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如何善待老漂族
隨着人口流動性不斷增大,一部分老年人為支持兒女事業、照料孫輩,“候鳥式”離家漂至陌生城市。他們在異地他鄉面臨着醫保、文化差異甚至語言不通等問題。近些年,隨着醫保異地結算等改革的推進,相關情況已經有了一些改善,但過去十多年,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老漂族”規模持續擴大,還是對相關領域公共服務的改善進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大對“老漂族”的關照,離不開制度、觀念的更新,也確實還對應相關成本分擔問題。但是,不能把這種成本狹隘地理解為負擔。一方面,很多環節的優化,並不需要那麼高的成本。如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車站、機場、醫療機構等場所,應當設立老年人優待服務窗口,老年人可優先購買車票、船票、飛機票,優先就診、化驗、檢查等,然而各地落地情況不一,有些政策甚至成了“空頭支票”。這背後其實更多還是態度問題。隨着老齡化和城鎮化的繼續推進,像重視“留守兒童”一樣,善待城市“老漂族”,已顯得刻不容緩。從國家到地方,不妨將之當成高質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綜合課題來對待。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