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大眾集團人事變局2個月10位高管被換,4位CEO下課

由 太史憶秋 發佈於 綜合

最近一個多月,大眾汽車集團內部發生了一場規模頗大的人事變動。

最先受到影響的是大眾集團CEO迪斯,在與監事會發生爭吵後迪斯交出了大眾品牌CEO的職位。

而CEO層面的變動並不是只有大眾品牌,斯科達品牌的CEO也將於本月月底交出帥印,在剛剛過去的7月15日,大眾集團重卡部門Traton的CEO就已經離開了,同時離開的還有重卡部門Traton子品牌MAN的CEO。

此外,大眾集團的軟件部門負責人也於近日離職,由奧迪CEO接管該部門,而大眾品牌的採購主管、車型開發負責人也都在近期離開了大眾品牌。

▲近期大眾集團人事變動情況

1個多月的時間裏,至少10位高層領導離職,這次人事變動可以説是相當劇烈。在傳統車企積極轉型的當下,這場人事大變動顯然將決定這這家全球最大汽車集團未來數年的命運。

那麼大眾集團內部到底哪些高層出現了變動?背後原因幾何?大眾集團內部的權力架構又是怎樣的呢?

一、兩個月內10位高層變動 大眾集團開啓大調整

在過去的一個月時間內,大眾集團發生了最近5年以來最頻繁的一次高層變動。

第一個出現變動的職位便是大眾品牌CEO的位置,6月8日,大眾集團對外宣佈迪斯不再擔任大眾品牌CEO的職位,由大眾品牌首席運營官Ralf Brandstaetter接任,Ralf Brandstaetter將會帶領大眾品牌繼續完成成本削減計劃。

而迪斯則繼續擔任大眾集團的CEO,繼續帶領大眾集團的轉型工作。

本以為調整了迪斯的工作之後,大眾集團就會恢復原來的平靜繼續發展了,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迪斯

7月8日,彭博社報道稱,大眾集團重型卡車部門Traton即將迎來一系列高層人事變動。之後,Traton官方也放出了一份聲明,聲明顯示,Traton的CEO Andreas Renschler將從7月15日起離開大眾集團的管理委員會,大眾集團卡車部門曾經的熟悉財務官Matthias Gruendler將會接任Traton CEO一職。

▲Andreas Renschler

同時,Traton官方聲明還顯示,Traton管理委員會成員Joachim Drees也將會離職,Joachim Drees在Traton內部主要負責管理MAN品牌的卡車業務。

Traton的人事主管Carsten Intra也將會離職,不過Carsten Intra並沒有直接離開大眾集團,而是被調任去了大眾集團輕型商用車部門,併成為了該部門的主管。

有人上任就有人離開,Thomas Sedran則從大眾集團輕型商用車部門負責人調去了商用車和機械業務的資產管理部門。

另外一起重磅的離職事件則是斯柯達品牌的CEO離職了。7月初,外媒曝出,大眾集團旗下斯柯達品牌的首席執行官Bernhard Maier將會在7月底離開斯柯達,隨後斯柯達官方也證實了這件事,但是並未表明誰將繼任斯柯達CEO,僅在文件中表示,繼任者將會由董事會在今年8月選出。

▲Bernhard Maier

算上斯柯達CEO在內,大眾集團在短時間內已經替換了4個品牌的CEO了,除了CEO級別的高層,還有多個高級管理人員也在近期出現了職位變動。

7月13日,根據《德國商報》報道稱,大眾集團決定更換其軟件開發部門主管。報道稱,大眾集團新成立的獨立軟件部門負責人Christian Senger與大眾集團高層發生了衝突,同時大眾旗下的ID.3 和Golf 8最近有深陷軟件危機,因而Christian Senger被大眾集團更換了。

之後,將由奧迪品牌的CEO Markus Duesman來管理大眾集團的軟件部門。

▲Markus Duesmann

此外,大眾品牌採購主管Stefan Sommer也在近段時間離開了大眾,而大眾品牌車型開發負責人Mattias Rabe也被調離了大眾品牌,轉而去負責賓利車型的開發了。

從這些信息來看,目前大眾集團內部正在對高層進行一場新的調整工作,其中既涉及了大眾集團CEO迪斯,又涉及了多個品牌的負責人。

那麼這些人又是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被大眾集團更換呢?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二、大調整背後 職業經理人與監事會多次發生衝突

