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讓基層幹部輕裝上陣。形式主義實質是主觀主義、功利主義、官僚主義,根源是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用轟轟烈烈的形式代替了紮紮實實的落實,用光鮮亮麗的外表掩蓋了矛盾和問題。比如,一些上級主管部門,為了自己工作的方便,為了自己工作的省事,往往把本來屬於自己的責任,給層層推到最基層去,全壓在了基層和基層幹部身上。一些部門經常為開會而開會,為發文而發文,動輒以各種各樣的一票否決,給基層提出各種各樣不合理的要求,讓基層幹部每天迫不得已坐在辦公室裏面填各種各樣的表格,進行各種各樣的微信打卡。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同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和優良作風格格不入,是我們黨的大敵、人民的大敵。如果不持續有力地加以整治和防範,就會成為黨羣幹羣關係的“隔離牆”、阻礙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地的“攔路虎”。
經過這些年的基層減負,越來越多的基層幹部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重負下解放出來,擼起袖子加油幹。一些地方和部門動輒籤“責任狀”、動輒“一票否決”、把問責作為推卸責任“擋箭牌”的現象沒有了;上級主管部門能不開的會堅決不開,可不發的文堅決不發,督查檢查考核科學規劃有的放矢,調查研究不走過場、不搞“經典調研線路”,不搞層層陪同等等,這一系列減負舉措讓基層幹部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抓落實,來為羣眾服務,致力於地方發展。很多基層幹部反映,減負實際上是增能,形式主義的東西少了,與羣眾交流的時間、幹實事的時間也就多了。基層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出來了,就能更好地幹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用自己的不舒服、不自在換來人民羣眾的舒服度、滿意度。
基層減負關鍵在上級。領導部門應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始終牢記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切實把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統一起來,決不做自以為領導滿意卻讓羣眾失望的事。緊緊扭住新發展理念推動發展,集中精力解決各種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決不能身子進了新時代,思想還停留在過去。要真正沉下心來、撲下身子,多開展隨機調研、蹲點調研、解剖麻雀式調研,察實情、聽真話、取真經,不作秀、不走“經典路線”。中央和國家機關制定政策要全面深入瞭解實際情況,加強對調查情況的分析研究,增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避免不接地氣的“空中政策”和相互打架的“本位政策”。
基層減負舉措要務實。減負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既要嚴格控制向縣級以下發文的數量,又要精減基層向上級報文報表的數量。特別是上級部門要着力提高文件、會議質量,進一步明確精文減會的標準和尺度,完善負面清單,不發不切實際、內容空洞的文件,不開應景造勢、不解決問題的會議,做到真減負、減真負。防止用形式主義做法解決形式主義問題,對在發文開會方面改頭換面、明減實不減的,及時督促糾正。
基層減負考核要科學。要改革改進督查檢查考核的方式方法,不搞陣仗聲勢大、層層聽彙報、大範圍索要台賬資料等做法,從重過程向重結果轉變,從以明查為主嚮明查暗訪相結合轉變,從一味挑毛病、隨意發號施令向既發現問題又幫助解決問題轉變。各相關部門督查檢查考核結果要做到互認互用。
基層減負要向基層放權賦能。權力與作為、責任與資源一定要相匹配。基層之所以感到負擔過重,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缺乏充分履責的有效資源,缺少推動工作的相應權力。我們要通過制定賦權清單,推動更多社會資源、管理權限和民生服務下放到基層,人力物力財力投放到基層,讓基層真正有職有權。
減負不是減擔當,而是為幹部不敢擔當作為掃除障礙。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今年以來,我國發展面臨的國內外形勢複雜多變,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造成較大影響,尤其是目前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各種因素疊加,做好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難度更大。這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既是大戰,也是大考。越是形勢嚴峻複雜越需要廣大黨員幹部勇當先鋒、敢打頭陣,越是任務艱鉅繁重越需要廣大黨員幹部主動擔當、積極作為。今年脱貧攻堅要全面收官,小康社會要全面建成,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現在還要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必須繃緊弦再加把勁。在基層減負過程中,我們要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完善問責制度和激勵關懷機制,為擔當者撐腰鼓勁。真正把政治上過得硬、善於貫徹新發展理念、制度執行力和治理能力強、願作為能作為善作為的幹部選拔出來,讓那些攻堅克難的“干將”“闖將”有更廣闊的舞台施展抱負。
【來源:學習時報;作者系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