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老司機唾棄,如今力壓自然吸氣,成為必不可少的發動機技術
115年前,一位名叫AlfredBüchi的瑞士工程師對內燃機微弱的熱效率感到沮喪,在1905年的一項專利中,他提出了一種“高增壓複合發動機”的設計,該設計在同一軸上使用了軸向壓縮機,徑向活塞發動機和軸向渦輪。然而,當時的技術與工藝很難完整地把它製造出來,結果就是:理論很偉大,實踐很糟糕。
雖然遭遇了很多挫折和拒絕,AlfredBüchi依然堅持不懈地花了20年時間,展示了可行的渦輪增壓器原型,並順利將柴油發動機的效率提高了40%。此時,渦輪增壓的理念已經傳到了美國,1918年,通用電氣的桑福德·莫斯博士將V12飛機發動機拖到了派克峯頂部,以證明在高海拔的地方,能夠讓功率從224馬力飆升至360馬力。渦輪增壓正式與飛機結緣。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幾架飛機都配備了渦輪增壓器,包括波音B-17飛行堡壘、洛克希德P-38閃電飛機,以及另一款名為Focke-Wulf Fw 190的原型機,帶有強制感應式寶馬V12渦輪增壓發動機。緊接着,出現了第一批具有渦輪增壓功能的量產車,比如雪佛蘭Corvair Monza Spyder和奧茲莫比爾Jetfire等1962年亮相的車型,儘管銷量很好,但是早期的車載渦輪增壓技術確實是一場災難,大量的連接件和軟管非常容易因為過熱而導致渦輪失效,從而使汽車失去大量動力。
不過,汽車製造商們並沒有失去興趣,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時,在法蘭克福車展上,寶馬2002 Turbo亮相,173馬力240N·m扭矩的數據為這種緊湊型車提供了出色性能,然而,這是在“錯誤的時間,使用了正確的技術”,它的反響並不好。所謂後來者居上,保時捷最終成功地實現了渦輪增壓器在量產車中的潛力,它的930系列911 Turbo憑藉260馬力330N·m扭矩的性能,迅速受到了人們的歡迎。從此,Turbo成了保時捷的顯著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