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南非官員:西方活在冷戰中,認為共產主義者就該貧困、穿卡其色制服

由 許愛花 發佈於 綜合

海外網6月13日電 據中國駐南非共和國大使館網站6月13日消息,6月11日,南非執政黨非國大婦聯主席德拉米尼在南非主要媒體獨立傳媒網站發表題為“西方國家遭遇內部政治分裂情況下,非中團結將歷久彌堅”的評論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非中關係向來被西方妄稱為不平等的關係,稱非中關係的天平總向中國一方傾斜。然而,當西方國家政治分裂愈演愈烈,右翼政治勢力做大,美國政府針對本土非裔美國人的種族主義暴力行為一再發生之時,所謂的外交政策和貿易協定對他們而言也就不再那麼重要了。眾所周知,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從世界衞生組織撤資,並一再對中國言語攻擊,使中國企業決定減少對美國產品的進口。

新冠疫情仍然是各國重新調整經濟的不穩定因素,對各國經濟造成重創,使世界範圍內失業率高企。這些因素將對非中關係造成何種影響?筆者認為,非中關係在過去的數十年間經受住了風雨洗禮,中國和非洲擺脱困境,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也對國際社會帶來越來越深刻的影響。對世界而言,最大的困難莫過於長期以來,能夠安坐案前的唯有西方國家及其盟友,而其他的國家只能忍受他們的頤指氣使,某些國家甚至要拿着飯碗向他們乞討。而如今,世界權力格局已深刻變化: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國際影響力也隨之上升,這使得西方國家懊惱而不安,他們甚至還活在冷戰的思維定式當中,認為共產主義者就應該穿着卡其色制服,活在貧困當中。然而,在新冠疫情嚴重衝擊經濟發展之際,非洲擁有中國這樣一個盟友和投資者變得尤為重要。中國在新冠疫情中馳援非洲大陸,為各國提供物資支持的事蹟將被銘記,例如中國最有名的企業家馬雲,與非盟和埃塞俄比亞政府一道,為整個非洲的醫療物資配送做出貢獻。展望未來,非洲擁有世界上最多的青壯年人口,這對中非關係也意義非凡。非洲大陸向來為世界所輕視,但恰恰正是在非洲大陸上,創新理念和信息技術得以廣泛傳播:盧旺達正利用相關技術為農村地區的兒童提供教育;無人機馳騁在非洲大陸上運送醫療物資;機器人在抗疫工作中得以應用;類似的情況不勝枚舉。中國政府認識到了非洲的潛力,並且一貫以務實的態度開展對非合作。

中國將自身定位為發展中國家,認為與非洲發展中國家的合作正是與自身定位密切相關,感同身受。非洲各國向中國借債是有利的,正如世界經濟論壇所指出的那樣,自上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支持下,中國已經成為低收入國家的重要貸款國。中國援助和投資的方式是最先進的,也是其自身發展經驗的體現。20世紀80年代中國尚為低收入國家之時,便以自身之力重新修訂了一些外國投資協議。關於非洲市場是否將蓬勃發展的問題,世界經濟論壇亦指出,非洲國家對中國的長期發展進程至關重要,反之亦然。非洲不僅擁有重要能源和礦產資源,而且作為青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大陸,擁有未來最大的市場,而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工業超級大國。除此之外,中國在幫助非洲修建蒙內鐵路時,基本不存在國際利益和資源供應鏈的考慮。非中關係很可能會被事實證明為後疫情時代國際合作的典範,在後疫情時代中,整個世界需要擺脱過去基於意識形態的保守主義認知,構建一種相互依賴和相互信任的共生關係,為共同協商、公平共享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