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每户發1萬現金不算多”?直接發錢討論再起,為何説這方式並不現實?

由 簡振武 發佈於 綜合

“發錢還是發券”的討論近期捲土重來。

本月中旬,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就表示,要對受疫情影響百姓給予現金補助,給60萬上海家庭每家發1萬塊,並不算多

現金髮放看起來似乎比消費券更為務實,但為何我國至今沒有沿用這一方法?

疫情之下“直接發錢”討論再起

消費券已經成為當下刺激消費的主要手段之一。近日,包括長春、青島等地在內的全國多地啓動新一輪消費券發放活動,有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20省市已發34億元消費券。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消費券便成為刺激消費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開來。今年3月以來,奧密克戎病毒又以其超強的傳播力導致全國範圍內疫情出現反彈,對消費的影響也已經有所顯現。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9483億元,同比下降11.1%。

疫情衝擊之下,“直接發錢”的討論再起。

在本月中旬的2022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清華大學弗里曼經濟學講席教授李稻葵就曾提到,為了保居民的消費,要對受疫情影響的百姓直接給予現金補助。據中新經緯,李稻葵表示,上海大約有600萬家庭,選出收入最低的10%,60萬家庭每個家庭給1萬塊錢現金並不算多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更直接發文稱,除了根據疫情情況統籌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外,更要有超常規的舉措,即印錢、燒錢、發錢。管清友將發錢作為三個“錢”裏的關鍵,並稱,從宏觀經濟管理的角度,要從過去的印票子,拉動基建投資,進而拉動整個經濟的模式,轉向印票子、給脆弱羣體和中低收入羣體直接發現金,拉動消費來實現經濟管理或者經濟引擎啓動方式的轉變。

發錢比發券更務實?

發錢或者發券,其最終的目的無外乎是“以小見大”撬動消費。而兩者的分歧,也在於不少人認為發券過於雞肋。此前就有網友吐槽,缺的不是幾十的消費券,而是幾百幾千的本金。

消費券的本質究竟是什麼?這是回答發錢還是發券這一問題之前要明確的重點內容之一。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創始院長賈康表示,地方政府層面發放的消費券,其實可以看作是政府主導下的一種促銷

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教授白雪潔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消費券和直接發錢兩種方式的區別主要在於消費主體和消費結構的不同。消費券因限定了百姓的消費類型,可能導致結構性的錯配,最終真正能夠投入市場並對消費帶來刺激的比例相對有限。相比之下,直接發放現金的效果要好一些,這可以視作兩種方式的主要區別

現金髮放看起來似乎比消費券更為務實,但為何我國至今沒有沿用這一方法?在白雪潔看來,在我國國情之下,發錢的方式並不現實。一方面,我國不可能像一些小的經濟體一樣全民按人發錢,這樣很容易引發通貨膨脹,刺激消費的作用也就發揮不出來了。另一方面,人們受疫情影響的程度也有很大差異,如果直接發錢,如何提高精準度就是個問題,因為我們不可能大水漫灌,比如每人都發1000元,效果其實與沒發錢是一樣的

給低收入羣體發錢是否可行?

事實上,發錢的做法在國際上並不罕見。以美國為例,僅2020年3月就向居民部門直接發放了近3000億美元的現金。雖然我國不可能照搬套路,但拆解近期業內關於直接發錢的建議,不難發現也有一個前提,即發錢對象對應低收入及受疫情衝擊較大的羣體

那麼如果精準地只給部分人羣發錢,是否能夠既滿足了低收入人羣的基本需求,又在消費券促消費的基礎上進一步釋放隱藏的消費潛力?這種想法看起來一舉兩得,但實現起來或許仍有阻礙。

白雪潔表示,如果只給低收入人羣或者説是疫情短期衝擊影響下收入受到劇烈波動的人發錢的話,那麼這類人羣的標準制定又會有很大難度,區域、人羣、職業、城鄉的差異等都意味着在當前這個時期無法精準地捕捉到到底應該給什麼樣的人發放補貼,如果發錢的對象都捕捉不好的話,那麼政策發揮的效果就很難把控。

不過賈康也提到,有無可能針對低收入階層給予相應輔助的問題值得探討。在他看來,解決這一問題的其中一個途徑,就是給線下的一些社會成員發放配給券,雖然也會面臨相對粗糙的界限問題,但大致能夠畫出來。這種配給券主要針對食品等基本生活資料,這樣就等於資金是政府出的,受益人雖然拿不到錢,但可以拿生活資料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不過賈康也提到,這種情況需要警惕配給券的倒賣問題。

刺激消費根本在於心理安全感

歸根結底,發錢還是發券的討論,最終指向的仍然是刺激消費,帶動經濟。商務部的數據顯示,十年來,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不斷增強,2021年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5.4%,比2012年提升10個百分點。

但真正的促消費以及刺激經濟,或許並不是一個消費券可以解決的問題。白雪潔解釋稱,經濟學中一個重要的心理現象就是心理預期,今年的疫情可能比2020年初帶給人們心理上的預期衝擊更甚,無論是對經濟前景的不安,還是對家庭收入的擔心都會更多,在這種情況下,民眾會有更強烈的增加儲蓄防備不時之需的心理,而不是説民眾真的沒有錢而不能消費。

“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刺激消費的根本還在於能否為消費者提供這樣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讓他們能消費、敢消費、安心消費。這就涉及到如何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基礎上保生產,恢復正常生活的問題。一旦生活迴歸正軌,即便沒有政策的刺激,消費需求的內生動力也會源源不斷地釋放。”白雪潔總結稱。


來源丨北京商報(記者 楊月涵)、中新經緯

圖片來源丨長春發佈、青島發佈、中新經緯視頻截圖、壹圖網、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