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曾説過:“科學是永無止境的,它是一個永恆之謎。”他的出現,加深了現代物理研究的廣度,他所提出的科學理論,為人類社會開闢了全新的思維空間。
天才的臨終遺言 沒人能聽懂
可惜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在彌留之際所留下的遺言,卻由於語言不通,隨行護士並沒能領會,最終他帶着遺憾與世長辭。即便死亡,也沒能讓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得到半點寧,他的大腦被無情盜走,成為科學家的試驗品。
1950年4月,身患重病的愛因斯坦呼吸急促,身體大幅度地顫抖。
臨牀的護士準備衝出門外,緊急呼叫醫生,只是還沒等護士出門,愛因斯坦突然從口中蹦出幾句話。然而,護士平時説的都是英語,面對滿口德語的愛因斯坦,實在聽不懂他到底在説什麼。
護士靠近愛因斯坦,將耳朵儘量靠近,想要仔細聽聽到底説什麼,可惜此時愛因斯坦已經沒了呼吸,永遠離開了人世。
愛因斯坦離世
有人會疑惑,為什麼生活在美國,在臨終前會説出德語。其實愛因斯坦是一名地道的德國人,他是生活在德國的猶太人。由於當時二戰爆發,愛因斯坦為了生存,跟隨父母輾轉來到了美國。
這位德國天才在美國定居,也開啓了美國持續多年的現代科學研究的高速發展進程。
我們在物理課本上看到的相對論和光子假設等理論,正是由愛因斯坦提出的。在此之前,從沒有人用這種思維進行科學研究等工作,他所提出的理論基礎,對於全世界的科學研究領域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
可惜上帝在為你開一扇窗的同時,註定會關掉一扇門。愛因斯坦雖然具備過人的智商,身體狀況一直不好,尤其到了晚年之際,病痛纏身。
愛因斯坦從六十歲開始,家中常常需要醫生照顧,防止出現身體的突發疾病。即便如此,愛因斯坦依然全身心投入自己的科學研究。
身體狀況急轉直下的愛因斯坦
1955年,愛因斯坦在一天起牀後,明顯感到身體的狀況急轉直下,可他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而是更加醉心於科學研究。
一日,當他和媒體在辦公室中校對電視講話稿時,腹痛難忍,最終被緊急送往醫院,被確診為動脈出血。
天才科學家自然也有異於常人的瘋狂舉動,在緊急救治不到三天的時間後,愛因斯坦擅自決定出院,即便醫生和家人百般勸阻,還是沒能説服。
他深知自己時日不多,爭分奪秒地將重心全部撲到科學研究的工作中。可病痛並不會隨着意志力的堅強而轉移,兩日後,愛因斯坦因為同樣的症狀再次被送到普林斯頓醫院。
進入普林斯頓醫院的愛因斯坦,病情並沒有得到控制。第三日,他被確診為惡性主動脈腫瘤,對於當時的醫學技術而言,這個診斷基本對愛因斯坦宣判了“死亡”。
當確診腫瘤的當天晚上,愛因斯坦在睡夢中呼吸急促,當臨牀護士準備通知醫生時,已經為時已晚。回到故事的開端,這位天才科學家,到底在彌留之際,和護士説了什麼。
右:愛因斯坦
根據這名護士的回憶,當時愛因斯坦所用的是德語,而且整個過程似乎都在自言自語,並沒有打算與護士溝通的意思。這也讓聽不得德語的護士更加迷茫,她在無意間成為了愛因斯坦臨終遺言的最後聆聽者。
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早在病牀前,就已經立好遺囑:不需要任何訃告、葬禮,他希望自己的遺體能夠捐贈普林斯頓醫院,而自己的骨灰他跟希望和大地、河流一同徜徉在天地間,不需要墓碑作為紀念。
愛因斯坦的一生,極其看淡名利,在病危之際,他將自己的位於普林斯頓附近的房子送給了自己的秘書,並希望這所房子儘量保持原貌,不希望它成為紀念自己的博物館。
