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日報
遵義。 圖片來源:影像中國
大慶。 圖片來源:影像中國
青島。 圖片來源:影像中國
深圳。 圖片來源:影像中國
到2019年底,我國城鎮常住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已超過六成,八億多中國人生活在城市、工作在城市。大大小小的城市,成為人們密不可分的生產、生活場景,成為現代化生活發生與延展的舞台,成為與人們血脈融通的新的生命機體,也成為我們認識這個時代不可或缺的視角。本期大地副刊“我與一座城”特輯,講述的就是四位作者與四座城市的故事。
——編者
為遵義高歌
胡啓湧
遵義,紅色的遵義。只是懵懂時的一次邂逅,就為我的人生染上了紅的底色。我隨父親擠在一輛貨車駕駛室裏,顛簸着,終於在燈火夜色裏到達遵義。第二天一早,父親與貨車師傅去辦事。我留在駕駛室裏等他們,看着窗外來往不息的車輛和行人,數着那從未見過的幢幢高樓。
中午,父親辦完事,帶上我去看遵義會議會址。那時我才讀小學,對遵義會議的意義並不全懂,但我知道這幢木樓裏的故事書本里有,與父親來到這裏,心中就覺得無比榮幸。曾是多麼遙遠的事,一下子都出現在眼前。父親還帶我去了紅軍山。我記得山上有座高大的紀念碑,有一尊女紅軍塑像,松林中有幾排紅軍烈士墓,站在山上,還可看見湘江河穿城而過……回到學校後,老師講到紅軍過草地、遵義會議的故事時,都會叫我給同學們講講參觀遵義會議會址的感受。一片紅色,開始在我幼小的心裏葳蕤滋生。
為遵義高歌成了我的夢想。愛上寫作後,我的稿子一篇一篇寄向《遵義日報》。稿子不時用出,倍受鼓舞的我轉向研究長征文化,自費去收集和尋找當年紅軍在遵義留下的故事,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我堅信,那些還散落在遵義各地的紅色故事,我有責任去拾起,有義務去記下。1999年,我辭掉了村裏的工作,去《遵義日報》當了一名特約記者。這是改變我人生方向的一次選擇。那一年,距離我第一次到遵義城已時隔十七年。
我在這座城市不停奔忙,努力採訪、寫稿,採掘紅色的文化,宣傳紅色的遵義。一人在外,家的牽掛,工作的壓力,不時讓我心生苦惱。這時,我就會去遵義會議會址、紅軍山烈士陵園獨坐一陣,去靜心閲讀每一塊石碑上滾燙的文字,將那份輸送給我的力量妥妥存放,在心中醖釀成一種不竭的動力。
即使工作變動離開了報社,我仍沒有放棄尋訪老紅軍,收集和整理紅軍戰士記憶中的“遵義會議”。2018年9月,我去成都看望九十多歲的老紅軍向軒。他九歲時隨部隊從湖南省桑植縣劉家坪開始長征。我説來自於革命老區遵義時,他興奮地拉着我的手:“遵義會議救了紅軍。我還想在有生之年再去看一看。”我專門到遵義會議會址拍了照,第二年,再次去成都看望老人,給他看了會址和毛澤東同志在遵義住處的相片。2019年,我去黃平縣看望年過百歲的老紅軍馬崇德。老人聽説我們來自遵義,儘管吃力,仍站了起來,舉起右手向大家行軍禮。
去年,我被聘為貴州省文史館研究員,研究長征文化更成了我的分內之事。我幸福於這份工作,我將倍加珍惜地呵護自己與遵義的難得緣分。
我的大慶情結
陳泓
1992年10月,我懷揣大慶市人民警察學校的錄取通知書,搭乘北上黑龍江的火車,離開家鄉。抬眼望見“大慶站”三個霓虹大字的時候,我第一次真切領教了大慶的寒冷——彷彿一下子鑽入了冷庫,呼出的熱氣立即化作一陣白煙,在眼前飄過。我不由自主地跺着雙腳,就着候車的連椅,穿上母親特意放在包裏的棉襖棉褲。
坐上通往王家圍子的公共汽車,未到上班時間,車上並不擁擠,除了出行上班的大慶市民,中途多有穿着厚重工衣和棕色翻毛工靴的石油工人上上下下。他們或站或坐,並不喧譁,身上沾染大片烏黑髮亮的原油,看樣子是剛從井場夜班歸來。車窗外,不時閃過一處處井架和一簇簇抽油機——這裏,是中國石油的福地。
大慶因油而生,一處處油田生活區、生產區散佈在廣袤的黑土地上。我就讀的學校往東不到一公里,即是一望無垠的草甸子,那裏人煙稀少。我上駕駛課時,曾坐在學校的東風牌大卡車裏狂奔一個小時,竟未看到一户人家。黑土地、草甸子、水泡子,是我對大慶自然景觀的深刻印象。
