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統管”3.0版本再升級,市民“隨申拍”參與城市治理
今天,作為全市“一網統管”先行示範區的徐彙區,正式啓用區城運中心,並將聚焦管用、愛用、受用,在當下的3.0版本上再度升級——做實做強街鎮城運平台功能,力求在最低的層級、最短的時間,以最小的成本,解決最大的關鍵問題,實現綜合效益最佳。
比如,依託城運中台,開發了全新應用功能——“匯治理·隨申拍”,讓人民羣眾參與到社會治理的過程中,隨手發現問題拍照上傳,既可以解放網格力量投入到更需要的地方,又充分實現共建共治共享;依靠匯聚海量數據、AI智能算法模型打造出“居家養老服務智慧監管”App,為破題中心城區養老所困;利用“一網通辦”的海量數據來賦能“一網統管”事中事後監管,以“兩張網”的相互賦能守護風貌區保護建築及生態環境。
市民隨申拍,參與城市治理
“感謝您為城市建設做出貢獻,您提出的問題我們已經處理完成,感謝反饋。”下午,市民倪先生的手機上收到了這樣一條處置短信,同步到達的還有處置完成的現場照片,這距離倪先生通過小程序上報投訴僅過去了35分鐘。
依託“匯治理”徐匯開發了一項全新功能“隨申拍”,區城運中心主任宋開成介紹説:“提到城市管理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公安、城管、網格員這些傳統職能部門,而我們要做的是讓城市管理可以像拍短視頻一樣,深入到城市的角角落落。”
打開“匯治理”小程序,點擊“隨申拍”按鈕,市民就可以上傳圖像、視頻及文字,隨時上報城市運行中發現的問題。比如倪先生,滬閔路是他每天上下班的必經路線,但隨意停放在人行道上的共享單車使得行人不得不繞道至一旁的非機動車道,產生安全隱患。當他點下投訴按鈕的那一刻,依託後台融合指揮系統,尋找到最近的網格員現場處置,還可以在處置突發事件時疊加視頻會議系統、單兵系統等功能,實時調用周邊網格力量,保證“高效處置一件事”完美閉環。
為老年家庭勾勒畫像,精準匹配服務資源
徐彙區目前擁有長護險認證護理機構18家,19名護士,1669名醫護照料員,51名養老護理員。但面對24737名享受長護險服務的老人時,力量還是捉襟見肘。區內13個街鎮,對長護險的服務需求也不盡相同。18家護理機構平均分佈在13個街鎮,但如何避免供需不平衡,成了“幸福養老”需要解決的問題。
“幸福養老”應用場景依託區城運中台開始發揮算力的作用。把區內需要長護險服務的老人各項需求收集在一起,通過智能算法模型匹配出每家護理機構所能接納的極限,同時,針對不同老人所享受的不同服務,把公安、民政、醫保、衞健等四個部門3851萬條關聯數據進行共享聯通,集中展現區域老年羣體“體徵”,勾勒老年人及家庭“畫像”,精準匹配服務政策、資源,更讓個性化養老有了現實途徑。
兩張網融合,守住風貌區詩意生活
徐匯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佔地約4.3平方公里,共有一類風貌保護道路31條,優秀歷史建築231處、1074幢,是上海中心城區歷史風貌格局最完整的區域。今年徐匯嘗試探索“兩張網融合”治理的可能性,利用“一網通辦”的海量數據來賦能“一網統管”的事中事後監管,風貌區正是試點。
依託城運中台,藉助海量數據和強大的AI數據模型,風貌區保護的手段也越發多樣。駕駛裝載有智能圖像識別車輛在風貌區“巡街”,這是天平街道街面網格員龔翔宇每天的任務。裝在陸巡車輛上的智能攝像頭會把收集到的數據統一歸集到區城運中台,通過AI智能算法進行分類梳理,這些數據最終會呈現在龔翔宇的手機端上,提示任何異常情況。比如路面破損、沿街立面的改動、非機動車亂停放、暴露垃圾等問題,實時監控優秀歷史建築的震動、位移、傾斜、裂縫等情況。包括風貌區“生態環境”的管理,以風貌區垃圾庫房智能管理、垃圾收運動態跟蹤為例,做到了小包垃圾、生活垃圾、建築垃圾分類高效處置,並實時接通風貌區垃圾清運和實時處置數據。
作者:顧一瓊
編輯:王宛藝
責任編輯:單穎文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