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飛逝,香港特區即將迎來第25個迴歸紀念日。1997年或以後出生的香港青年是伴隨特區成立及發展而成長的一代人。他們各自經歷着不同的人生,而今或初入社會,或仍在求學,相同的是均為特區未來的主人。中新社記者近期專訪幾位“97後”港青,傾聽他們回首過往和展望未來。
生於九七感驕傲
出生於1997年、現於出入口貿易公司擔任投資總監助理的黃綺霖是位土生土長的香港姑娘。“我在這個重要年份出生,感到十分驕傲。”黃綺霖説,因為迴歸標誌着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在過往的迴歸紀念日,她總會在家與家人通過電視共同觀看升旗儀式。
香港青年黃綺霖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 中新社發 受訪者供圖
大一時,黃綺霖參加北京交流團,這是她首次踏足內地,自此積極加入青年組織,參與青年工作和社會服務。大三時,香港發生“修例風波”,她為有同學受偏頗言論影響,感到非常傷心和難過。
“我們要記住‘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黃綺霖説,世界上沒有任何地方、任何國家的選舉,可接受故意損害市民福祉,甚至勾結外部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幸而香港國安法的頒佈實施和完善選舉制度,讓香港有機會開啓全新的建設時代。
回顧香港過去走過的路,黃綺霖總結道:雖然港人走過高山低谷,經歷風風雨雨,但憑着堅毅和努力,憑着愛與包容,始終“歡笑多於唏噓”。
期望港人“易上樓”
同樣出生於1997年,但中學畢業後就踏入社會工作的鐘楚舜是位工作時間較為自由的快遞員。迴歸紀念日於他而言是一個慶祝的日子,不過往年的這一天,他大多是在工作中度過的。這兩年夏天戴着口罩在外派送物件,他感到工作辛苦,每天都會因為出汗而換三四個口罩。對於這份工作,他説,受到客人禮貌對待“就很好”。
“香港迴歸以來整體社會是有進步的。”在鍾楚舜眼中,他所在的物流運輸行業未來的發展向好,隨着網購的興起,食材和日用品抵港後,分發到家的運送需求始終都在。
新冠疫情下,鍾楚舜曾試過客人所住大廈正接受“強檢”,因而無法將貨送到的情況。他希望疫情早點散去,讓港人有機會外出旅行放鬆身心。更長久地,他期望打工仔的工資能追上通脹,以及港人能夠“易上樓(易買房)”。
以專業貢獻社會
出生於2002年的李兆浚是位正在英國蘭卡斯特大學求學的在校生。“迴歸25週年意義重大、極具紀念性和代表性。”回港過暑假的他準備去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參觀慶迴歸的圖片展覽。
香港青年李兆浚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 中新社發 受訪者供圖
修讀法律專業的李兆浚説:“我對香港的司法制度和法治環境充滿信心。”他表示,香港基本法保障香港享有司法獨立,香港的法治在世界排名非常高,代表廣受認可。他相信這種優勢未來還會繼續存在。在他眼中,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為香港法律專業畢業生提供了多一條出路,應該好好把握這個機遇。
通過學習歷史,李兆浚認為迴歸後港人的話語權和參政議政的機會均有所增加。“這是政治上一種很大的轉變。”他説,港人的意見可以被尊重和被接納。同時他觀察到,香港在迴歸後很多新的基建拔地而起。仍在“象牙塔”的他,寄語同齡人多瞭解內地發展,未來用自身的專業貢獻香港、服務國家。
編輯:劉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