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7月19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到訪韓國首爾,開啓了亞洲之行的最後一站行程。據美國彭博社19日報道,耶倫當天參觀韓國科技巨頭LG公司後發表講話,呼籲韓國等“值得信賴的盟友”加強與美國的貿易關係,鼓吹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
耶倫在這場公開演講中竭力吹捧“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的概念,即在美國的“可信任友好國家”構建供應鏈。她聲稱,這種手段有助於緩解供應鏈體系的脆弱性,減少對中國依賴,並降低美國和其他地區的通貨膨脹。
但對於這一戰略是否有效,有外媒和專家仍表示質疑。美國《華爾街日報》此前曾援引經濟專家的話稱,強調地緣政治問題的“友岸外包”可能破壞全球化的經濟成果,讓西方更難擺脱高通脹。《日本經濟新聞》也指出,在降低對華依賴的同時構建穩定的供應鏈並不簡單,這可能還會損害西方經濟增長所依賴的自由貿易。
彭博社報道截圖
“‘友岸外包’指的是深化與更多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的關係,並使我們的供應鏈多樣化,從而降低彼此的經濟面臨的風險。”耶倫19日在首爾的LG科學園發表講話時説,“這樣做,我們就可以幫助美國和韓國的家庭免受物價上漲、地緣政治和經濟風險造成的混亂影響。”
耶倫在講話中攻擊中國,污衊中方“利用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在包括半導體生產等行業取得“主導地位”。她聲稱:“我們不能再允許中國等國家利用其在關鍵原材料、技術或產品方面的市場地位,來擾亂我們的經濟或行使不必要的地緣政治影響力。”
根據她的説法,美國計劃在電動汽車電池或半導體等關鍵零部件領域與韓國等主要盟國合作,建立“更強大的供應鏈”。她宣稱,此舉有助於兩國經濟發展,並幫助緩解美國工人和企業成本等各種障礙。
LG化學公司首席執行官辛學喆則在聯合新聞發佈會上表示,LG新能源和LG化學公司已經計劃到2025年至少在美國投資110億美元。他還宣佈,在美國及全球範圍內,LG化學將斥資45億美元,用於開發陰極活性材料、碳納米管等電池材料。
美財長耶倫19日在韓國首爾LG科學園發表講話 圖自澎湃影像
耶倫4月在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的一次演講中,提出了“友岸外包”的戰略。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耶倫當時宣稱,美國在一些稀有資源領域過於依賴中國,隨着俄烏衝突爆發,美國迫切需要降低重要戰略資源等供應鏈的地緣政治風險。
但對於這一戰略能給美國帶來多少好處,經濟學家的看法卻遠沒有耶倫那樣樂觀。《日本經濟新聞》14日發文指出,從穩定供應鏈的角度來看,靠近美國的中南美和加拿大無疑是有力的“候選陣地”,但這一舉動也可能對支撐西方經濟增長的自由貿易造成損害。
報道稱,在美國政府鼓吹調整供應鏈的背景下,企業可能不再像以往一樣基於低生產成本等經濟合理性構建供應鏈,而是會更多地考慮新建生產基地的地緣政治風險。這顯然對與美國關係親密的國家有利。例如中美洲國家危地馬拉外長布卡羅表示,“友岸外包”有望幫助該國吸引投資,並給美國企業提供轉移生產的機會。
但調整供應鏈必須先解決各地區的現實問題。報道舉例稱,中美洲地區的主要產業是農業,生產高科技產品的技術門檻很高,圍繞鋰等稀有金屬的“保護主義”也在中南美洲地區逐漸興起。美國想要在降低對華依賴的同時構建穩定的供應鏈,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
美國《華爾街日報》6月也曾援引經濟學家的話指出,對美國政治盟友的貿易和直接投資的限制,可能會破壞全球化帶來的經濟成果,讓西方國家更難擺脱高通脹。這些專家擔心,“友岸外包”戰略將更強調安全和政治問題,迫使各國“選邊站”,甚至可能導致世界經濟分裂為以美國和中國為中心的兩個經濟集團。
《華爾街日報》:“友岸外包”可能不利於全球經濟增長和通脹
報道稱,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經濟學家估算,分裂可能導致全球經濟產出在10至20年間減少5%,這相當於約4.4萬億美元。這不僅將導致西方國家物價進一步上漲、企業利潤下降,這些價格成本還將不成比例地由那些貧困國家承擔。
對於美國一再炒作供應鏈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去年12月就曾指出,全球供應鏈、產業鏈的形成和發展是市場規律和企業選擇共同作用的結果。中國作為全球最具活力和潛力的經濟體,一直積極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堅定不移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汪文斌強調,在全球經濟深度交融的背景下,美方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舉措,純屬逆潮流而動,不得人心,最終必將以害己告終。我們敦促美方端正心態,順應時代潮流,摒棄零和思維,切實維護公平公正、非歧視的市場環境,停止做損害世界經濟復甦與增長的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