薩爾圖是大慶的一個市轄區,但當我來到它的廣場,發現幾座巨大的抽油機在雪地裏一字兒排開,不遠處的馬路邊、居民小區裏和機關辦公樓旁,也都赫然矗立着這種大傢伙。廣場一側,兩座高大的作業井架傲然屹立,塔尖的紅旗迎風飄揚,獵獵作響,轟鳴的機器吊起黑色的油杆。大雪紛飛中,滿身油污的石油工人操動着鋼鐵大鉗。當這種我想象中只有在石油會戰前線才能見到的作業場面,醒目地出現在城市中心街區時,我的心頭一震:這可能就是大慶的氣質。
那年畢業前夕,我陪一名同學去大慶紅崗區解放村,向他的姑媽姑父告別。同學告訴我,他姑父是王進喜的隊友,立過多次功,因患腿疾,退休在家。我跟老人聊天,提起王進喜,他似乎一下陷入了回憶,接着緩緩説起當年的故事:天寒地凍,要開鑽了,水管還未接通,工人們到附近水泡子裏破冰取水,硬是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場端了五十噸水,鑽成了大慶第一口油井。
我再次回到大慶,是畢業二十年後的一個秋天。那次我到齊齊哈爾出差,無意買到一張途經大慶的車票。一路上,腦子裏不斷變幻着當年的場景。當廣播報出前方大慶站時,我的心猛然提了起來。
列車駛入大慶,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片的濕地和翱翔的水鳥。連片的湖泡,綠帶相連,構成迷人的城市風光。我未加思索,在大慶站下了車!佇立在車站廣場上舉目環顧,眼前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昔日低矮的候車室變成了寬敞明亮的高大建築,站前廣場周圍高樓林立,清潔的道路上車流不息。我給當年睡在我下鋪的室友發了條信息。晚飯後,我隨他漫步街頭,街道華燈初上,路邊蒲草叢生的天然湖泊與城市建築交相輝映,湖面寬闊,鷺鳥成羣,霓虹映照湖面,繁星落入水中,一派旖旎風光。大慶已從當年的荒原樣貌變成了現代生態城。
時光漫漶,歲月抹痕,但我的大慶情結始終未改變。聚餐時,我會點地道東北菜,我愛吃凍梨、酸菜餃子,我喜歡聽東北話、看二人轉,更愛唱《我為祖國獻石油》。儘管歲月花白了我和我的同學們的頭髮,時光發福了我們的腰身,但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還保留着一塊屬於青春的最深情的地方——母校在那裏,鐵人在那裏。
多想,再回大慶!
活力青島
王溱
小時候,我喜歡跟小夥伴到海邊看海上的大船。滿載貨物的各式船隻緩緩馳向碼頭。但那時的港口規模還小,船其實也不大。現在呢?空閒之餘我還是喜歡去海邊看大船。如今的大船是真正意義上的“大”,萬噸尋常,幾十萬噸也不稀罕。青島港的吞吐量從兩億噸、三億噸,一直攀升到去年的六億噸。“二齒鈎子”“撐棍”這些當初的裝卸工具已成歷史,全自動化的智慧裝卸是現在港口的新“工具”。
有許多年,因為工作的關係,我經常去青島港。每次走進港區,都能聞到一股新鮮的氣味,似乎到處瀰漫着時代進步的氣息。那些高大敦實的集裝箱,那巨無霸式的裝卸機械,還有那些擺滿了各式計算機的操作室,讓人感覺這裏充滿了活力。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做小生意的外公帶着全家移居青島。多年後我問母親,為什麼大老遠來青島定居?母親説,外公覺得青島有活力、有機會。我母親曾住的那條街上,一字排開有大大小小十幾個工廠。在縣城教學的父親辭職來到青島,看重的也是青島的生機和舞台。那時候,青島啤酒已經有了膠片廣告。創意大膽浪漫,製作技術超前,讓人大開眼界。廣告背後是城市的底藴和潛力。正是這股清新時尚之風,吸引了無數活力充沛的青年。
到我上中學的時候,老師帶我們去“學工”。我印象最深的是戴着白色工作帽、穿着白色工作服的紡織阿姨和姐姐。在我眼裏,她們給這座城市增添了絢麗的光彩,在轟響的織機聲中,那些美麗的女工不停地巡視着,聚精會神查看每一道織布。那時,我知道了紡織業有“上青天”這個稱呼。那是當時中國工業經濟地位和分量的標誌。“上”是上海,“天”是天津,而那個“青”,就是青島。能與兩個直轄市比肩,該是多麼令人自豪!
