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參加第六屆中非青年大聯歡的非洲青年走進宋慶齡故居。
宋慶齡和平天使藝術團團員參加2021日本福岡亞太兒童大會。大會全程在線上舉辦,亞太國家青少年相聚雲端。
11月,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攜手愛心企業,向內蒙古額濟納旗捐贈抗疫物資。
“築夢冬奧,相約北京。”近日,家住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拿威艾瑪,向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寄來了自己的書法作品,參加“文化小大使”活動。
隨着北京2022年冬奧會越來越近,和拿威艾瑪一樣,來自32個國家的青少年朋友,積極參加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文化小大使”活動,先後錄製了209個視頻作品,表達對北京冬奧會的祝福。視頻中,大家共同期待各國運動員相約北京,展示奧林匹克精神,取得優異成績,傳遞奧運夢想。
為促進民間友好、民生合作,推動民心相通,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以青少年為主要羣體,以深化人文交流、促進文明互鑑為重點,5年來先後組派73個團組、出訪28個國家,邀請95個國家青少年等來訪,不斷增進民間友好,積極營造良好外部環境,更好地服務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伴隨着國家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進程,經過近39年的成長、進步、發展,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已經成為拓展中國民間外交的重要平台、推動兩岸民間交往的橋樑紐帶、發展青少年事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第七屆理事會主席王家瑞説。
“把中國發展背後的故事分享給更多朋友”
“希望在未來幾個月裏,中國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們每天都能有太空探索新發現。”近日,12歲的俄羅斯女孩季莫欣娜用手中的畫筆為中國航天員送上祝福。
“童心築夢 探索太空”中俄航天主題兒童創意畫網絡徵集活動線下畫展,近期在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和俄羅斯聖彼得堡天文館兩地同期舉行。該活動自9月1日啓動網絡徵集以來,共徵集到兩國少年兒童畫作1300餘幅。經專家遴選,300幅優秀作品參加了線下展覽。
作品《送給航天員叔叔的花》由北京市盲人學校一名中國女孩創作,她用心中的色彩畫出了對航天員叔叔的祝福。在10歲俄羅斯女孩思傑尼亞耶娃的作品裏,俄中兩國航天員正在太空漫步。11歲的俄羅斯女孩瓦西里耶娃説:“航天員們都是英雄,他們不怕困難,願意為探索太空奉獻自己。”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近年來,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通過舉辦各種文化交流活動,為中外青少年搭建展示各國文化傳統的舞台,各國文化百花齊放、交流交融,讓青少年在多元文化中感受自己的獨特地位,在友好的氛圍中領悟到包容與共存的意義,“在中國,交世界各地的朋友”。
“這次我有機會了解真實發生過的歷史,來到毛澤東住過的地方,覺得非常有意義。”今年9月,來自俄羅斯的留學生蘭娜在參加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辦的研習營活動時發出這樣的感慨。
和蘭娜一起,200餘名來自東北亞地區及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在華留學生、青年創業者代表和中國青年代表,通過走訪調研,瞭解中國科技發展前沿,近距離感受中華文化底藴,在交流互鑑中收穫知識和友誼。
監測颱風、洪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為全運會、青藏高原科學考察試驗等提供保障……在中國資源衞星應用中心,專家們關於陸地觀測衞星應用的演示,讓青年們入了迷。“今天親眼見證遙感技術在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太令人興奮了!相關技術的發展將大大提高環境保護、防災減災和生態建設的能力水平。”就讀於中國地質大學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貝寧留學生艾斯凱説,“中國先進的衞星技術和科研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習實踐的重要平台。”