首先來看看,迪斯為什麼會被撤掉大眾品牌CEO的職位。

這就要從大眾集團內部的一次爭吵説起了,外媒報道稱,今年前些時候,迪斯曾經向大眾集團監事會申請任期從2023年延長到2025年,但監事會的工會代表、大眾集團大股東保時捷家族和皮耶希家族均表示反對。

這件事在大眾集團內部本來應該是一件保密的事情,卻被媒體獲悉了,這也引起了迪斯的不滿。

路透社和彭博社相繼報道稱,在6月4日的內部高管會議上,迪斯當眾指責大眾集團監事會個別成員阻礙了大眾的發展,其行為是在“違法犯罪” ,這麼一説,監事會也不能忍了,監事會有成員質疑迪斯在ID.3的軟件問題和歧視性廣告上並沒有展現出足夠的管理能力。

整場會議下來,雙方鬧的不歡而散。外媒報道稱,在會後,監事會成員認為迪斯的言論是對公司監事會發起的攻擊,大眾集團監事會又在6月8日召開特別會議討論了這件事。

在會後,大眾集團宣佈,迪斯不再擔任大眾品牌CEO,但也表示將會繼續支持迪斯的工作。

▲大眾品牌新CEO Ralf Brandstaetter

次日,大眾集團表示迪斯已經就這件事向監事會道歉了,與此同時,一封迪斯親自寫的道歉信出現在了大眾集團的官網上。

事實上,迪斯與監事會之間的衝突早就有了端倪,大眾集團的監事會20個席位中有一半被工會佔據,而擁有另外兩個席位的下薩克森州也常和工會站在一起。

在2015年,迪斯進入大眾之初,就曾面對工會大力推動改革和緊縮計劃,為大眾品牌縮減了3萬個工作崗位,節省了37億歐元,但這也讓迪斯於工會產生了矛盾。

成為大眾集團CEO之後,迪斯一邊繼續縮減成本,一邊積極推動大眾汽車的電氣化轉型,開發MEB平台,重新設計軟件架構。

而在軟件開發上的不利則成為了大眾集團軟件開發部門主管Christian Senger離職的原因,Christian Senger是迪斯為大眾集團重組而引入的外部管理人員,此前也曾擔任寶馬集團的高管,還參與寶馬i3的研發工作。

▲Christan Senger

加入大眾集團後,Christian Senger幫助大眾集團打造了MEB電動汽車平台,但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大眾品牌遭遇了軟件問題,ID.3車型因為軟件問題遲遲未能交付,而Golf 8又出現了軟件問題。

所負責的軟件出現問題,再加上本來就是迪斯請來的,這讓Christian Senger的離開成為了必然。

大眾集團重型卡車Traton的CEO Andreas Renschler的離開可能與觸怒了工會有關,外媒介紹稱,Andreas Renschler正在對Traton進行重組,重組之後將會導致數千個工作崗位被取締。外媒認為,這項決定對工會造成了衝擊。

在這起衝突中,Traton的子品牌MAN的負責人Joachim Drees也受到了影響,Traton的人力資源經理Carsten Intra也失去了部分管理層的支持。

▲Traton官網公告

扣除這層關係不講,Traton曾在去年開啓了首次公開募股,但收益未達預期,今年年初Traton向美國同行納威司達提出收購要求,也還沒有進展。

在這些項目上的進展緩慢,也可能是Traton的高層震動的原因。

相比於這兩位,斯柯達CEO Bernhard Maier的成績可就亮眼多了,Bernhard Maier於2015年11月從保時捷離職成為斯柯達的首席執行官,在Bernhard Maier的領導下,斯柯達經歷了快速的發展。

在2019年,斯柯達的銷售額達到了198億歐元,同比增長了15%。此外,他還推出了科迪亞克Kodiaq、柯珞克Karoq和柯米克Kamiq等新車,擴大了其銷售和產品的系列。

至於Bernhard Maier離職的原因,目前大眾集團並沒有做過多的交代,德媒Handelsblatt報道稱,斯柯達的生產成本要低於大眾品牌,單車利潤率也比大眾品牌高,Bernhard Maier試圖用斯柯達來搶佔在大眾品牌的主要市場,這讓大眾集團的董事會感到不安。

