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微保“飢餓營銷”引熱議 這些銷售誤導也“坑你沒商量”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陳婷婷 實習記者 周菡怡)宣傳推廣是保險營銷不可或缺的一環,而部分機構和營銷員為了促單也是打起了欺騙誤導的歪心思。隨着近日一則微民保險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保”)以“僅剩XXXX份”營銷“吃下”罰單後,保險業銷售誤導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8月19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除了飢餓營銷外,誇大產品收益及產品功能、超停售概念更是層出不窮。

具體而言,微保因在手機網頁“微醫保住院醫療”投保頁面以“領取”代替“投保”,以“僅剩××××份”進行營銷,且未引導客户如實健康告知,被處罰款12萬元。同時,兩名相關責任人受到警告處分並分別被罰款2萬元。

罰單背後,關於“騰訊旗下微保”的“雷人廣告”的段子在網上掀起討論浪潮,也引起了公眾對保險銷售過程中欺騙投保人行為的警惕。對此,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副主任李文中提醒,遇到保險產品飢餓營銷,基本可以確定是虛假宣傳,消費者不必相信。如果真想購買保險產品,可以直接上網查找相關信息,上保險公司官方銷售平台去購買,保險產品不像其他實物產品需要不斷生產,保險產品一旦開發設計完成,並在監管部門報備後銷售量幾乎是不受限制的,因此一般不存在供不應求的情況。

無獨有偶,以業績“優等生”泰康人壽為例,今年1月,泰康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山東泰安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泰康人壽泰安中支”)也因欺騙投保消費者的問題被“吃下”罰單。在欺騙投保人方面,泰康人壽泰安中支犯下了誇大宣傳保險產品收益,產品收益未按照高、中、低三檔進行紅利演示,以及以產品限購、限量、停售進行宣傳銷售的違規行為。

李文中告誡稱,對於炒作“停售”的情況,消費者最好不要輕信,因為絕大多數情況下,如果保險產品真的要被監管部門叫停,往往也都是存在缺陷,或者有損消費者利益的。

實際上,除了“飢餓營銷”陷阱外,保險營銷宣傳中,還存在炒強制概念、捆綁銷售、隱瞞重要信息等陷阱。如在炒作強制概念方面,曾有部分保險公司宣稱“入大學前要強制投保”;在捆綁銷售方面,今年4月,本溪銀保監局曾處理過一起某財險公司本溪中心支公司虛列費用案件,其證據中便有車行捆綁銷售回訪錄音;今年7月,銀保監會曾通報某人身險公司誇大產品收益、隱瞞保險期間、退保有損失的銷售誤導問題……

面對保險銷售中的重重陷阱,消費者應當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李文中介紹稱,由於保險產品多是格式條款,法律條文和監管規則對於消費者利益的保護是比較充分的。但是,目前監管部門要求的全程錄音、錄像,保證可回溯主要是指簽訂合同的過程。因此,消費者有必要對於保險銷售前期廣告宣傳也保留證據,一旦利益受損可以向監管部門投訴或者通過訴訟來維護自身權益。

與此同時,李文中認為,保險公司有義務與責任加強對公司銷售人員與保險中介的管理,要求他們在銷售過程中嚴守誠信要求。保險經營活動中強調最大誠信原則,這些誠信的要求不僅應該落實在保險合同條款和合同履行過程中,實際上應當貫徹到整個保險活動中。這更是保險行業長遠發展的根基。

不過,總體上講,李文中對未來銷售誤導問題的改善抱有樂觀態度。他表示,隨着《民法典》明年1月1日實施,法律就格式保險條款對保險人的誠信要求更加嚴格。對於捆綁銷售、換皮銷售、誇大收益等情形也會有進一步制約,也更有利於消費者維權。同時,監管部門一直以來也在加強行業誠信建設,對於保險銷售過程中的“欺詐”等不當行為進行處罰。隨着法律和監管規則的不斷完善,監管執法力度不斷加大,這些現象應該會逐步好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19 字。

轉載請註明: 騰訊微保“飢餓營銷”引熱議 這些銷售誤導也“坑你沒商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