今年10月,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迎來了一批非洲客人——來自44個非洲國家的45名非洲在京留學生和青年代表,展館裏,珍貴的文物實物、翔實的檔案資料、生動的圖片視頻,幫助非洲青年代表理解中國共產黨的奮鬥歷程。他們所參加的,是由外交部主辦、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承辦的第六屆中非青年大聯歡活動。
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津巴布韋青年惠靈頓一邊聚精會神聽着講解,一邊不時地在筆記本上認真記錄。“中國共產黨走過的100年,經歷了無數艱難險阻。中國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要把中國發展背後的故事分享給更多朋友。”
在活動中,非洲青年代表紛紛表示,活動為非中青年交流互鑑搭建了重要平台,有助於拉近彼此心靈距離。他們將把所見所聞介紹給更多非洲朋友,以實際行動傳承非中友好,為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非中命運共同體貢獻青春力量。
在宋慶齡故居,一張張非洲友人訪華的照片,向參觀者講述着中非友好交往的歷史,塞拉利昂中國聯誼會創始人瑪麗亞仔細端詳着照片説,“非中友好源遠流長,作為友誼的傳承者,非中青年應將自我發展融入非中友好合作的大潮中,積極貢獻力量。”
貝寧姑娘卡西婭説:“青年是非中不斷髮展友好關係的重要力量。我們要積極發揮各自作用,讓非中友誼之樹枝繁葉茂。”
“和祖國一起成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是舉世聞名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的偉大戰士,是新中國締造者之一,是保衞世界和平事業久經考驗的先驅,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
新中國成立後,宋慶齡一直關注婦女工作,關懷青少年和兒童的健康成長。每年的“六一”國際兒童節,她總是寫信向全國的小朋友祝賀節日,並向全國的少年兒童工作者致以慰問。
多年來,着眼廣大青少年兒童的多方位需求,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全方位搭建實踐育人平台、打造精品優質內容,激勵少年兒童刻苦學習知識,堅定理想信念,磨練堅強意志,鍛鍊強健體魄,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參加‘我和祖國一起成長’排練和演出,讓我瞭解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革命故事和英雄模範事蹟,我在心裏悄悄許下心願,長大後我也要加入中國共產黨,為祖國的強大做出自己的貢獻。”今年“六一”國際兒童節期間,參加完演出後,宋慶齡和平天使藝術團的小朋友王露晗興奮地與大家分享自己的願望。
為引導青少年銘記黨的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爭做時代新人,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連續3年四次舉辦“我和祖國一起成長”“六一”國際兒童節主題演出活動,通過線上線下潛移默化、寓教於樂的方式,啓發孩子們將自身成長融入祖國發展之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今年6月1日,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舉辦的“永遠跟黨走、逐夢新時代”全國少年兒童郵票創作設計作品徵集活動落幕後,三枚由小朋友親手設計的畫作登上2021年《兒童畫作品選》特種郵票,代表孩子們抒發對偉大祖國的熱愛之情,展現新時代少年兒童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
“太開心了,收到從北京寄來的簽名首日封。”參賽的安徽小朋友劉禹鑫,在收到《兒童畫作品選》特種郵票首日封后立下目標:“下次我還會參加比賽,爭取我的作品也能像其他小朋友那樣獲得印成郵票發行的機會。”
近年來,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還為青少年精心打造了多個項目活動,舉辦“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院士大講堂”等公益活動,給孩子們的夢想插上科技的翅膀;組織宋慶齡和平天使藝術團、青少年足球文化交流團等出訪開展文藝表演、體育交流,舉辦貝貝杯少兒足球賽,推動青少年增強體質;邀請張伯禮、張桂梅、範迪安等製作給孩子們的新學年寄語,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鬥者……
“讓孩子們成為未來的主人”