但這只是外媒的猜測,Bernhard Maier離職的原因至今還不清楚。

此外,有一個小細節值得注意,這幾位離職的高管中幾乎全都是在2015年之後加入的大眾,跟迪斯屬於同一批進入大眾的高管,而補位上任的高管則多是大眾集團的資深員工,這也不免讓人猜想大眾正在調整外來高管的在集團內的影響力。

三、大眾集團CEO不好做 前兩任均中途離場

在這一輪的高層人事調整中,大眾集團的CEO迪斯都受到了衝擊,可見大眾此次高層人事變動的決心。不過,另一方面來講,大眾集團CEO的位置並不是非常穩定的職位,此前兩任大眾集團CEO過的都不算太順利。

作為大眾帝國崛起重要力量之一的馬丁·文德恩在大眾集團CEO的任上做了7年,在繼任大眾集團CEO之前,文德恩曾和皮耶希一起打造了新甲殼蟲,這款車成功的挽救了大眾在美國的市場。

2007年,文德恩正式成為大眾集團CEO,大眾集團的表現非常亮眼,公開數據顯示,文德恩就任CEO之後,大眾集團的股價上漲了350%,並且大眾集團也超越通用、福特這些老牌汽車成為僅次於豐田的世界第二大汽車生產商。

但在這時,文德恩的老領導皮耶希開始對文德恩的領導表示不滿,他認為,大眾集團在美國市場表現不佳,核心品牌利潤率過低同時又過分依賴中國市場,皮耶希還聲稱“要和文德恩保持距離”。

▲文德恩

此話一出,文博恩也表現出了對皮耶希發展模式的不滿。

文德恩既能保證就業率,還能保證持續的股價走高,在這樣的優勢之下,工會代表和下薩克森州代表都站到了文德恩的背後,文德恩成功的擺脱了皮耶希的影響,計劃帶領大眾大幹一場。

讓文德恩想不到是,幾個月後,大眾集團歷史上最大丑聞“排放門”發生了。

2015年9月,美國調查機構發現大眾集團在美出售柴油車涉嫌利用軟件進行排放造假,消息出來後,大眾集團的股價暴跌,信任危機也隨之而來。

面對這種情況,作為集團掌舵人的文德恩不得不宣佈辭職,他表示:“大眾集團需要一個新的開始,我用辭職來為這個新的開端掃清障礙,過去數日所發生的事讓我震驚不已,最重要的是,大眾集團可能發生這樣嚴重的問題讓我茫然而不知所措。”

在文德恩辭職之後,保時捷集團CEO的馬蒂亞斯·穆倫迅速上位成為大眾集團的CEO,留給穆倫的是一個正值低谷的大眾集團。他需要在車主、投資者、政府人員之間調和,又需要快速讓大眾集團走出泥潭。

穆倫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向新能源汽車轉型,投入大量資金研發MEB平台,一邊發力電動化,一邊儘量的減少排放門的影響。

憑心而論,穆倫的CEO生涯是成功的,在他的任期內,他將大眾集團的利潤率從2015年的6%提升到了7.4%,還在銷量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

▲穆倫

然而就算取得了這樣的成績,穆倫的任期還是沒有履行完,本該任期到2020年的穆倫在2018年就被拉下了CEO的職位。

我們可以從幾件小事中窺探出穆倫提前卸任的原因。

外媒報道稱,穆倫在任期內曾和監事會成員中的德國下薩克森州官員發生衝突。

另外,他還曾經在公開場合發表過不合適的言論,根據德國《明鏡週刊》的報道,穆倫在2017年對董事會的薪資進行了改革,將薪資越改越高,因此,在2017年時,穆倫的年薪達到了950萬歐元,比戴姆勒總裁的年薪高出了20%。

對此,穆倫的回應是:“作為大眾的領導者,基本上是一隻腳踏在監獄裏。因此,相對於我所擔負的責任來説,這個年薪完全合理。”

