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積極採取單邊主義行動,通過自己的手段對中俄兩國進行限制和打壓。在美國看來能夠憑藉極端行動,維持自身的國際地位不受影響,並且給中俄兩國施加更大的壓力。不過就在這樣的特殊背景下,最近傳來的新消息也引發了外界廣泛關注,德國作為歐盟的代表國家,最近卻表達了和美國等國家的不同意見,這一情況對於美國政府而言,無疑是相當不希望看到的一種情況,立陶宛自身的處境或許也會因此出現大幅度的惡化。
德國做出強烈表態
根據美國媒體的報道顯示,有歐盟官員對外透露了有關立陶宛問題的消息。其強調如今歐盟內部正就立陶宛問題進行討論,而針對向立陶宛提供支持以及援助,從而更好應對“中國壓力”這項問題上面,德國總理朔爾茨多次做出表態,不希望歐盟在此後表現出十分強硬的對話立場。朔爾茨辦公室也表達了自身的擔憂,倘若歐盟選擇表現得太過強硬和咄咄逼人,對立陶宛進行保護,會導致中歐雙方的關係出現進一步惡化。
事實上,在前幾天法國曾做出明確表態,聲稱中國對立陶宛發起的“攻擊”太過嚴重,這番講話對外透露的信號可謂是相當強烈的。但在此之後朔爾茨就迅速做出表態,希望講德語的歐盟委員會成員能夠以自身的實際行動,減少對中國帶來的壓力。顯然並不希望看到中歐關係由於立陶宛問題出現進一步惡化,不過此前歐盟已經對外公開了一項聲明,在聲明中強調已經向世貿組織WTO進行訴訟。主要原因便是中國採取的“歧視性貿易”手段。
立陶宛面臨不利局勢
歐盟選擇在中立關係較為緊張的關鍵時刻,採取這樣一項行動,顯然透露出了對華的不友好信號。朔爾茨做出明確表態,也是希望能夠緩和中歐關係,在德國透露自身立場之後,憑藉自身在歐盟內部的影響力,立陶宛想要求助歐盟對中國進行施壓的想法,也會很難實現。這對於立陶宛而言着實稱得上“當頭一棒“。
不僅如此,在此前德國商會就曾做出強烈表態,要求立陶宛儘快採取行動,對中立兩國外交關係進行修復。否則為了避免眾多企業的在華業務受到影響,將會選擇將工廠從立陶宛境內轉移到其他國家當中。
部分信息參考來源:觀察者網
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