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美國總統拜登13日開啓對以色列、巴勒斯坦和沙特阿拉伯的訪問。福克斯新聞説,在國內民調支持率“慘不忍睹”之時,拜登希望通過他上任後的首次中東之行“獲得急需的勝利”。然而,幾乎沒有媒體對他此行作出樂觀的預測。“他將面對一個問題纏身而解決方案很少的地區,”美國前國務院官員亞倫·米勒説。對拜登來説最尷尬的莫過於:他將要求沙特“幫助穩定石油市場”,因為每加侖汽油每漲一美分都意味着民主黨在中期選舉中可能失去的選票。而據《華爾街日報》13日報道,沙特官員在他到訪前已經撂下話説:該國既沒有“停止與俄羅斯交往”的計劃,也沒有通過開採更多原油“幫助美國”的計劃。他們可能無法忘記,拜登在競選總統時曾説過沙特“因侵犯人權應被視作賤民”的話。就在拜登飛往中東之際,克里姆林宮宣佈,俄羅斯總統普京將於19日前往中東,他將赴德黑蘭參加俄羅斯、土耳其和伊朗三國峯會。
美以想用兩島收買沙特
拜登當地時間13日下午乘坐“空軍一號”飛抵特拉維夫,開始他為期4天的中東之行。據美國《國會山報》網站報道,他在機場發表演説稱,這是他第十次訪問以色列,“我們與以色列的關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刻和牢固”。據《以色列時報》報道,14日,拜登與以色列總理拉皮德會晤後,雙方將發表一份關於美以關係未來的聯合聲明,聲明將承諾兩國“會使用所有國家力量”來阻止伊朗製造核武器。拜登也安排了與以色列反對派領導人內塔尼亞胡的短暫會談,以避免給人華盛頓在11月以色列大選前“選邊站隊”的印象。在結束以色列的行程後,拜登將前往約旦河西岸,會晤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之後拜登將前往沙特,“本週五或週六將上演最精彩的一幕,屆時拜登預計將與沙特王儲本·薩勒曼面對面會晤”。拜登在週末還將參加海灣合作委員會峯會,會見海合會六國領導人以及來自卡塔爾、約旦和伊拉克等國的代表。
《華盛頓郵報》13日稱,白宮官員説,拜登此行目標明確:幫助以色列進一步融入中東地區,鞏固沙特和也門之間微妙的停火,在與伊朗陷入僵局的核協議問題上與沙特、以色列和其他中東夥伴保持一致,還有“對抗中國和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稱,隨着油氣價格上漲和中期選舉臨近,美國政府一直敦促海灣國家保持高位石油供應。儘管白宮官員宣稱此行“與石油無關”,但又説 “能源安全”是議題之一。
美國“政治”新聞網13日稱,這次訪問可能的成果有:為巴勒斯坦醫院提供1億美元;有可能達成沙特允許以色列航班飛越其領空的協議;他們還可能討論建立“綜合防空系統”阻止伊朗的導彈。
一名中東外交官告訴《以色列時報》,華盛頓正在進行外交斡旋,希望將紅海兩座島嶼的管轄權從埃及手中轉交給沙特,以此鼓勵利雅得邁出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的步伐。作為1979年《埃以和平協議》的一部分,以色列將紅海的蒂朗島和塞納菲爾島的控制權移交給了埃及,雙方同意讓這些島嶼非軍事化,並允許觀察員國部隊存在。這位中東外交官説,以色列目前正尋求沙特作出類似保證,但利雅得一直不願達成書面承諾。
“拜登此行面臨很多尷尬”
拜登此訪不被各方看好。伊朗總統萊希13日表示,拜登的中東之行不會給以色列帶來“安全”。伊朗外交部發言人上週在回應美或與中東國家建設“綜合防空系統”的計劃時表示,美此舉具有挑釁性,試圖在地區引發新的安全擔憂,並指責美方不能通過欺騙和宣傳“伊朗恐懼症”為以色列創造安全邊界。
阿聯酋政治學學者阿卜杜拉在CNN阿語頻道網站“致信拜登”:“總統先生,您此行將與海合會國家幾位新領導人會面,他們的年齡或許與您的子孫相仿……您最好能意識到他們的世界與您的世界已不再一樣,近年來他們對美國的信任正在動搖,不再像其父輩那樣堅定。”當以色列在耶路撒冷掛起1000面星條旗歡迎拜登的到來時,在約旦河西岸的伯利恆,55歲的出租車司機薩拉斯拉告訴《今日美國報》記者:“沒有人關心他會來,我們不抱任何希望。特朗普當然比拜登更糟,但所有美國總統都對巴勒斯坦人不利。”卡塔爾半島電視台12日稱,目前拜登在巴以問題上的立場“更接近於特朗普,而不是奧巴馬”。
