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言語的波浪永遠在我們上面喧譁,而我們的深處卻永遠是沉默的——紀伯倫
首卷語:
在人際交往中,每個人的性格都會有不同的區別,而大體性格種類分為三種:內向型、外向型和中性性格,這三類性格各有特點。其中內向型的性格在這三類裏面屬於最不討喜的性格。
因為這類性格的人給人的感覺總是那麼的另類,個性。擁有這類性格的朋友們可能會問,要不要試着改變一下呢?告訴大家,你擁有這樣的性格不需要做任何改變,做好你自己就可以了。
近期有一些網友朋友們反饋一個現象:他們本身就不喜歡參加公司或者學校組織的一些活動,對於平時不得不進行的人際交往也感覺很頭疼和無奈。
很多人都會認為自己患有社交恐懼症,但是在經過一系列的診斷後又發現並非如此,於是想要尋求更專業的心理諮詢解答。
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下,很多內向的人都有過類似的困擾。大家都很迷茫。他們是內向還是有病?融入集體社會需要改變自己嗎?
其實我們在決定做出改變之前,要先做出相應的性格分析,然後在進行下一步的改變。內向的種類也是分很多種的,而且一個完全內向的人身上也是有很多的隱藏性格。
內向性格是如何形成
首先我們就先了解下內向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再説這問題之前我想大家心裏也會有個疑問,
內向性格到底是先天的還是後天形成的呢?
內向性格來自天生,但後天的教養、際遇,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個性,這一點是完全有科學依據的。
有一位美國的兒童發展心理學家叫作傑諾•卡岡。他在 1989 年時開始一個偉大的研究,他追蹤 500 位 4 個月大的嬰兒,在哈佛大學的研究室裏,觀察每一個嬰兒 45 分鐘。
對這些還不會説話的嬰兒你能做什麼呢?卡岡觀察他們的「氣質」,也就是這些嬰兒與生俱來的性格。
在這不自然的環境裏,卡岡製造一些外在刺激,如某些棉花球上的酒精味,眼前飄動的五彩風鈴,戳破氣球,錄音機播放的講話聲。
會大聲哭或搖晃手腳的,卡岡歸類為「高反應性」。卡岡追蹤他們到 2 歲、4 歲、7 歲、11 歲,結果,這些「高反應性」氣質的嬰兒,很大比例成為內向人格的青少年。
而這些內向的孩子,因為在外在世界不太吃香,就把注意力轉向大腦內在世界,喜歡唸書、玩遊戲、寫程序、寫作、學音樂,因此得到父母、老師鼓勵,交到朋友,或在網絡世界被人點贊。
他的內向個性就這樣固定下來,一直沒有改變,這樣的性格並不能説明他們是病態,只是在生活環境改變中,他們的生活模式更傾向於安靜的內心世界。
在上述中我剛才提到過,內向其實分為很多種,我們在真正瞭解性格內向對一個人的影響的時候。就會發現,其實內向性格基本分為四種類型:社交型、思考型、剋制型和焦慮型,單看字面的意思,我們大概就知道不同類型表現出的不同的傾向性。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在觀察思考內向型人不難發現,他們在社交活動中是不會出現怯場的現象。相反,他們會和人談笑風生,用比較風趣的談吐為自己累積比較好的人緣關係。
但是相對於人際交往來説,內向的人更注重自己的內心需求,在獨處的時候往往會思考一些比較深入的問題。
所以不管你是哪一種類型的人,能將自己的性格優勢將它發揮到極極的作用才是成功的關鍵。而性格內向的人們應該學會在自己的領域中取得優勢,而不是盲目的羨慕外向者,更不能讓自己自卑。
一、在交際方面內向性格的人是不存在任何障礙
很多人都有一個錯覺,那些性格內斂的人在社交方面肯定是不行的。在這裏我們要就這個錯誤的觀點,內向性格的人是不愛説話,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並非社交高手。
其實人們再想到這個觀點是片面而狹隘的。心理研究表明,那些性格內斂的人在參與社會交際的時候,並沒有像想象中表現出排斥感和不自然,更不會恐懼的心理。
相反他們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這類羣體懂得挑選有價值的信息來進行溝通。他們不會在過多的寒暄中浪費時間,辦事做決定是很果斷乾脆的。
而且內向的他們天生性格使然,讓他們以自我評估為滿足感的標杆,而非在意外界對自己的評估,這種不在意也是做人方面的一種灑脱。
在這裏,我們需要特別糾正一個觀點是,那些性格內斂的人不是不願意進行人際交往,而是不願意接受外界的評估,他們認為那是無意義的。
畢竟人都是個體的,太過於接受外界評估最終影響的是自己。為什麼要用別人的想法意見來干擾自己的思維呢?
