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説,他18歲的時候,在蹬三輪打零工,是《人生》改變了他的一生。
我讀《人生》的時候,是在初中。説實話,當時只覺得高加林是個沒良心的負心漢,其餘的都沒有讀懂。
時隔二十年,再讀路遙的《人生》,終於讀懂了它為什麼會影響萬千青年的一生。
其實,這本書很短,道理也十分簡單。可只有經過歲月的沉澱,方知越是最淺顯的道理,越是能惠及人的一生。
一,人要有良心。
高加林在最艱難的那段時間,是巧珍陪在他身邊。
巧珍熱烈地愛着高加林,為了高加林,她每天刷牙,完全不顧周圍人的奚落和嘲諷,哪怕是她的父親狠狠地打了她一頓,她都要堅持刷牙。
只因為她心愛的人高加林説過讓她堅持刷牙。
她每天換一身衣服,想要高加林看到。等到高加林對她不理不睬的時候,她又換回了最樸素的衣服。她以為高加林不理會她,是因為她穿得太好了,會讓貧窮的高加林感到自卑。
可高加林只是後悔對巧珍做出的衝動行為,他甚至覺得他匆忙跟一個沒文化的農村姑娘巧珍發生這樣的事情,簡直是一種墮落和消沉的表現。
可現實裏,那時候的高加林只是一個農民還家境貧寒,在周圍人眼裏,他能跟巧珍在一起,還是他高攀了。
他的父親高玉德這樣説道:“咱這光景,怎能高攀人家嘛。人家是什麼光景?這一條大馬河川都是拔梢的。”
可那時候的巧珍把高加林當成了稀世珍寶,愛着他,護着他,為了他不顧一切。
可等到高加林有了自己的前程,他馬上拋棄了巧珍。
最疼愛他的德順老漢説:
你把良心賣了。加林啊,巧珍那麼個好娃娃,你把人家撂在半路上,你作孽哩!加林,我從小親你,看着你長大的,我掏出心給你説句實話吧。歸根結底,你是咱們土裏長出來的一根苗,你的根應該紮在咱們的土裏啊,你現在是個豆芽菜。根上一點土都沒有,輕飄飄的,不知你上天呀還是入地呀。我什麼話都敢對你説,你苦了巧珍,到頭來也把你自己害了。
高加林拋棄了巧珍,他最後也沒能有大好的前程,而是又回到了農村。
人這一生,總以為自己做幾件沒良心的事情,是不打緊的。卻不知道,你做過的所有沒有良心的事情,別人會給你記着,你自己也會永遠記着。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
但凡你做了沒良心的事情,到了這緊要的幾步,就很容易浮得高,跌得重。我們這一生之所以不去做那些沒良心的事情,不是因為善良,而僅僅是為了我們心裏的坦蕩,為了走這緊要幾步的時候,光明正大,無所畏懼。
心不虧,於是多黑的夜路也敢走。
二,永不忘本。
當高加林又被送回了農村當農民。
德順老漢又説了這樣的話:
就是這山,這水,一代一代養活了我們。沒有這土地,這世界上就什麼都不會有。是的,不會有。只要我們愛勞動,一切還會好起來。
高加林這一生都想要走出農村,為了走出農村,為了更大的前程,他甚至能出賣自己的良心,拋棄對他真心一片的巧珍。他不想回到養育他的家鄉,他想要到更廣闊的天地去施展自己的拳腳。
可當一個人不認可自己的根,他就會永遠是懸浮的狀態。他的人生沒有落點,永遠輕飄飄的。他忘了本,忘了自己從哪裏來,也忘記了自己是誰,他把自己拔到了一個高度裏,不上不下,來回晃盪。
高加林在大城市裏迷了眼,忘記了自己是誰。他賣了自己的良心,虛浮在完全不屬於他的境遇裏。在那個境遇裏,他看似快樂,實則痛苦,因為他找不到原本的自己了。
人這一生,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找不到自己了。當一個人找不到自己了,他就會如同行屍走肉,不知來處,不明歸處,生如同死。
《平凡的世界》裏的孫少平之所以不懼貧窮,不懼艱難,不過是他從未忘記過他是誰,來自哪裏,他正確地看待了他自己的那個根。
他給妹妹蘭香的信裏寫道:
我們出身於貧困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又要從我們出身的侷限中解脱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
