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發現一個疑點,只問了五個問題,就讓一樁冤案真相大白

清朝的時候,被任命為兩廣總督、協助林則徐禁止鴉片的鄧廷楨,早些時候曾做過一段時間西安府知府。在此期間,有一次從下面報上來一樁案子,引起了鄧廷楨的高度關注。結果他發現一個疑點後,在複審此案時只問了五個問題,就讓這樁冤案真相大白。

此案説的是漢中兵營裏的一個士兵名叫鄭魁的,把砒霜放進饅頭裏把人給毒死了,因此被判死刑。

從卷宗來看,除了本人的供詞之外,還有賣砒霜的人、賣饅頭的人以及和鄭魁住鄰居的婦人出面作證的記錄。

鄧廷楨接連把案卷看了兩遍,初看時這案子似乎定得十分周全。再看之後,這位細心的知府就發現一個疑點,不禁連連搖頭,斷定這是一樁嫁禍他人的冤案。

為此,鄧廷楨命令將有關人等一齊傳到西安來,要親自複審此案。

過了幾天,有關的人都傳齊了。鄧廷楨決定先訊問證人,第一個問的是那賣饅頭的小販:“你一天之中大約要賣出去多少饅頭呢?”

官員發現一個疑點,只問了五個問題,就讓一樁冤案真相大白

“回老爺的話,不過二三百個吧。”小販不假思索地答道。

“這些買你饅頭的人,平均起來,一個人大致上買幾個呢?”鄧廷楨接着問了第二個問題。

“也就是三四個吧。”小販想了想説道。

“如此説來,你每天差不多都要和一百來個顧客打交道了?”鄧廷楨又問道。

“是這樣的。”

“這一百來人各自的相貌、姓名、買你饅頭的日期,過上一段時間之後你還能都記起來嗎?”這是鄧廷楨所問的第四個問題。

賣饅頭的人迷惑地搖搖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説:“小人不能。”

“那麼你聽着,” 鄧廷楨加重了口氣發問道:“為什麼你偏偏只記得鄭魁某月某日買了你的饅頭呢?”這也正是他在查看案卷時發現的最大疑點。

官員發現一個疑點,只問了五個問題,就讓一樁冤案真相大白

“這、這……”鄧廷楨提出的這第五個問題,竟把小販問得張口結舌、無言以對。

“你儘管説出來,本官為你做主就是。”

“是,是……”看着鄧知府那依然和和氣氣的面容,賣饅頭的小販終於下了決心,主動交待了真相:“小人本來已不記得了,是、是縣裏的上差找到我説,‘衙門裏正在審問一個殺人的重犯,已經認罪了,只缺一個賣饅頭的證人,你應該到大堂上去作個證。’小人本不願去,可那位上差發起火來,我只好從命了……”

鄧廷楨再問那位鄰居,婦人也説是受人指使才出面作證的。

問來問去,只有那個賣藥的店家認定鄭魁確定買了砒霜,不過他買回去做什麼用就不得而知了。

鄧廷楨問完了證人,不由面帶愠色地責問縣令:“貴縣為何要如此行事呢?”

官員發現一個疑點,只問了五個問題,就讓一樁冤案真相大白

縣令已十分緊張,便硬着頭皮説道:“那死者不久前曾和鄭魁發生口角,下官驗屍時發現死者嘴唇發青,確實中毒身亡,便認定是鄭魁下的毒。可是鄭魁就是不肯招認,下官無法結案,只得出此下策,從權辦理了……”

鄧廷楨聽到這裏不禁冷笑道:“哼,好一個‘從權辦理’!”

説罷,鄧廷楨便站起身來,命令退堂。

回到內宅,鄧廷楨立即派一位精明強幹的心腹下屬,火速去漢中察明實情。

幾天之後,這位下屬回來親報,原來死者是被瘋狗咬了,回家以後才死的,所以才嘴唇發青。而鄭魁買砒霜卻是為了毒老鼠的。

就這樣,一樁冤案被平反了,鄧廷楨明察秋毫的美名從此在西安府一帶傳誦不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59 字。

轉載請註明: 官員發現一個疑點,只問了五個問題,就讓一樁冤案真相大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