如今,位於北京後海北沿46號的宋慶齡故居,已經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每天,都會迎來絡繹不絕的參觀者,他們從宋慶齡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直至成為共產主義偉大戰士的歷程中,領悟到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的歷史必然。
後海北沿46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庭院,在清朝康熙年間,這裏為清大學士明珠的府邸,清光緒年間改為醇親王府。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計劃為宋慶齡在北京修建一處住所,但她一再遜謝。直到1961年,周恩來總理親自籌劃、選址,在清代王府花園主體建築的西側,為宋慶齡建造了一座中西合璧式的二層小樓。她從1963年4月遷居至此,直到1981年5月29日逝世,在這裏工作、生活了18年。1982年5月29日,宋慶齡故居對外開放。
如今,宋慶齡故居分為原狀陳列展、宋慶齡生平展以及庭院三部分進行開放展覽,保存着宋慶齡生前工作、生活原貌,並藏有孫中山、宋慶齡文物2萬餘件,正在成為孫中山宋慶齡的文物寶庫、研究宋慶齡生平事蹟和偉大思想的重要機構、宣揚宋慶齡崇高精神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陣地、增進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
在故居,記者看到,宋慶齡的生活十分儉樸。
宋慶齡的卧室兼辦公室裏的傢俱和辦公用品,經過多年的使用,大都比較陳舊了。在辦公桌旁邊的落地燈上,燈罩是用舊窗簾布縫製而成的,原來,當年燈罩壞了以後,工作人員曾經要換新的,但是宋慶齡表示:雖然燈罩壞了,但是燈罩的架子還是可以使用的,於是請工作人員用舊窗簾布縫製了一個燈罩繼續使用。落地燈旁邊是梳妝枱,梳妝枱上兩邊的鏡面水銀都脱落了,工作人員勸她換新的,但是宋慶齡説中間的鏡子還是可以用的,就一直用到了她逝世。
宋慶齡書房藏有書籍和雜誌3000多冊。“宋慶齡一生酷愛讀書,她英文功底深厚,法文、德文、俄文也具有一定水平,她的絕大多數信件和很多重要文章都是用英文寫成的。”宋慶齡故居社教部助理館員袁琳琳介紹説,小桌上放着一台老式的英文打字機,宋慶齡經常用這台打字機直接打出文章和信函,手指上都磨出了繭子。
“草坪上的這棵古槐樹,是距今已有500年曆史的一級古樹。它的西面高高翹起,東面枝垂匍地。從宋慶齡卧室外的暖廊看它,就像一隻欲飛的鳳凰。”每逢週末,在故居的草坪上,北京市西城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六年級十班的李奕凝用中英文向前來參觀的遊客們這樣進行雙語講解:宋慶齡經常在樓上欣賞它的美態,並給它取名為“鳳凰國槐”。
李奕凝是“時代小先生”中的一員。每到週末,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照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同志故居”匾額上,和李奕凝一起,一批身披綬帶、精神煥發的少年兒童就會出現在這座歷史悠久的庭院裏,用中英雙語,向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講述宋慶齡奶奶的故事、講述中國故事,展示中國少年兒童風采。這些孩子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時代小先生”。
為什麼叫“時代小先生”呢?
上世紀四十年代,宋慶齡從陶行知推行的“小先生制”中找到並發現了“讓孩子們成為未來的主人”的好方法,並開展“小先生”活動,本着“試驗性、示範性”的原則,親自指導培養了300多名小先生。
如今,為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品牌,宋慶齡故居啓動實施“時代小先生”計劃,引導少年兒童“知行合一、即知即傳”。近年來,全國博物館“十佳”講解員張奕朗、全國青少年英語閲讀大賽金獎李奕凝、“首屆北京博物館優秀志願者”張宸翰……他們通過參加“時代小先生”活動,成長為充滿自信的中華少年。
尹培紅在宋慶齡故居擔任了8年多的志願者,平日裏每週兩次,她都會從石景山的家中趕到故居,熱情地向遊客講宋慶齡的故事。“無論人多人少,我都會認真地講解,使遊客瞭解到宋慶齡愛黨、愛國、愛人民的熾熱情懷。”尹培紅説,“在宋慶齡故居當志願者是我生命中一段最寶貴的經歷,我在這裏活出了生命的質感。”
時值冬日,宋慶齡故居的鴿子房裏傳來陣陣咕咕的響聲,蔚藍的天空中,不時有白鴿翩翩飛過。
“宋慶齡喜愛鴿子,因為鴿子象徵着和平,同時也為紀念喜愛鴿子的孫中山先生。宋慶齡經常餵食鴿子,鴿子也喜歡聚集在她身邊。”尹培紅説,“我們將把她的崇高精神和寶貴品質傳遞給更多人。”(記者 葉曉楠)
本版照片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提供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12月22日 第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