時光流轉,城市的面貌也在變遷。上世紀80年代末,我去青島東部拜訪一位朋友。公交車跑了足足一個多小時,越跑越荒涼,最後竟滿眼都是野地。想不到,十幾年後,我的家就安在了這塊地方。但此時能住在這個地段,已變得令人羨慕了。因為90年代青島開始向東發展。數年後,一個繁華的新區展現在人們面前。從老市區到嶗山底下,長長的幾十公里,一座座現代化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各種商業、文化、娛樂場所遍佈。那年我站在新建的辦公大樓窗前,望着對面五四廣場上碩大的雕塑“五月風”,思緒萬千,感嘆不已。
最近,我得知青島一些年輕幹部要去上海、深圳的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當學員。他們除了來自機關事業單位,還有不少來自企業。讓年輕人去經濟發展、改革創新的標杆和榜樣城市開眼界,長知識,學辦法,尋高招,這讓我想起90年代初,青島全市改革開放大會後,我隨市裏第一支赴國外培訓隊伍到新加坡學習。人的觀念意識的改變是最好的改變。用心學習帶來的新觀念新思路新辦法,其作用,遠不能用數字來衡量。這是讓這個城市始終保持朝氣與活力的途徑之一。青島的城市歷史算起來只有“兩甲”,與那些千年古城相比,還很年輕。身為青島人,我喜歡青島的這種朝氣,希望它永遠葆有這可貴的特質。
深圳是片海
秦錦屏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揹着行囊包裹,攜帶着黃河的印記,一路向南,來到深圳。眼前的城市是嶄新的,“新”到讓我有些無所適從。我寬慰自己説,既來之,則安之。改革開放的前沿之地,不正是我夢中的遠方嗎?
只是,在此,我深深感受到了身居異鄉、一種欲語還休的氛圍。那應該是當時所有來深圳打拼的人們的通感吧。我在深圳一個基層文化站當內刊編輯,每次組稿,邀約各路作者前來參會,陌生人見面,開場白幾乎都是從“您好,幸會,幸會……您是哪裏人啊?”開始,我聽到的答案大多是:湖南的,江西的,東北的……我也會回覆對方:我是陝西的。話一出口,對方就會與我聊大雁塔、兵馬俑……我們幾乎同時把置身的深圳給忽略了。我們這些在深圳的、有着共同愛好的人聚在一起,聊文學,聊故鄉,現在回想起來,卻似乎很少聊正包容着我們的深圳……那時候,我們都還只是深圳這片海里帶着故鄉記憶的魚。
最難熬的屬年關。好多人購買了通往故鄉的車票,擠上了“春運號”列車……深圳的大街上張燈結綵,同時也空空落落。偶然開張的店鋪,門前臨街的條桌上,必然整整齊齊擺着幾部電話。電話按分鐘收費,每分鐘加錢。這場景深深印刻在我的記憶中,直到現在,每每有人在網上逗樂説“再聊五毛錢的天兒吧”,我就會想起最初到深圳的年關,手裏捏着一把鋼鏰兒,耳朵上夾着電話,眼睛盯着電話機屏幕的往事。
當我開始拿着手機發短信、通電話的時候,我的生活在那一年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出租屋,比以往更寬敞了,我擁有了一個可獨立使用的小書桌。飲食上,我完全接受了南方清淡原味的食材,而且也能自己下廚做一桌南方菜。工作之餘,我不再蜷居於斗室或圖書館一隅,用文字排解鄉愁,而是開始活力四射、呼朋引伴去探訪深圳之美。南山的伶仃洋,雄視伶仃海面的左炮台、右炮台,留下我探訪本地歷史的腳步聲。福田水圍一帶,我陶醉於“大盆菜”的食物之香。記憶裏,那些年,還尋訪過龍崗的“舞火龍”、沙井的“沙井蠔”……林林總總,讓我讀到這座城市越來越清晰、越來越豐厚的歷史淵源。深圳,在我心裏,不再只是打工或者寄居的地方,也不再只是別人口中的經濟高地、發展特區。看着深南大道上閃爍的霓虹,我總覺得,多麼像我們這些來自五湖四海、聚在深圳的兄弟姐妹,一起發光,一起閃亮。我們的人生,已與這座城市不可分割。這座城市的發展,也有我們的一份力。
當我完全熟悉了這座南方城市,熱愛就變成了春夜裏的筍,不知不覺就拔節長高了。安居樂業之後,我心裏萌生出更多的美好期待。首先想要拉近異鄉與故鄉的距離,於是接來父母親人在深圳團聚。我帶他們去看海,看來來往往忙碌的貨船,看鷗鳥翔集,穿雲破霧,看這個城市最美麗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彷彿要把我在這個城市的所有經歷都展示給他們。
時至今日,我還保留着業餘時間“看”深圳的愛好,因為,這座城市實在是變化得太快啦!如果不及時看,我真怕留不住她的倩影,以後無法給親朋好友講她新的動人故事。我願繼續做一條魚,在這片蔚藍的海里暢遊。無聲間,這片海,已從異鄉變家鄉。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06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