這話也讓大眾集團的監事會非常不滿,再加上在2015年曾統率保時捷的穆倫也陷入了“排放門”的調查中,這一切因素都導致了穆倫的離開。

在穆倫離開三天後,迪斯成為了大眾集團的CEO,在迪斯的帶領下,大眾集團實現了穩定的發展,連續多年成為了全球銷量冠軍。

在2019年,全球車市下行的情況下,大眾集團的銷售額還增長了7.1%,達到了2526億歐元,這其中迪斯功不可沒。

即便如此,隨着與監事會和工會的交惡,迪斯讓出了最重要的職位——大眾品牌CEO,而這個位置一向都是大眾集團CEO的練兵地。

隨着高層人事的不斷變動,迪斯的職位也將會充滿變數和挑戰。

四、監事會是最高權力機構 工會極有話語權

無論是多個品牌的負責人職位變動,還是大眾集團前任CEO穆倫的下台,都和大眾集團的監事會有關,那麼大眾監事會是什麼機構呢?又跟大眾的發展有何聯繫?

大眾集團的創始人是大名鼎鼎的費迪南德·保時捷,但在二戰中大眾集團曾經被德國政府接管,二戰結束後,大眾集團進行了重組,重組後,大眾集團的發展非常迅速。

▲早期的大眾汽車

迅速發展的大眾集團也引起了德國政府的注意,德國政府為此出台了“大眾法”,這項法律則是為了控制大眾集團的私有化,保持政府對大眾集團的約束力。根據大眾法,單一股東持股不得超過20%,而股東大會決議需要80%以上投票方能通過。

這項法律一直持續到了2013年,在2007年,這項法律開始鬆動,當時保時捷成立了一家保時捷控股公司,這家公司不斷的提升了自己對於大眾集團的持股比例,慢慢突破了20%的限制。

就在保時捷計劃吞併大眾集團的時候,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發生了,保時捷自身陷入了財務危機中。

大眾集團在2009年完成了反向收購,當時收購了保時捷49.9%的股份,在2012年的時候將剩餘股份全部收購,保時捷自此併入大眾集團。

但在收購之後,既有保時捷股份又有大眾集團股份的保時捷家族和皮耶希家族則成為了大贏家,控制了大眾集團52.2%的股份,成為了大眾集團背後最重要的力量。

▲保時捷·皮耶希

而另外一股重要的力量則是德國下薩克森州,在二戰結束後,大眾集團的所有權歸屬於聯邦政府與下薩克森州政府,並明確聯邦與州政府各自擁有大眾集團50%的股份。

1960年,聯邦與州政府各自賣出其中30%的股份給私人,而1986年,聯邦政府又將剩下的20%股份賣了出去,但下薩克森州一直到現在還持有大眾集團20%以上的股份。

憑着這20%的股份,下薩克森州在大眾集團內部也有很高的地位。

在組織結構上,大眾集團在2015年時採用了雙軌制的公司治理模式,即董事會和監事會分別擔負公司的經營管理與監督職責。而大眾集團監事會擁有任命管理董事會成員的權力。也就是説,此時監事會成為了大眾集團內部的最高決策機構。

在成立之初,大眾集團的監事會成員包括德國金屬工業工會代表、大眾工會主席、保時捷家族、下薩克森州州長等人組成。而在這裏面,工會佔據了將近一半的席位,因此工會的權利被擴大了。

而集團CEO和其他高管則是董事會成員,主要由一些職業經理人組成,這也是大眾監事會能夠讓穆倫下台和讓迪斯出現目前困境的原因。

結語:大眾艱難轉型

在“排放門”事件之後,轉型就成了大眾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在過去的五年間,大眾集團積極變革,不僅打造了MEB平台、規劃了一系列電動車型,還跟福特組建了自動駕駛聯盟、興建IT部門,全力擁抱四化浪潮。

然而作為一家擁有複雜股權架構和悠久歷史的汽車企業,大眾集團的轉型勢必不會一帆風順。在“大象轉身”的過程中,不僅要迎接技術變革的挑戰,同時也要處理好新興業務與傳統業務、改革派與保守派之間的關係。

最近1個月裏,大眾集團內部這一系列人事變動,其實就是多方力量博弈的結果,同時也是傳統車企轉型必然要遇到的問題。

現階段,從大眾集團目前的轉型成績和規劃上來,這個德國汽車巨人已經率先邁出了第一步,正在波浪中繼續前進,相信未來也會取得更多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