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起一片法治晴空!涉未成年人案件家庭教育指導

眼前的一幕,讓唐麗珺法官心裏不由得一緊。16歲的小強(化名)坐在被告席上,做最後陳述時已經泣不成聲。被告席的一旁坐着小強的父母,兩人也不斷擦拭着眼角的淚水,為孩子走到這一步而痛心和自責。

這是2022年2月9日北京市平谷區人民法院一起案件的庭審現場。當天,身為主審法官的唐麗珺開庭審理了一起未成年被告人盜竊案件,被告人小強因犯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

撐起一片法治晴空!涉未成年人案件家庭教育指導

5月25日,在重慶兩江新區人和小學,普法宣傳志願者在給學生們講解法律法規。新華社發

“小強的父母工作很忙,晚上經常加班不回家。小強多次到網吧、娛樂場所過夜,結交社會不良人員,但他的父母並沒有太放在心上。後來小強多次半夜入户盜竊,釀成了無法挽回的後果。”唐麗珺認為,家庭教育嚴重缺位是小強一步步滑入深淵的重要原因。為此,案件宣判後,法庭向小強的父母發出家庭教育令,責令其承擔起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切實履行監護職責。這是2022年1月《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施行後,北京法院發出的首份家庭教育令。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佈實施,讓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為“國事”。該法明確賦予人民法院督促監護人正確履行家庭教育的職責。為此,北京市各級法院少年法庭積極推進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規範化、專業化、社會化發展,截至今年5月,先後在71件涉未成年人案件中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對137名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予以訓誡或責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導,累計發出家庭教育責任告知書、提示書及家庭教育指導令116份。

“從回訪效果看,涉案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在家庭教育理念、責任意識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家庭監護、親子關係等普遍有所改善。”北京高院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庭庭長陳偉紅説。

給監護人一個修繕家庭教育的機會

案例:王某與李某婚後育有一女,後因感情破裂起訴離婚。雙方均稱與女兒感情融洽,能為其成長教育提供良好條件,要求女兒由自己撫養。考慮到孩子年齡、學習生活、居住現狀及雙方工作等情況,法院判決由王某直接撫養,李某支付撫養費並享有探望權。法院同時向當事人發送了家庭教育指導提示書,就離婚後父母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探望權行使注意事項等作出指導提示。

調研發現,在北京法院審理的上述71件涉未成年人案件中,民事案件49件,主要涉及撫養、探望,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等案由;刑事案件22件,主要涉及盜竊、故意傷害、強姦、猥褻兒童等案由。

“這些案件背後主要隱藏了4類家庭教育問題。”陳偉紅説,一是部分家長對未成年子女的教育成長不上心、不盡心;二是部分家長教養未成年子女方式失當,存在“不會管”“管太多”“捨不得管”等問題;三是少數婚姻破裂的家庭情況,影響了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長;四是部分家長缺乏對未成年子女網絡活動的監管,間接助長其沉迷網絡不能自拔,甚至遭到不法分子網絡侵害。

撐起一片法治晴空!涉未成年人案件家庭教育指導

4月20日,在日照市東港區城市書房金港社區館,家長帶着孩子閲讀繪本。新華社發

家庭教育促進法第34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時,應當對有未成年子女的夫妻雙方提供家庭教育指導。但對於如何細化落實上述規範,現階段並無具體規定。從各地司法實踐看,大多以“家庭教育指導令”的形式出現。

中國政法大學未成年人事務治理與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寧寧指出,家庭教育指導令主要針對的是家庭教育中不當、缺失或者是嚴重失職,但又沒有達到撤銷監護資格的情形,其實質是給父母一個糾正自我問題、修繕家庭教育的機會。唐麗珺認為,家庭教育指導令是通過法律的強制手段,喚起家長對家庭教育問題的重視,進而引導、規範家長的教育方式,督促其正確履行家庭監護職責。

在北京市豐台區人民法院少年法庭負責人趙昭看來,上述34條的立法精神及表述內容並未將家庭教育指導對象限定為“失職”父母,也未將指導情形限於“事後追責”。基於此,北京法院探索在離婚糾紛案件中以“家庭教育指導提示書”的形式,給予離婚家庭撫養、教育、保護未成年人子女等方面的意見建議。