而心理學家也指出,這種表現從某種意義上説明他們更具有社交理性。不會拘於形式,簡單直接,不喜歡繞彎子。
也許就是因為他們不太在意外界一些無意義的比較和交往活動,從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自己在意和專注的事情上,所以越是性格內向的人,越容易幹成大事。
比如説林肯、比爾蓋茨和愛因斯坦等人,這些人在思考方式和鑽研程度、專注程度上都是高人一等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得意於他們的內斂性格造就的獨特的思維方式和社交方式。
1、潛移默化的價值觀
這些性格內向人際交往中。人們人們無非更在乎的實際線而價值是其次的。因為價值思維是潛移默化的,而界限感是需要人們不斷地去練習。
2、你喜歡和一個人交往,而被交往的人為什麼要一定喜歡你?
筆者在這裏説的喜歡不是愛情上的喜歡,而是我們在人際交往的過程當中,我們覺得這個人很好,想和他做朋友,但是對方未必願意和你做朋友。
所以在這裏我們要弄清楚一點,就是在你自身不優秀的時候,為什麼優秀的人一定要和你交往,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和警惕。
不要以為自己能和優秀的人待在一起,就以為自己也是同樣優秀的人,説不定對方跟你交往會有別的目的呢?
3、瞭解一個人要看他的長期行為。
一個真誠可信的人是在相處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他的做事方式是如何的?尤其是在長期交往的磨合中,這種交往模式會讓我們避開很多坑。
所以個人貴在坦誠,他説什麼都是無關緊要的,關鍵是看他做什麼了,不要一上來就被人騙,而且有意無意地拿你當小白鼠做實驗,如果身邊真的出現這種人情遠離。
二、內向性格也是具有優勢
很多性格內斂的人,在很多場合中可能會給人侷促的感覺。在一些面試的時候就會遇見很多這樣內向性格的人,有時候在行為上可能會讓面試官覺得很拘束。
比如,同樣一件事情,讓那些性格外向的人來描述,結果可能是天花爛墜,而換成內向者來描述的時候,則可能有些詞窮和詞乏。
同樣一件事情的描述,卻產生了兩種不同的效果。於是很多性格內斂的人總是試圖改變自己的性格,來迎合和符合社會主流,但是內向的性格從來都不是輕易就可以改變的。
上天賜予你內向的性格,就一定有他的理由,因為內向的性格確實會帶來很多好處。所以説作為內向性格的人,在我看來,做的不是自我否定和改變。而是知道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學會運用自己的有這些優勢和特點,讓自己的生活不再盲目。
如同我們上文所説,他們的精神動力大部分是來自於對自我的評估,而對於那些性格開放、外向的人來説,對外界評價的依賴很高,也就很容易被外界所幹擾。
從這方面來看的話,內斂的人成功概率遠遠要大於常人。從性格上分析性格內斂的大多比較沉着冷靜。真的理性思維比較強。在下決定之前。已經過多方的斟酌和考慮。
另一方面,他們對於外界環境的漠視,給予了他們更多的思考空間,讓他們在研究和分析方面得以發展,這樣的品質是相當可貴的。
由此看來,內斂的性格並不是劣勢,而是絕對的優勢,如果你是一個內斂的人,也就不要再迷茫了,拿出自信的勢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在生活和事業上取得應有的成就。
從發展心理學角度看,人的性格不論是外放還是內斂本質都是中性的,都是需要根據環境進行自我塑造的,所以,沒有絕對的優劣勢而言。
而那些擁有內向性格的人們,不要自卑。人的性格不管是內向還是外向都沒有完美的。關鍵是取決於自己。適合自己的方式去生活。是最重要的。
結語
有句話是至今人們都認同的,就是性格決定一切。但是我對這句話的看法是不絕對的。因為社會不穩定的因素有很多,並非是你一個性格所決定的了的。
我們所推崇的理論也好,實際喜好也好並不能決定一切。有的人覺得這件事情對你好,為什麼不去參加呢?其實那只是別人覺得,而不是我認為的好。藉着“教主”黃曉明的話説:“我要我覺得,不是你要你覺得”。
每種性格都是我們特有的人格屬性的標誌,我們不能因為社會的變化去盲目的改變它。凡事都要遵從自己的內心才能贏得更多人的尊重和諒解。
如果一味地去迎合別人和社會潮流的話,人就會變得迷失自己,到最後迷失在社會洪流之中,也希望社會上每一位拼搏的人都能遵循自己的人格屬性,不隨波逐流做好自己。
今日話題:
大家認為內向的人要不要去改變自己的性格呢?
歡迎大家踴躍留言。
作者|布丁庸子
編輯|布丁庸子
圖片|來源網絡
參考資料|《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