他謙虛地認為,自己不過是大自然中的顆粒,不足以成為任何人的偶像。
愛因斯坦有3個子女,大女兒在襁褓之時,就已經不幸夭折,大兒子繼承了父親的聰明才智,成為美國當地著名高校的教授;二兒子同樣不幸患有嚴重的家族遺傳精神病史,一生無依無靠,在1965年,孤單地離開了人世。
愛因斯坦的家人
關於愛因斯坦遺言的幾種猜想
愛因斯坦病逝後,很多研究機構依然對他臨終前説的話很有興趣。
但在此之前,愛因斯坦曾經和家人有過短暫的溝通。當知道自己的時日無多,愛因斯坦曾説過,“別擔心,我只是比你們先走一步。”這句頗具哲理讓人浮想聯翩,結合愛因斯坦晚年間對於神學的痴迷,甚至將自己窮其一生的科學研究筆記一把火燒了,一些人開始猜測愛因斯坦是否在神學的研究上發現了重大的秘密,可惜這樣的猜測無法得到正面回應。
持不同理論的人則認為,愛因斯坦在生前所提出的相對論,很有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
根據他的理論無限延伸,當速度足夠快,足以超過光速後,採取一種特別的轉換方式,從理論上是可以進行時光穿越的。
愛因斯坦與友人
愛因斯坦曾在彌留之際和家人若有若無地説過,“原來那邊的世界是這樣的。”於是人們根據愛因斯坦生前的種種跡象,和最後自言自語的德語,猜測愛因斯坦很有可能領悟到超越光速之後,穿越回從前。
而大部分人則遵循着普通人的生活常識猜測愛因斯坦最後幾句話的意思,他或許希望自己死後能回到自己的故鄉——德國。
不僅中國人有落葉歸根的傳統理念,放之四海這種懷念故鄉的情感是相通的。因此更多人願意相信,他臨終前的幾句話,是希望家人能夠將自己帶回德國,帶回自己曾經生長的土地上。
大腦被切成240片 成為研究對象
這位偉大的科學家,他所研究的理論已經大大超越了那個時代的認知範疇,人們不斷追隨他的腳步,卻發現一切只是徒勞。
當他離開人世後,有心之人希望通過對他大腦的研究,為人類打開一片未知的領域。
這個人是當時愛因斯坦的解剖醫生托馬斯哈維。哈維是愛因斯坦的忠實粉絲,面對這位人類智慧的精華,他開始動了私心,於是悄悄將愛因斯坦的大腦從顱腔取出來,並帶離了醫院。
愛因斯坦大腦被帶走
愛因斯坦雖然在遺囑中承諾自己的遺體可以捐獻給普林斯頓醫院,可那是在家人的陪同下,捐獻給醫院的整體研究機構,而托馬斯哈維的舉動,是一次處於私人利益的驅使下進行的盜竊行為。
托馬斯哈維在第二天的公開招待會中,承認了他昨晚的行為。不過他不認為這是盜竊,而是作為醫學工作者的常規醫學研究。
為此,托馬斯哈維遭受到社會各界的指責,他所屬的普林斯頓在交涉無果後,也將他開除了,甚至他的妻子知道了他的事情後,也向他提出了離婚。
更令人氣憤的是,愛因斯坦在生前就曾表示過,希望能夠將自己的遺體火化,灑在河流與泥土中,這個簡單的遺言最終沒能實現,全因為托馬斯哈維一意孤行的行為所導致。
在長達23年的研究中,哈維將愛因斯坦的大腦切成240片,每一片都用生理液體浸泡在瓶子裏,並標上記號。
可惜,在二十多年的時間裏,哈維並沒能從愛因斯坦的大腦中找到異於常人的特質。他深知個人的力量過於單薄,於是將這240個大腦切片,送給其他醫學研究機構,希望通過共同合作的方式,找到滿意的答案。
左五:愛因斯坦
直到如今,愛因斯坦的大腦切片依舊存放在各大醫療研究所內,部分切片甚至成為當今富豪收藏品中的珍寶。
在最新的研究結果中表明,愛因斯坦大腦中的神經膠質比普通人多出75?而他的大腦整體重量卻比普通人輕了一百多克,但是沒有任何一項研究明確指出,愛因斯坦的智商比常人智商高的真正原因。
但對於一個死去的大腦,就算真的研究出不同之處,對現實醫學發展的意義微乎其微。與其這樣,不如學習愛因斯坦提出的科學理論基礎,去發現,去探索更深層次的科學領域,不是更有現實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