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抄作業記得改名字
近日有爆料稱,長安深藍官方《用户隱私協議》疑似照抄小鵬汽車相關條款,在內容頁可以看到,長安深藍直接把小鵬汽車的名字也一併抄過來了。目前,長安深藍還未就此事做出回應。
短評
“有沒有和小鵬類似的方案?”“想做一款接近蔚來的APP。”
相信這是很多產品經理人都聽到過且不容置疑的要求。如果絞盡腦汁想不出更好的方案,又要儘可能滿足甲方爸爸要求,搬運再創造的確會節省不少時間和腦力成本。
但抄了作業,起碼改個名字吧。如果長安深藍注意到上述消息,估計會尷尬到用腳趾摳出三室一廳。説好的目標是“以技術圈粉、以體驗制勝”呢?
這裏所説的體驗雖然更多偏向於人機交互,但若一個品牌對待用户也馬馬虎虎,誰又能保證駕駛慾望不會大打折扣。
長安深藍是長安汽車旗下專注於新能源的全新品牌,在推進產品上,長安新藍擁有和新勢力一般的速度,新車C385即將啓動預售,並在二季度上市;但在觸達消費者方面,確實還欠缺火候。
這也反映出,一些品牌仍然保持着凌駕於用户之上的態度,所謂“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的説法可能只是賣車的必喊口號罷了。長安深藍要想完成長安交付的任務,勢必得對用户再上點心。
02在中國得學會守法
4月29日,Arm中國(安謀科技)公告稱,董事會通過一致決議,聘任劉仁辰與陳恂擔任安謀中國聯席首席執行官,並依法完成工商登記。這意味着,吳雄昂正式被罷免。不過,安謀科技緊接着又發佈聲明否認了上述任命。
短評
如果噹噹創始人李國慶搶公章一事已經夠荒唐,那麼Arm悄悄更換中國合資公司CEO又算什麼?
“中資控股51%,外資持股49%”看起來是可以保護中方的話語權,但在這場世紀內鬥中,資本顯然佔據了上風。沒有在公司內部通氣,Arm單方面宣佈勝利,不知是想先斬後奏還是故意無視中國法律。
吳雄昂“中槍”了,媒體炸鍋了。
在外媒發佈軟銀和Arm將重新掌控安謀科技時,國內媒體紛紛發言欲揭開事實真相。兩家公司引發的媒體輿論戰持續發酵,但Arm必須承認一點,安謀中國是建立在中國市場之上的一家合資公司。在這裏,要遵守中國的法,考慮中國的股東權益,聽中國的消費者聲音。
很慶幸,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強大了,媒體不再沉默。
從兩年前開始的鬧劇,還在繼續上演。安謀科技會如何反擊,吳雄昂的命運究竟
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還是一個未知數。安謀科技管理層及430多名員工目前已共
同簽署公開信表示立場,而我們也已經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家公司的鬥爭,可能
還包含着其他合資公司未來會面臨的處境。
03無人車持證上崗
近日,小馬智行、百度Apollo兩家企業獲得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首批“無人化示範應用道路測試”通知書,獲准向公眾提供“主駕無安全員、副駕有安全員”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Robotaxi)。
短評
前一陣,美國頒佈新法,方向盤和剎車踏板不再是未來汽車的標配。在給完全無人駕駛技術開路上,美國可不是獨一份。
毋庸置疑,中國市場更包容了。政府層面,願意為新技術打通障礙;社會層面,也願意給新技術更多嘗試。越來越多的人將出行任務交給Robotaxi,實際上也是代表了一種進步。
然而由機器大腦主導的行駛,一定就比人類駕駛更安全嗎?一定會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如果你閉着眼睛開車能像出入無人之地一樣,問題答案確實有待商榷;但如果不是,Robotaxi既不會酒駕,又不會疲勞駕駛,更不會因為荷爾蒙分泌過多而誤把油門當剎車,的確説來要更安全。
可能還會有槓精提問,沒有方向盤,自駕的樂趣哪裏找啊?搭載Robotaxi的前提條件是,你更願意選擇享受坐車的便捷和樂趣,而不是掌控方向盤的體驗。
再者,目前Robotaxi的體量相對較小,遠遠不能覆蓋所有有這方面需求的人羣,因此大部分人可以無需做過多的擔憂。何況對於未來的汽車行業,誰能肯定自動駕駛必須要取消方向盤呢?這可能會成為一個定製化的設計需求,也説不定。
04比亞迪的出租車隊大盤子
近日,墨西哥最大的新能源交通運營商VEMO從比亞迪墨西哥分公司購入1000台D1,其中200台已在當地投入運營。這1000台D1將組成海外最大純電動出租車車隊,並將創造出3000多個工作崗位。
短評
在深圳打車,你除了能叫到比亞迪外,只能叫到“類似於比亞迪”的車型。總而言之,比亞迪是深圳叫車屆的範本。其背後除了有政府支持外,更有它自己對於出租車項目的拿捏。
這一塊,眼瞅快穩了。
作為五座MPV車型,比亞迪DI搭載自產刀片電池,NEDC里程418公里,補貼後售價15.78萬元起。無論是從價格還是乘坐空間來説,都為出租車運營提供了重要前提。買方買得起,用户坐着也舒心。如果批發價格再來個折扣,不失為一樁“美談”。
這樣的車型自然也給了比亞迪更多機會。早前有滴滴定製網約車版本,現有千輛海外交付訂單。好在比亞迪海外有分支機構,不然這一千輛訂單規模恐怕會加劇港口堵塞程度。
這一回,比亞迪乘用車出海專注 “歐美日”的戰略在商用車上同樣奏效了。以墨西哥市場為開端,比亞迪海外出租車隊有望越做越大。去年全年,比亞迪商用車銷量1萬輛,業務版圖遍佈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現在比亞迪要做的事是,用口碑證明自己,拿下更大的海外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