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葱“香”飄俄羅斯

“趙社長,今年這茬小葱長的比筷子還粗,香甜稀脆,口感又好了很多!”2月28日上午,在濱州市濱城區市西街道堤東趙村禾瑞農業合作社,前來收葱的東北客商曾憲明,從車上跳下來,抓起幾根剛從大棚裏割出來的小葱就啃了起來,邊啃邊稱讚。

“老曾啊,別光顧着吃!快來看看剛給你割出來的500斤小葱,看看符合裝箱標準麼?可別出了岔子,這可是要發往俄羅斯的呀!”禾瑞農業合作社理事長趙建亭,指着腳邊15個乳白色的泡沫箱説。

只見泡沫箱底部平鋪冰袋保持恆温,小葱帶根捆紮分三層擺放,每層之間用濾紙隔離確保不產生摩擦……。

“沒問題了,封箱裝車吧!”看着工人們封箱裝車,曾憲明打開了話匣子。他從事蔬菜收購已經10年了,來堤東趙收葱也有6年,見證了堤東趙村小葱種植產業這幾年的發展。

小葱又名“香葱”,堤東趙村已有40年種植歷史,最初是露天種植,後來發展為小拱棚種植,因為技術限制和氣温影響,小葱的產量非常低,質量也不高,種出來的小葱只能到附近的農貿市場上去售賣。

地處黃河灘區,沙土土質中和、黃河水質優良,有着小葱生長得天獨厚的優勢。2016年,趙建亭承包了村裏位於黃河灘區的50畝土地,摸索着搞起了高品質小葱種植園。他多次外出學習先進的種植技術,結合種植園的實際情況,確立了綠色種植的思路,將當時產量低、温控性差的小拱棚改為鋼結構式大棚,不但提升了土地的使用率,而且讓温控更得心應手,當年的畝均效益和總產量超出預期。但也因為銷路不暢,造成部分小葱滯銷,被當做肥料翻耕進地裏。

產量上去了、品質上去了,銷路卻成了問題。看着賣不出去被白白仍掉的小葱,趙建亭看在眼裏疼在心裏。他找到村支部想成立合作社,為小葱找一條銷路。在村“兩委”的支持幫助下,2017年12月,趙建亭聯合張小景、吳鬆鬆、吳曼、崔永森等5個村民成立了禾瑞農業專業合作社,趙建亭任理事長。

為拓寬銷路,根據北方人對小葱需求量較多的實際情況,趙建亭與合作社的同伴兵分三路,一路去壽光、一路去濟南、一路去天津,他們進超市、入農貿市場,詳細介紹堤東趙小葱的種植情況。在大夥兒的共同努力下,當年堤東趙小葱就賣進了濟南、東營、天津等城市蔬菜市場,2018年春天,全村小葱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

“趙社長,再沒有貨以後我們不來了!”當年一位河北客商空車而歸,隨口扔下的一句話,讓趙建亭有了將小葱產業做大做強的夢想。他和合作社的同伴挨家挨户做工作,詳細介紹大棚種植的優勢和效益,合作社從最初的5户發展壯大到72户。

2020年春節,本來每年的初三到正月十五是小葱收割的旺季,因為疫情,村民們都急了眼。黨支部書記林波營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在村“兩委”的努力下,終於讓滄州、東營的客商打消了疑慮,在市西街道辦事處的協調幫助下,客商的車輛順利拿到綠色通行證,保證了全村小葱正常的銷售。

“現在,每天都要來十五六輛車,最多的時候,全村能賣出兩萬多斤小葱!”説起小葱,村支部書記林波營一臉地自豪。據林波營介紹,現在小葱收割忙的季節,每家每户都要僱人收割,目前來堤東趙村打工的附近居民就有300多人,

在合作社的帶領下,堤東趙村從2016年20個小葱種植户到現在120多個種植户,從原來的畝產3千斤到現在畝產5千斤,種植小葱的面積由原來的50畝發展到如今的490畝。全村增收預計達到450萬元,平均每個村民增收5000元。

葱香飄全國,甚至飄香俄羅斯。 “未來,我們還要做更高品質的小葱,使用能控温的高科技大棚,如果可以我還想成立一個蔬菜基地批發市場,將我們的產業做大做強!”趙建亭説。

(大眾日報客户端記者 李劍橋 通訊員 董高峯 趙利軍 報道)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66 字。

轉載請註明: 小葱“香”飄俄羅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