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普檢測被質疑存在產能過剩,改制歷史存在爭議

【環球網 記者 陳超】許昌開普檢測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從事電力設備檢測的第三方服務,主營業務包括電力系統二次設備的檢測服務、其他技術服務以及檢測設備銷售等。財務數據顯示,該公司在2017年和2018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幅分別為20.59%和16.64%,但2018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幅僅有7.07%,大幅弱於2017年的28.76%。與此同時,開普檢測的發展歷程也存在頗多爭議。

根據招股書披露,開普檢測的前身是許繼集團下屬全資企業檢測研究院,於2005年1月成立時,性質為為國有獨資企業;2013年經過改制,引入54名自然人持股,轉型為國有參股企業,其中姚致清先生出資160萬元、佔股權比例達16%。

根據招股書披露,姚致清先生在開普檢測2013年實施改制的時候,任許繼集團副總經理,對當時作為許繼集團全資企業改制擁有較大決策權。在此背景下,姚致清先生成為開普檢測個人持股數量最大的自然人股東,這是否合理?另據招股書第313頁披露,姚致清先生在2014年1月-2014年6月期間,兼任 許昌市工信局副局長;當時姚致清先生也擔任開普檢測董事長兼財務總監。許昌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為什麼會接受一家企業的負責人擔任政府機關副局級領導幹部?針對上述問題,開普檢測並未回應記者的採訪。

開普檢測被質疑存在產能過剩,改制歷史存在爭議

再來看開普檢測的財務數據,該公司在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87億元,同比增幅僅為16.64%;同時,根據招股書第173頁披露,公司的檢測設備銷售業務在2018年僅為5台,相比2017年的13台還大幅減少。

開普檢測被質疑存在產能過剩,改制歷史存在爭議

與此同時,2018年也正是開普檢測新廠區在建工程結轉固定資產的主要年份,結轉金額高達2.03億元,佔當年末開普檢測全部固定資產原值2.67億元的近80%,在正常的經營邏輯下,這也勢必帶來大量的產能增加。

開普檢測被質疑存在產能過剩,改制歷史存在爭議

對比上述兩項數據,公司的營業收入在2018年增幅並不高,其中產品銷售數量還大幅減少,這對應着公司的產能在2018年存在較嚴重的產能過剩。

此外,根據招股書披露,開普檢測在2018年向前五大供應商採購金額為637.4萬元,佔採購總額的比例為52.93%,由此計算公司2018年的採購總額僅為1204.23萬元;同年公司現金流量表中的“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支出金額為1342.24萬元,與採購總額大體相當。在正常的會計核算邏輯下,這就意味着公司的採購與資金支出大體相當,應付款項就不應當出現較大金額增加。

但事實上,根據資產負債表披露的數據顯示,2018年末公司的應付賬款科目餘額高達6372.77萬元,相比2017年末的1949.31萬元,淨增加了四千萬元以上,這並不符合正常的財務核算邏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85 字。

轉載請註明: 開普檢測被質疑存在產能過剩,改制歷史存在爭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