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
有很多清新雅緻的
高大上地名
比如——
朝歌、琅琊、姑蘇、金陵、廣陵
豫章、蘭陵、潯陽……
但是如果換成與之對應的現代地名
畫風
就會變得非常喜感
比如——
包頭(九原)呂布,馬中赤兔
石家莊(常山)趙子龍
保定(涿郡)王叔劉玄德
再比如——
棗莊(蘭陵)王入陣曲
淇縣(朝歌)大佬商紂王
合肥(廬州)才子李鴻章
登封(潁川)智商擔當郭嘉
……
在古代,更改地名的套路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一、隨心所欲,瞎他媽改
比如玩兒命折騰的篡漢者王莽
老王上位以後
把自己搞事情的天賦發揮到了極致
不僅推出了一系列不接地氣的
操蛋政策
還對西漢的地名進行了隨心所欲的改革
老王剛開始瞎逼操作的時候
心裏多少還有點兒底線
知道從
經典古籍
中尋求創作靈感
取的名字還算靠譜
比如,他覺得涼州這個地名歷史不夠悠久
於是把涼州改成了雍州
因為按照遠古地理課本《禹貢》的説法
九州里面可沒有涼州什麼事
可到了郡縣兩級
畫風卻突然變得跑偏了起來
王莽不僅改掉了一半以上的郡縣名稱
而且取名風格也是相當的
狂躁
有按照方位進行更改的
比如——
把南陽改成前隊,把河內改成後隊
把潁川改成左隊,把弘農改成右隊
活生生把高端大氣的傳統地名
改成了鄉土氣息濃郁的
勞動生產隊
有按照反義詞填空規則進行更改的
比如——
把曲梁改成直梁,把無錫改成有錫
把東昏改成東明,遼陽改成了遼陰
非要跟原來的名字擰着來
王莽同學的逆反心理實在是太他媽重了
而且,王莽這貨非常膨脹
喜歡用改地名的方式
對四面八方的裝逼對手進行
罵街
比如把薊縣改為伐戎
把隴西郡改成厭戎
就是把戎按在地上反覆摩擦的意思
王莽可能覺得這種命名方式很過癮
於是開始滿世界開地圖炮
把北地郡改為厭狄
把平邑改為平胡
把琅琊郡改為填夷
把長沙國改為填蠻
戎、狄、胡、夷、蠻
這些偏遠地區的
流竄犯
一個也沒跑了
由於王莽更改地名太過頻繁
而且又沒有什麼規律可循
所以,不僅各級官員差點被逼瘋
就連王莽自己也經常是一臉懵逼
二、避諱
因為避諱更改地名,主要分為兩種
一種是“敬諱”
比如,隋煬帝楊廣上位以後
為了避諱廣字
曾一口氣改掉了幾十個城市的名字
廣州改為番州,廣陵改為江都
……
另一種是“憎諱”
比如——
因為安史之亂
唐肅宗和反革命分子安祿山結下了樑子
唐肅宗為了眼不見心不煩
於是把帶有“安”字的城市名一律斃掉
有些官員為了表明自己的階級立場
也緊緊跟隨唐肅宗的腳步
玩起了改地名的套路
比如,把鹿泉改成獲鹿
就是把安祿山緝拿歸案的意思
三、賜名
皇帝大佬在登基之後
通常會對自己當皇子時的根據地進行升級
加上一個吉祥如意的彩頭,以示慶祝
比如——
宋光宗趙惇上位之前是恭王
他逆襲之後,就把恭州改成重慶
四、朝代更迭
比如南京,最開始叫做秣陵
到了三國時期改成了建業
西晉時期,又變成了換湯不換藥的建鄴
到了清代,南京的名字又變成了江寧
五、年號更改
比如瓷都景德鎮的名字
就來自於宋真宗的“景德”年號
而紹興的名字
則來自於宋高宗的“紹興”年號
五、行政區域的變動
在我國古代
有三次大規模的行政變動——
一是秦朝統一六國,推行郡縣制
二是隋唐重建州縣二級制
三是明清推行省府縣三級制
隨着行政區域劃分的改變
某些城市的名字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
比如石家莊——
在秦朝時期是恆山郡
到了唐朝變為恆州
明朝時期改為真定府
後來又從石門市改成了石家莊
七、高辨識度的地域特色
比如,廬州位於東西淝河的交匯處
所以改名為合肥
再比如,棗莊這個名字的由來
便是因為當地的棗樹非常多
很多人都認為——
從古至今的地名變化
實在是一種毀底藴毀清新的倒退
比如,把
蘭陵
改為
棗莊
簡直是把高逼格的文化古城
變成了土鄉土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但其實——
我們實在不應該用現代人的審美
來衡量古今地名的好壞
比如古代的汝南和如今的駐馬店
汝南,就是“汝水以南”的意思
非常的簡單粗暴
跟現在的河南河北山東山西一個套路
而駐馬店這個名字的由來
則是因為歷史上曾在這裏設立過
驛站
還有一種説法是
曹操曾在這裏駐紮軍隊,訓練軍馬
所以取名為駐馬店
這樣説來——
駐馬店是不是比汝南更
高大上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