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五天就是小暑了,原來我以為小暑就是進入暑期,暑期就是三伏天,我把小鼠當成了初伏,而大暑是最熱的時候,我就把大暑當成了中伏。後來才知道小暑大暑是屬於二十四節氣之一,而三伏天不在二十四節氣以內。記得小時候聽大人們説,進入小暑天,雖然還不是一年當中氣温最高的時候,但是也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説法。所以那時候,小暑過後,村裏有一些調皮的男孩子,不顧大人的訓斥,就會跳到河裏去洗澡。
2020年6月21日是夏至,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也就是七月十六日,就是三伏天的第一天。從七月十六開始進入頭伏,酷熱難耐的三伏天正式拉開帷幕。入伏的第一天,在農村有什麼風俗習慣呢?其他地方的習俗我不太瞭解,我們膠東地區農村入伏的第一天中午,就是家家包餃子吃。
多少年來,膠東地區一直流行着入伏餃子立秋面,誰家不吃就是王八蛋這個説法。為了不當王八蛋,誰家也要吃這頓飯。小時候每到入伏和立秋這兩天,我都特別感激這句話,我總在想,如果沒有這句話,我媽一定不會包餃子給我們吃。習俗延續到今天,我個人理解是那個時候農村都很貧窮,為了能吃上頓餃子,樂觀的人們才想了這麼個説辭,為的就是在貧窮的日子裏面改善一下生活,讓生活有一點點的色彩。
過去的農村比較貧窮落後,進入三伏天以後,很多吃的東西容易發黴變質,但那個時候沒有冰箱,聰明的農村人有自己特殊的冷藏辦法。我記得那時候,我們附近幾十家人家都吃一眼井裏的水,夏天的井水特別冰涼,菜園裏長的黃瓜吃不了的時候,就從井裏挑回冰涼的井水,回家以後把黃瓜放在冰涼的水裏面。如果有掰開的黃瓜,整個屋子都會飄着那濃濃的黃瓜味兒。現在家家都有冰箱了,卻再也聞不到那記憶中的黃瓜味兒了。
進入三伏天以後,蚊子也開始多起來了,特別是生活在農村雜草叢生的地方,蚊子更是特別多。如果説三伏天有什麼習慣的話,最讓我難忘的就是用一種好聞的野草驅趕蚊子。這種野草不是艾草,是一種長着長長藤蔓的野草,農村人去山裏收割回家以後晾曬乾了,然後把這些野草編成長長的辮子,每天傍晚用刀切下一截,放在屋子中央點燃,不必擔心這些野草會起火苗。奇妙的是這些野草只冒煙,卻不起火苗。煙味兒很好聞,蚊子卻受不了,我們這裏的土話叫做嗆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