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周文港: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穿針引線”

  新華社香港7月17日電(記者蘇萬明)“我天天數着,已經超過180天沒回過內地了。”年近40歲、土生土長的香港青年周文港説,他非常渴望新冠肺炎疫情早日結束,好讓他和他的團隊再次踏上那片熟悉的土地。

  周文港的多重身份顯示着他與內地的密切聯繫:香港嶺南大學中國經濟研究部副總監、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國際與發展經濟學理學碩士(MIDE)課程執行主任、STEAM教育及研究中心總監、香港高等教育評議會秘書長。

  “雖然我在香港出生,但我是廣東客家人,大灣區內地城市也是許多香港人的家鄉,我特別關注大灣區的總體發展。”他説。

香港青年周文港: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穿針引線”

  圖為周文港組織學生到廣州南沙新區調研學習。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周文港祖籍是廣東。兒時他每年都會和家人回故鄉探親幾次。大學畢業之後,懷着濃厚的家鄉情結以及對內地發展的良好預期,他開始致力於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穿針引線”。

  因為經常往返內地和香港,周文港深切感受到了這些年來內地的滄桑鉅變。他説,自己小的時候,父親還常常以“讀書不好就只能回鄉種田”嚇唬他。如今,粵港澳大灣區的內地城市第一產業比重已經大大降低,第三產業飛速發展,有的地方已經“一田難尋”,“大灣區的發展就是這麼翻天覆地”。

  然而,周文港發現,如今香港的許多年輕人,對內地、甚至是對鄰近的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的認識,仍然停留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水平。偏頗的印象,不僅影響了他們的判斷,而且導致他們錯過了許多機會。

  周文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推動香港人尤其是年輕人瞭解、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2016年4月,嶺南大學中國經濟研究部在何耀光慈善基金的捐贈下成立。作為嶺南大學中國經濟研究部副總監的周文港,多次牽頭組織香港大學生到大灣區內地其他城市開展實習活動,重點了解電商、大數據、金融科技等新經濟形式。

  許多參加實習活動的香港青年表示,內地互聯網經濟的迅猛發展令他們驚歎不已。“他們切身感覺到了內地互聯網經濟的巨大規模效應,一些人對自己以後的發展定位有了新的認識。”周文港説。

  為了讓香港青年更好認識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周文港等人又一起推動嶺南大學建立了國際與發展經濟學理學碩士(MIDE)課程,這是香港的大學中較早涉及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的學科。

    3年多來,作為MIDE課程執行主任的他,多次帶領學生去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澳門等地,實地感受當地經濟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帶學生去看了,他們的感受就深了。”

香港青年周文港: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穿針引線”

  圖為周文港組織學生到內地科技企業調研學習。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近年來,香港製造業發展以及打造國際科創中心的話題備受關注。在香港特區政府工業貿易署和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等的支持下,周文港和同事參與完成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港資製造業經營情況、對灣區經濟貢獻與實現轉型升級發展策略顧問研究報告》。

  周文港在研究中發現,早些年,許多港商以“三來一補”形式進駐珠三角地區,但隨着經營環境不斷改變,加上中央及廣東省政府政策的推動,港資投資內地的方式已有別於從前,受訪企業多數已以獨資經營為主。而且,不少港商目前已兼營出口和內銷,過去依賴出口的情況已有所改變。

  周文港等人就掌握的情況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如建立跨區域政府管理和協調製度及相關常設機構,全面協調粵港澳大灣區製造業發展和合作;訂立以“官產學研”為本的科研創新體系,構建真正的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全鏈條發展模式等。

  “國家當前面對的挑戰,可能是改革開放以來最複雜的。香港仍然是內地與世界對接的重要窗口,只要香港把這個角色扮演好,背靠祖國、融入大灣區,就大有作為。”他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89 字。

轉載請註明: 香港青年周文港: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穿針引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