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不僅僅是一種手段,更應該是一種藝術,一種智慧。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犯了錯,肯定要施以不同程度的懲罰。但是很多父母懲罰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屈服,讓孩子認錯,他們自己意識不到這點,於是兩人就陷入了權利之爭。
因為只要你和孩子陷入權利之爭後,孩子就會產生報復行為,下一次還會繼續犯錯,甚至更嚴重。所以,採取正確的懲罰手段非常有必要,畢竟懲罰孩子的目的是讓他改善,而不是強化錯誤的行為。當家長明白這點後,就會採取更加科學的懲罰方式,不如試試這10種方式。
1、做家務
整治對象:亂畫、亂丟
方式:準備抹布、掃把、盆子等清潔用具,讓孩子學會清理和養成整潔的習慣。
建議:父母應隨時注意孩子的安全,不可把他丟在一旁做家務就完事;年齡較小的孩子,應該由大人一起陪同做家務,訓練孩子物歸原處的習慣,最後詢問孩子從做家務中有什麼感受。
2、畫畫
整治對象:罵人、抓人、踢人、咬人。
方式:在家裏準備一個“冷靜區”,放上小桌子、畫冊和不同顏色的筆,讓他畫出心中的想法。
建議:如果孩子受傷了,先處理完傷口再懲罰,讓孩子畫出今天發生的事或者想法,家長能從他的畫中看出他的心理想法。這個叫藝術治療法,不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3、規勸
整治對象:與同伴吵架、搶玩具。
方式:先放下手上工作,眼神堅定和善地看着他,詢問他爭執、吵架的原因,並耐心地聽完孩子的想法。
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告訴他爭執、吵架是不對的,教會孩子去道歉,學會説“謝謝,對不起”。
建議:不要大聲地壓制或者責罵孩子,不要直接將孩子拉開,大聲訓斥,言語間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4、罰坐
整治對象:吵鬧不休、吵架、亂扔東西。
方式:在處罰區準備好一張椅子,也可取個名字,調好鬧鐘,計算處罰的時間。
建議:處罰區不正對大門,不能在太明顯的地方;限制處罰的時間,或者讓孩子説處罰多久,處罰完後,讓孩子説出感受。
5、打手心
整治對象:打架、亂丟東西。
方式:用報紙製作成一個紙棒,外觀包上一層紙,並且稱它為“警惕棒”,放在顯眼的地方,作為警示。
建議:在心情好的時候和孩子一起製作,並説明用處;
當孩子犯錯時,先讓他説出原因,自己錯在哪,然後以打手心和屁股為主,其它部位應避免。
6、罰站
整治對象:從高處往下跳、在車上跑跑跳跳。
方式:在家中準備一個處罰區,位置不能是正對大門,地上放好軟墊,準備鬧鐘,計算時間。
建議:處罰時間不能過久,否則起反作用;地點不能太明顯,讓孩子感覺沒面子,傷害自尊心;事後,問孩子錯在哪,什麼感受。
7、排豆子
整治對象:耐心不足、亂丟東西。
方式:給孩子準備一盒彩色珠子,再準備不同顏色的罐子,讓他把同一顏色的放入一個罐子中。
建議:此目的是為了訓練孩子的耐心及物歸原處的好習慣,還能訓練手眼協調。完成後,讓孩子説出自己的感受,及怎麼改正。
8、禁止某些權利、要求
整治對象:挑食、不愛刷牙、亂丟東西。
方式:暫時禁止孩子觸碰他愛吃的、愛玩的東西。
建議:不以威脅、憤怒的態度大聲地對孩子説,讓孩子知道禁止這些的原因,並告知,日後表現好,可以恢復其權利。
9、沒收心愛的東西
整治對象:吵鬧、不收東西、亂丟玩具。
方式:沒收他亂丟的玩具,作為懲罰。
建議:告訴孩子亂丟的東西要自己收好,如果不收好就沒收,待日後表現良好才歸還;同時告訴他,再有下一次,沒收的時間將延長。
10、看書、寫字
整治對象:有暴力傾向、説謊、順手牽羊。
方式:在處罰區放上小桌子,書本、筆、紙等,讓孩子自己先寫字或看書,化解憤怒的情緒。
建議:不要在情緒波動大的時候訓斥孩子,先與孩子隔離,叫他去寫字看書,平復好心情後,再詢問孩子犯錯的原因。
不管哪種懲罰方式,家長們要明白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改正,而不是為了懲罰而懲罰,這就需要家長們把握度,把握原則。在懲罰的過程中,不能任憑自己的情緒,隨意打罵、羞辱孩子,語氣要和善而堅定,眼神不帶敵意,懲罰內容要貫徹到底。
事後,及時安撫孩子,或擁抱、或微笑,讓孩子知道你並沒對他失望,他會更有信心。懲罰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愛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協助他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