一個人想要更高,最基礎的一件事,就是永遠不鄙薄自己的出身。而只有不忘本,你才能真正意義上擺脱出身帶給自己的狹隘性。
可惜,高加林始終未曾明白。
高加林是失敗的,而孫少平是成功的,他們兩個人作為路遙筆下最相似的兩個人,終究是一南一北,一個鄙薄出身,最後顛下雲端,而另一個始終平凡卻最見偉大。
三,生活要朝前看。
巧珍被高加林拋棄了。
大部分的人可憐她,也有少數的人幸災樂禍。所有的人都一致認為劉立本的二女子巧珍這下子算徹底毀了。因為誰都知道這樣的事情,對一個女孩子意味着什麼。更何況,巧珍那樣地愛高加林。
可是,巧珍沒有尋短見,也沒有成精神病人。她照常下地,和大家一起勞動,像往常一樣該做什麼做什麼。她坦然地接受了自己的命運,答應了馬拴的求親。她不是退而求其次,她是打算好了要一輩子好好跟馬拴過日子。
她出嫁的那天,她的妹妹巧玲對她説:
我們常説要向前看,對一個人來説,也要向前看。生活總是這樣,不能處處叫人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方面不滿意,就灰心。
巧珍是《人生》裏,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她敢愛,也敢放下。她愛高加林的時候,可以為高加林付出一切。可等到高加林拋棄了她,她也不恨高加林,而是去本分地過好自己的日子。
即使高加林最後又回到了農村,她願意幫助他,卻從未想過再跟高加林在一起。她對自己的姐姐巧英説:
這是不可能的,我已經結婚了。再説,我也應該和馬拴過一輩子。馬拴是好人,對我也好,我已經傷過心了,我再不能傷馬拴的心。
人這一生,永遠不該沉浸於過去的感情,我們應該往前看,去珍惜身邊該珍惜的人。
這是很淺顯的道理,卻也是能從根本上改變人一生的道理。那些通透的人,看的都是前方的路,如同《知否》電視劇裏的盛明蘭,她和齊衡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她永遠不會朝回看。而只有朝前看的人,才能真正地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時隔二十年,再讀《人生》,深覺震盪靈魂。
更奇妙的是,在我讀《人生》的時候,多處感覺會和《平凡的世界》裏的感覺重合。
路遙用最樸實的筆觸寫了兩個出身農村,卻心懷夢想的年輕人孫少平和高加林,他們在面對事業,面對愛情,面對人生的時候,那些選擇,那些糾結,那些錯誤,那些釋然,與萬千青年的迷茫和掙扎幾乎一致。
好的作品,如酒,歷久彌香。
而我們對人生的理解,歷經歲月,才知其中真滋味。
正如同路遙在《平凡的世界》裏對人生的描寫:
人生啊,是這樣不可預測,沒有永恆的痛苦,也沒有永恆的幸福,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時是那麼平展,有時又是那麼曲折。
而我們能做的就是記着這三個最淺顯的道理,把人生中最緊要的幾步走好。
即使走不好,也不要灰心喪氣。
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很多時候,我們人生的重要意義就是活着,不管遇到了多大的委屈,受到了多大的傷害,或許要忍受苦難、無聊和平庸,但是我們依舊願意努力地、好好地活下去。
因為即使人間不值得,生命本身也很值得。
高加林最後回了農村,迎接他的有他的親人,也有那驚心動魄的歌謠:
哥哥你不成材,賣了良心才回來。
可不管前面是怎樣的人生,他都要走下去,他首先要把自己踏踏實實地活成一個人,然後再去向上爬。
對,是向上爬。
高加林作為年輕人,並不成熟。但是,我們不能否定他身上那種向上的力。
人人不該是高加林,但人人又該是高加林。
我們不該是高加林,在人生最要緊的幾處選擇時,丟了良心,忘了本。我們也該是高加林,努力向上,有着夢想和熱血,想要有更遠大的人生。
夢想和我們的良心該並存。
記住,最好的人生就是把身子立正,踏踏實實地一步一步朝前走,走出你自己的一條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