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管愛光6日介紹,快遞過度包裝專項治理4月啓動,爭取利用一年時間,有效遏制過度包裝等違法違規行為。郵政管理部門將出台《快遞業限制過度包裝要求》行業標準,結合行業實際進一步細化過度包裝的認定依據。
網友評論
延伸閲讀
過度和粗放式包裝帶來的隱患,早已引起業內人士的重視。但在扭轉現狀上,倡導包裝革命者卻遭遇了重重阻力。
過度包裝屢禁不止。無論華而不實的禮盒,還是包裹嚴實的快遞,都繞不開“利潤”二字。前者可以提升商品價值,讓原本幾十元的產品價格飆升幾倍甚至幾十倍;後者則是商家出於運輸安全考慮,打包一定要寧多勿少,因為一旦出現損壞,店家就要承擔全部損失。但歸根到底,過度包裝的屢禁不止,是由於我國還沒有制訂出相關的“適度包裝”標準,無法可依。
在其他國家,包裝減量化已進入法規範圍,如韓國的《商品包裝材料與方法的標準規則》規定,不同商品有不同的包裝空位和包裝層數要求,飲料包裝不能超過1層,保健品不能超過2層。德國的《包裝條例》則規定,凡包裝體積明顯超過商品本身的10%,包裝費用明顯超出商品的30%,就應判定為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商業欺詐”。英國相關包裝規定要求,在滿足商品的衞生安全需求外,不得添加過多包裝,如果觸犯法規,消費者可以投訴,由地方政府進行處理。目前,英國的政策已經取得一定成效:在過去20年,商品包裝縮減了40%的重量。
環保包裝難以推行。在綠色環保包裝的創新上,各國研究人員投入了大量精力。德國研發了可自然分解的食品杯、印度推出了可食用包裝袋、英國筍農流行起麻竹葉包裝……相比其他國家,戴鐵軍認為,我國的環保包裝材料創新並未落後,但推廣太難。記者調查發現,一捆厚2釐米、寬6釐米的普通膠帶,網上批發售價約為5.7元,而購買同樣規格和長度的環保可降解牛皮紙膠帶,需要近18.6元。這樣懸殊的價格差,令環保包裝材料飽受冷落,再加上消費者對環保包裝材料的需求不高,環保包裝材料企業更難立足。
包裝廢棄物回收率低。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李星説:“我家陽台隔幾天就會被快遞紙箱堆滿,但因為賣不了幾個錢,最後還是要混着其他垃圾扔掉。”這無疑會增加包裝廢棄物回收的困難和成本。另據記者瞭解,在快遞行業內部,目前還沒有形成回收紙箱紙盒的“逆向物流”模式。在深圳從事10餘年物流工作的劉榮坦言,回收包裝需要的不必要成本較高,浪費快遞員的時間,且因為倉庫存儲空間有限,回收回來也無法進行妥善處理。
(原標題:快遞過度包裝專項治理4月啓動)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新華視點、人民網、網友評論
流程編輯 :tf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