美國廣播公司13日稱,最受關注的會面將是拜登與沙特王儲的首次會面。拜登在總統競選期間表示,沙特應該因為侵犯人權而被當作“賤民”對待。他的政府發佈了一份解密的情報報告,稱本·薩勒曼“可能批准了”2018年對記者卡舒吉的謀殺。然而,“能源政策的轉變使拜登改變了口吻,尤其是在美國司機面臨高昂的加油費用的情況下”。事實上,在出訪沙特前,為平息美國國內眾多的不滿和批評聲,拜登專門在《華盛頓郵報》撰文為自己辯護。他説,訪問沙特正值該地區的“關鍵時刻”,將推進美國的“重要利益”。他還將美國的實力和安全與“打擊俄羅斯的侵略和來自中國的競爭”聯繫起來,聲稱與沙特等國的直接接觸有助於“促進這些努力”。
NPR12日稱,與沙特王儲的會晤意味着拜登政府為美阿關係“翻頁”。會晤本身就將是本·薩勒曼的勝利,他試圖修復自己的形象,並吸引西方對沙特的投資。但“政治”新聞網説,美以官員及專家都表示,“不能保證利雅得會打開石油龍頭”。
美國《市場觀察》12日也稱,拜登此行“不會給石油市場帶來任何驚天動地的消息”。目前油價已經徘徊在每桶100美元以上,但分析師表示,石油產能的限制是一個難以克服的障礙。在拜登訪問之後,沙特可能同意放鬆石油供應,但必須在目前“歐佩克+”(+以俄羅斯為首的另外10個產油國)協議框架下行事。
“拜登此行面臨很多尷尬”,英國廣播公司(BBC)13日稱,在政治上,拜登的訪問可能再次提醒人們,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正在下降;拜登將再次呼籲“兩國方案”,但他也知道,當他離開的時候,這個方案還會像以前一樣遙遠;而沒有沙特的支持,美國阻止俄羅斯獲得油氣收入的計劃是行不通的。德黑蘭峯會,“結盟剛開始”
“拜登前往沙特,而普京將前往伊朗”,俄新社13日報道稱,與拜登訪問中東事件一樣引起世界關注的是,俄總統普京幾乎在拜登離開中東後就立即前往伊朗與土耳其和伊朗總統舉行峯會。報道稱,在俄的斡旋下,“沙特與伊朗之間的和解,將最終打破美國孤立俄羅斯、併為西方提供廉價燃料的企圖”。俄聯邦新聞社13日引用專家的話説,普京此訪對俄來説十分重要,普京將會見“不參與對俄製裁的國家領導人”,“而這種結盟才剛剛開始”。
俄羅斯《觀點報》13日稱,克里姆林宮宣佈了普京將於下週進行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外訪;同日,拜登的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宣稱,伊朗準備“將數百架無人機提供給俄羅斯”。報道稱,“美國實際上是在指責其兩個地緣政治對手建立了軍事聯繫”。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3日對媒體説,他對華盛頓有關“無人機”的報道“不予置評”,德黑蘭峯會也不會討論這個問題。在談到拜登即將對沙特進行的訪問時,他表示,預計沙特“不會對俄羅斯採取任何行動”。
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稱,普京訪伊朗“是對拜登中東行的回應”,而經濟合作將是伊俄合作的優先事項。12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卡納尼未否認美所稱“伊朗向俄提供無人機”的事項,同時稱伊朗與俄羅斯現代科技合作“可追溯到烏克蘭危機爆發之前”,“近期並無特殊變化”。
【環球時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 環球時報駐伊朗特約記者 龔覺遠 任重 柳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