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0公斤的蟋蟀王能落户寧津,就是到家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常學藝

“880公斤的蟋蟀王能落户寧津,就是到家了!”

9月20日上午,首屆寧津縣非遺文化節暨第八屆中國(寧津)蟋蟀文化博覽會開幕。活動期間將同時舉行寧津和萊州(國家、省、市)非遺項目主題展覽、蟋蟀文化用品展覽活動、蟋蟀文化書畫展活動,包括萊州草辮、萊州玉雕、寧津雜技在內的12個(國家、省、市)非遺項目在活動中參展。

在參觀行程中,一隻身長175釐米、重達880公斤的碧玉雕刻“蟋蟀王”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遊客紛紛拿出手機拍照、錄像。創作者是匯玉堂國際玉文化博物館館長張錦洪,他在現場生動地講述了“蟋蟀王”的誕生記。

“蟋蟀王能落户寧津,就是回家了!”張錦洪説。

故事還要從2008年説起,當時張錦洪為了在中國籌建玉文化博物館,到達加拿大礦區,乘直升飛機在礦山周圍尋找具有代表性的碧玉標本,剛好在湖邊看到一隻大角鹿,由於受到直升機引擎聲音的驚嚇,開始奔跑並游到湖邊,張錦洪等人乘坐直升飛機一直追拍到森林邊緣,突然一塊在太陽下反射的紅色石頭吸引了張錦洪的注意,於是急降落直升機,並走到紅色石頭旁邊,用礦山錘敲了幾下,聲音特別清脆,將紅色的風化層敲去,竟然是一塊紅皮透綠十分油潤的碧玉,張錦洪覺得這塊碧玉日後必定是有用之材。

“因2008年北京奧運會,碧玉被選為製作奧運獎牌,市場火爆,碧玉供不應求。”張錦洪介紹,2009年5月該玉石被運回廣東四會,8月6日他正要把這塊料切開生產手鐲等流通性首飾,可以大賺一把。把石皮切開後十分驚喜,因為5噸多的大料無裂,估計能出近萬條手鐲及過萬件首飾,這是一個很可觀的利潤,但他前思後想認為此玉材日後必成大器,便存入了博物館庫裏。

2018年在寧津籌建匯玉堂博物館時,寧津縣政府安排張錦洪參觀縣文化館宣傳鬥蟋蟀的傳統文化,張錦洪突然靈感湧起,想起那塊大玉石,他認為玉石的顏色從紅色過改到棕色與蟋蟀的顏色相當吻合,他決定用這塊5400公斤的大玉石雕刻只蟋蟀王作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今年8月,這隻身長175釐米、重達880公斤的碧玉雕刻“蟋蟀王”終於落户寧津,為素有“蟋蟀之鄉”美譽的寧津大地增添了一道靚麗風景。

作品巧用石的天然紅皮,將頭部設計在紅皮上,令到蟋蚌更顯霜氣,並知有祥雲,寓意鴻運當頭;一對鋸齒形的大牙, 保留天然紅皮,代表身經百戰:其兩條圈各刻有3組火焰紋,代表紅火,事業興旺:蟋蟀後面刻有隻帶紅皮的 三腳金物其普負金錢,代表招財進寶,並於旁邊雕刻兩顆綠色的白菜,寓意百財聚來,基業長青!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68 字。

轉載請註明: “880公斤的蟋蟀王能落户寧津,就是到家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