸就迫不及待的向表叔要賬本。
知妻莫若夫,但知表嬸脾氣的表叔,還是不得不把賬本給表嬸了。
才看了一會兒的賬本的表嬸就臉色變了,一句:“這是什麼人喲?”就開始打電話了。
表嬸給表嬸打電話要要求補禮金還齊本錢
本節文字標題沒有錯哈。以往有一句經典台詞就是:“我家的表叔數不清。”
親戚中有姑老表、姨老表、舅老表,依着老表叫老表,老表真不少。
所以接表嬸電話的那個人,我也要叫表嬸。
她們倆也算從小玩到大的閨蜜,出嫁後相距了五六十里吧。
電話通了,表嬸開門見山:
“杏花你年齡不大,記性怎麼這差?我剛看賬本,我只是一個女兒出嫁,你送800元錢,你也拿得出手?你的一兒一女,結婚出嫁我都送了八百,還是三年前。酒席本錢年年漲,你不加點,連本錢都不還。”
電話是免提的,杏花表嬸回話也是氣定神閒:
“送禮的賬還有這樣算的呀,我一兒一女不錯,你送他們是不是一人八百?”
打電話的表嬸氣得夠嗆,吼道:
“杏花我不和你扯那多,你馬上給我微信轉賬補上禮錢。”
一旁的表叔賠着笑臉,勸説着表嬸。
還好表嬸的手機上有提示音了,表嬸看了看後説:“還算識相轉了900塊錢。”
表叔不肯補禮金,表嬸説要在視頻上講理去
繼續看賬本的表嬸又生氣了,這次電話是打給一個表叔的。
“表叔你真是個鐵算盤,我女兒出嫁我把賬本翻完了我也找不到你的名字。我的賬本上記得清楚:你一個兒子結三次婚,我每次都送了五百,你鎮上和縣裏賀新屋,我每次送了四百。我女兒出嫁你竟然是不見一分錢禮金!”
電話那頭裏的表叔,音質柔和 :
“表侄女,忙忘記了,對不起哈,出嫁禮不能補禮,等日後生小孩時,我一定來喝喜酒啊。”
表嬸氣得聲音提高了幾度:
“表叔你馬上給我轉賬2500,我女兒生小孩不用客。”
那表叔依然是輕聲慢語:
“我要是不轉呢?”
表嬸高聲喊道:
“我就到你縣城住的小區貼標語。發視頻一直到你給我錢為止。”
也不是表嬸急眼了,那表叔的確不是省油的燈,他的兒子第二次和第三次接婚,他是打電話、發短信,甚至是寫信都用上了。只為親朋要到場。
他當時的口號是:內親外戚和朋友圈的人一個也不能少。
而在還禮這方面就是能躲就躲,這次碰上較勁的表嬸,他磨嘰磨嘰後還是轉了2300元錢。
但表嬸説像杏花表嬸和表叔這樣的親朋,這次後堅決不人情來往,她説她要清理朋友圈了。
省去表嬸看賬本後的大部分的表情吧。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禮尚往來中,情在前
煙火人間裏,人的一生絕對大多數人都少不了禮尚往來。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大部分人沒有細究其出處,但都共情:鵝毛雖輕卻含情深深。
在人情往來中,前人是重情輕禮的。
在表嬸看賬本過程中,也有動人的一幕:表嬸的一個表姐,在女兒出嫁時,送了1200元,在表嬸的賬本中,五年前表姐嫁女,表嬸是送了1000元的。
按常理表姐還1200元是有情有義的,但表嬸堅決只收200元,退回去了1000,因為表嬸知道表姐夫急需籌錢做手術。
寫到這裏,我們當記得:“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寫出了人間互相贈答中的情意深深。
但卻不能在當下的人情往來中,羣而效仿。
葉楠竊以為:“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更適合的場合是知恩報恩時,而不是過日子中的人情往來。
這些年來,在很多地方人們深陷送不完的禮,一直漲漲的禮金。
送不完的是名目繁多的禮,紅白喜事之外的,小孩週歲的,高壽老人的,升學宴,到今天的——
從36歲開始的年年生日禮,喬遷之喜,買車之喜,開業之喜……
你想不到的老鄉異地置業喜,甚至是夫妻離婚也請喜酒。
(有媒體説:母豬生小豬也請客的。)
……
名目繁多的禮,是因為人情來往中變味了,情在後禮是為撈錢。
當然這裏面是分兩種人,一種人主動(較少)找由頭辦酒為搞錢,另外一種就是為收回本錢而辦酒的。
如是人們一邊痛苦趕禮多,一邊又發請帖請人喝酒。
想起很多年前鄉村,那時親朋間送禮次數少,5角錢可以是婚嫁的份子錢,幾個雞蛋一包糖,可以去看望老人。
那時純樸真情實意的感情令人懷念。
借用表嬸的一句話:是該清理朋友圈了,人情來往只在講感情的人中間來和往。
記住情在前,禮在後。
您説是嗎朋友?
文/結
温暖的葉楠大叔,相信文字能傳遞温度。
感恩遇見,感謝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