着力培育未成年人網絡素養

案例:未成年人張某2021年放假期間,其父母將個人手機交予張某使用,使得張某以其母名義註冊某直播平台賬號,在無須輸入支付密碼的情況下即得以在網絡平台對遊戲直播進行充值打賞。其父母發現後訴至北京互聯網法院,要求退還已充值的款項,後與被告公司達成和解協議,申請撤回起訴。

本案中,法院發現張某的父母存在對未成年子女關注不足、自身網絡安全意識不強等問題,於是向張某的父母發出家庭教育指導令,要求其教育引導子女健康上網,加強親子陪伴,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並在法院線上家庭教育平台接受家庭教育指導。

近年來,未成年人在網絡遊戲、網絡直播等平台大額充值打賞糾紛不斷引發關注。北京高院未審庭副庭長宋瑩指出,涉未成年人充值打賞糾紛中,許多未成年人的家長存在自身網絡素養不足,對個人電子設備或支付密碼保管不當,對未成年人用網行為教育、示範、引導和監督不到位等問題。

撐起一片法治晴空!涉未成年人案件家庭教育指導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成都天府新區文鑫苑項目邀請工地建設者的子女們參觀建設工地,並參與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新華社

日前,北京互聯網法院上線全國法院首個線上家庭教育指導平台“首互未來”,包含健康上網、網絡法治、家庭教育3個版塊。“數字化時代,對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未成年人進行保護面臨多重全新挑戰,需要以新的理念為指導,構建新時代未成年人友好型的網絡保護機制。”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副校長、互聯網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林維認為,“首互未來”平台的上線,將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和網絡素養培育中起到重要的引領作用。

近年來,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犯罪手段不斷翻新。宋瑩介紹,在北京法院審理的一起案例中,發現了性侵未成年人犯罪“隔空”猥褻的新動向。在這起案件審理中,法院及時聘請家庭教育指導師,結合8至10歲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重點圍繞如何引導未成年人正確使用網絡、預防性侵害等內容,對被害人家長開展有針對性的家庭教育指導。

推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社會化發展

案例:李某與張某因感情破裂協議離婚,孩子由張某撫養。後李某發現孩子身上有外傷,向公安機關報警。經查明,張某教育孩子時存在過度責罰行為,李某請求法院變更孩子的撫養權。法院對張某的錯誤行為予以訓誡,並責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導。依託與當地社區黨委共建機制,法院邀請社區工作室人員及心理諮詢師對張某的教育方式進行改進。

“本案中,孩子身在離異家庭,正值青春期比較叛逆。父親工作較忙,對孩子抱着恨鐵不成鋼的心理,教育方法比較簡單粗暴,正需要家庭教育指導改變其教育理念。”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望京法庭法官魏慧彪告訴記者。

“法院的司法指導更有威懾力。但是,家庭教育指導涉及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同專業人士相比,法官很難做到庖丁解牛式的細緻分析。”鑑於此,魏慧彪決定在該案中引入專業社工和心理諮詢師,對張某的家庭教育理念予以規範引導。在不久前的回訪中,魏慧彪發現張某的教育方式“確實發生了很大改觀”。

今年4月份,朝陽法院與區婦聯、區家庭教育指導中心聯合設立涉訴“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室”,共同幫助家長樹立依法教子的意識,提高科學教子的能力。魏慧彪認為,這種常態化機制讓其在今後的少年家事審判中多了一個“有力幫手”。

“家庭教育指導作為一項系統性工程,是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組成部分,離不開社會各方力量的廣泛參與。”陳偉紅介紹,為不斷夯實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基礎,截至目前,全市已有8家法院與多方力量共同建立健全聯動機制,打造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協同推進的立體化工作格局。

為了讓一紙家庭教育令更充分發揮作用,魏慧彪認為應對法官進行針對性培訓,畢竟“有的法官脱下法袍也是父母,有的年輕法官甚至還沒有教育孩子的經驗”。同時,健全後續配套機制,強化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督促和懲戒效果。陳偉紅則建議,完善相關規範性意見,對家庭教育指導令的執行保護措施等予以明確規定,同時進一步關注留守未成年人、服刑人員等特殊家庭,積極為他們創造家庭教育條件、提供更為精準的保護。

《光明日報》( 2022年06月11日 05版)

涉未成年人案件家庭教育指導——為孩子撐起一片法治晴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80 字。

轉載請註明: 撐起一片法治晴空!涉未成年人案件家庭教育指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