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算所”鳳還巢後……
去年底,上海市“一網統管”市域物聯網運營中心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以下稱“中電科三十二所”)嘉定園區正式揭牌成立,標誌着上海城市運行管理在全面數字化轉型中邁入新階段。
此前,上海市與中電科就以嘉定為試點,推進新型城域物聯專網建設,創新性地提出了以“打牢共用、整合通用、開放應用”的數字化新基建理念,形成“物聯、數聯、智聯”三位一體數字新基建體系,賦能上海市“一網統管”和關鍵行業智慧應用。
“鳳還巢”後的中電科三十二所根植嘉定科創中心承載區的深厚腹地,創新如魚得水。
曾創造中國計算技術發展史上的數十個第一
上世紀50年代中期,為迅速壯大我國的科學技術力量,國家發佈了《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1958年8月,嘉定被上海市政府定位為“科學衞星城”,同年,中科院等機構隨即響應號召,相繼在嘉定設立研究所,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中電科三十二所)應運而生。
“1960年,中國經濟處在困難時期,對於剛剛起步不久的計算機科學來説,更是困難重重。”黨的十四大代表、全國先進工作者、中電科三十二所退休職工李德元回憶起往事感慨道。這年初春,李德元走出校門,帶着行李,加入了創建不到2年的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娃娃兵”的隊伍之中。
上世紀60年代初,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邊搞基建,邊搞科研,條件十分簡陋。李德元和所內有志青年一起,邊幹邊學,廢寢忘食地研究。“當時我和其他同志一道參加我國第一台大型電子管計算機的研製,該機通過中國科學院鑑定之後,便投入應用,為我國原子彈、氫彈的成功爆炸作出了貢獻。”李德元笑着説。
1964年10月16日,新疆羅布泊上空,中國第一次將原子核裂變的巨大火球和蘑菇雲升上了戈壁荒漠上空,西方列強的“核訛詐”從此落空……“當時真的非常激動,這是無數人心血的結晶。”李德元感慨。
“自成立以來,我們先後成功研製中國計算機發展史上具有標誌性的多種中大型計算機及軟件系統。在參與的重大科研項目中,中電科三十二所攻克了許多技術難關,創造了我國計算技術發展史上的數十個第一。”中電科三十二所工會主席金光介紹,中電科三十二所在研製中大型計算機方面填補了當時國內多項空白,先後研製成功上海第一台電子計算機(103機)、每秒運算5萬次大型電子管計算機(J-501機)、上海首批工業化生產第二代晶體管計算機(X-2機)、首台第三代大型集成電路計算機(655機)、我國首台500萬次計算機(905機)等,代表了當時的先進水平,也為我國眾多重大工程,特別是“兩彈一星”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從出走到歸來
上世紀90年代,經濟、科技、社會事業開放,蓬勃發展。地處嘉定的中電科三十二所由於交通、交流等方面的制約,在業務發展中受到掣肘。
“當時關於計算機技術的國際交流業務很多,我們和日本、美國等頂尖科技企業都有合作,由於地處郊區,給交流合作帶來一些不便,專家來嘉定需要坐很長時間的車才能到達。”金光回憶,對於員工來説,市中心區的吸引力也非常大,“和我一起同年進所的員工有近400人,最終留下來的只有20多人,人才流失情況比較嚴重。”
2000年,中電科三十二所將工作總部從嘉定搬到徐匯漕河涇,“但是當時那裏只有20多畝地,隨着發展,我們的員工人數從幾百人發展到了上千人。”金光表示,後期因為員工數量不斷增多,不得不租房給員工辦公。
“我們的根始終在嘉定,儘管我們把重心轉移到了漕河涇,但嘉定每年還是邀請我們去參加科研院所座談會,傾聽了解我們的困難與需求。”金光説,當聽到中電科三十二所面臨着場地不足的困境時,嘉定區政府伸出了橄欖枝。2010年,中電科三十二所響應嘉定“鳳還巢計劃”,重回嘉定。經過幾年緊張有序的建設,2016年6月,中電科三十二所工作總部從徐匯漕河涇搬回嘉定。
“建所初期我們只有120多畝土地,現在我們已經擴大到300多畝土地,嘉定區政府在用地上給了我們很大支持,為我們的高端科技人才提供了税收優惠政策。”金光説,去年企業營業總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這與嘉定區政府對我們的支持與幫助密不可分。”
中電科三十二所綜合管理部高級專務顧斐是嘉定人,自大學畢業後就在所裏工作,跟着研究所從漕河涇搬回了嘉定,更親眼見證了嘉定的發展:“和大城市的形象越來越貼切,讓人感到自豪。”
在中電科三十二所副總工程師任敏華看來,嘉定自身的發展,也幫助研究所留住了人才,“近年來計算機行業人才爭奪處於白熱化,嘉定的發展幫助我們留住了一批又一批高知分子、科研骨幹以及海歸精英,全身心地投入科研工作。”
創新成為嘉定發展的“硬核”動力
“從研製中大型計算機到研製通用計算機,中電科三十二所一度享有‘神算所’美譽。”中電科三十二所黨委書記、所長江波表示,當前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為特徵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驅動力,中電科三十二所將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擁有自主可控先進計算關鍵技術、為國防和國民經濟做出突出貢獻、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自主可控數字化解決方案龍頭企業。
中電科三十二所只是嘉定“鳳還巢計劃”的一個縮影。多年來,嘉定栽下“梧桐樹”,善待“金鳳凰”,引入科研院所、創新企業,為迴歸和入駐的高校院所提供近2000畝土地,為人才累計提供700多套六折配售房、140個貨幣化購房補貼和近千人的租房補貼,一大批國家重大、重點項目和產業化項目、平台落地嘉定,國內首條8英寸MEMS研發中試線、質子刀、聯影醫療器械等一批國內頂尖、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及相關產業,成為嘉定發展的新名片。
嘉定區“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把“創新”擺在現代化新型城市建設的核心位置,着眼於打造長三角城市羣中重要的“創新技術策源地、創新要素集散地、創新成果轉化地、創新應用示範地、創新話語發佈地”。未來五年,嘉定將進一步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支持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不斷激發市場主體創新動力和活力。
撰稿:卜玉
編輯:王麗慧、盧澤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