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捱打和很少捱打的孩子,進入社會後差距很大,家長別不當回事
孩子在小的時候不懂事,經常闖禍,父母在氣頭上難免就會打孩子,但是經常捱打和從來不捱打的孩子是有差距的。前者不管是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創傷。在教育裏責罰是必要的。這個度需要父母自己來把控。
更重要的,經常捱打和很少捱打的孩子,步入社會後差距很大,家長別不當回事
1、經常捱打的孩子容易自卑,進入社會後縮手縮腳的,沒法抓住機遇,很難出人頭地
如果經常被打,那麼孩子會陷入一種怪圈,他們會認為爸爸媽媽不喜歡自己。父母這一種過分的行為,讓孩子一次次在內心否定自己的價值,自卑會深入孩子的骨子裏,長大後也會很自卑,無法挑戰高難度的事情,很難取得成功。
2、經常被打的孩子比常人更容易情緒化,進入社會後人際關係差,很難成大器。
孩子經常被打,那麼會比平常人敏感一些。那麼帶來的問題就是經常性情緒化。大人經常打孩子,辱罵孩子的話,雖然説他們有着孩童般的面孔,心裏卻是一隻刺蝟,一旦有人碰觸到孩子的毅力,他們就會豎起身上的刺用來保護自己。
原生家庭對孩子來説很重要,能夠帶給孩子一生的温暖,也能夠給孩子需要一生去修復的傷。他們長大後人際關係通常不會太好,成功的機會也會很少。
通過上面這兩點的區別,我們就應該得知,很少捱打的孩子會更容易功成名就。
當父母與孩子有矛盾衝突,亦或是孩子闖禍時,家長們要遵守這幾個原則。
1、不要讓壞情緒左右對孩子的態度。
父母和孩子是需要互相尊重的,這種尊敬就好像是天平,因此的互動是支撐天平的平衡。如果是父母對孩子態度很惡劣,那麼孩子覺察到之後,最終也會疏遠父母。
2、不到萬不得己,不要對孩子動手。
父母可以懲罰,那就不要選擇打罵,打孩子等同於自己,把之前孩子建立的信任和友誼破壞的乾乾淨淨。
3、即使責罰孩子,在事後也要跟孩子道歉
父母懲罰了孩子之後,為了孩子好也要委婉的和孩子道歉,道歉的方式由父母自己來決定,因為事實的讓步,能夠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他的愛。
相信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平安長大,到最後能夠出人頭地,但是父母出於對孩子的教誨以及對教育有錯誤的認知,那麼在無形中就會傷害孩子,所以對孩子的教育父母應該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