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錫山為什麼要修窄軌鐵路算完這筆賬,不得不佩服他的理財能力
中國近代史,有一位人物,大家對他的名字很熟悉,但是對他的印象不是很好。這個人物就是閻錫山,著名的“山西王”。
閻錫山從辛亥革命開始,一直到1949年,38年主政山西。閻錫山手下的部隊也是著名的“西北軍”,作風彪悍。
中學歷史課本上,關於閻錫山有這麼一件事,就是他故意把山西的鐵路修成窄軌。為什麼這麼做呢?就是讓山西和外界的聯繫從此隔斷,道路互相不通,便於他做土皇帝。
畢竟,軍閥都想要割據一方,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這是正常的。但閻錫山修窄軌鐵路的背後,並不是這麼簡單。
同蒲鐵路
一筆精明帳
首先,山西的鐵路修成窄軌,並不是閻錫山首創,1903年法國人在山西修的第一條鐵路,從正定到太原就是窄軌的。法國人這麼做的理由是,地勢險阻,工程又艱鉅,修建寬軌鐵路要耗費的造價太多。這個時候的閻錫山還在日本留學,所以山西境內第一條窄軌鐵路和閻錫山沒有任何關係。
辛亥革命之後,閻錫山主政山西,公平地説,他對山西的經濟建設功勞是很大的。其中一項就是修鐵路。閻錫山決定要修建一條從南到北的鐵路,就是大同到蒲州這一段。
閻錫山
那應該怎麼修呢?窄軌的還是寬軌的?當時南京中央政府鐵道部的想法是,要修就修一條標準軌道的,1.435米寬。他們認為,要是還按山西原有鐵路的窄軌方式修,不僅現在修成了運輸力量小,而且將來經濟發展了還是要改建成標準軌道,不如一次到位。
閻錫山再三考慮,最終決定要修窄軌的。他的理由是這樣的:受山西眼前財政和經濟的限制,修築一條標準軌距的鐵路,單單鋼軌及枕木兩項,每公里就要1萬元大洋以上。算上土地、路基、橋樑、涵洞、隧道、車站、機車這些,費用就更大了,同蒲全線最少要花6000至7000萬元。
錢還要計算利息的,以最低年息1分計算,每年要付的利息是600萬至700萬元。在鐵路通車後,初期營運收入,可能還不能應付維護和營運的開支,哪有盈餘來支付利息。這樣日積月累,恐怕修了同蒲鐵路,將來就是賣掉山西,還不夠償還債務。
南京機關也曾經透露修築同蒲鐵路的應用標準軌道,中央早有準備,可向中央申請經費統籌辦理。但是這種支票什麼時候可以拿到誰也不知道,現在經濟效益不好,只能勒着褲腰帶過日子。
閻錫山的帳算的很清楚,如果修建寬軌鐵路,50年內非但賺不到錢,還會虧損至少37億元。如果修建窄軌鐵路,20年就可以收回成本,還有盈利670萬元,50年可以賺30億元以上。換了你是閻錫山,你會怎麼選?
儘快盈利
1932年2月21日,閻錫山設立晉兵工築路總指揮部,並親自擔任總指揮。5月份正式開工。閻錫山對這條路非常重視,每週召開一次指揮部會議,工作人員從早到晚都要向他彙報一次進度。造鐵路閻錫山雖然不懂,但是算賬是他的強項。
比如,沿路的橋有20座,修建石橋非常貴,但是耐用;修木橋便宜,但是隻能用10年。閻錫山就拍板,修建木橋,要便宜的。先修一個能用的,賺到錢,將來再升級成更好的。這個思路在修建同蒲鐵路時,始終是貫穿其中。
修鐵路要用枕木,山西木材少,就用水泥枕木。山西不產水泥,需要從河北唐山買,閻錫山一算賬,還不如自己建一個水泥廠。所以就從築路經費中摳出50萬元,成立了一個日產80噸水泥的西北洋灰廠。
建了鐵路就必須有火車,用什麼樣的火車?不賣新的,翻修舊的棚子車。也不需要暖氣,讓乘客上車多穿點。沒有正經座位,就讓乘客先拿木板凳湊合。信號設施、道閘起動這些設備,就用國產貨,實在沒有就想辦法手動操作。
像火車站這樣的設施,也是非常簡陋。大站是磚瓦平房,候車室只有幾十平方米;小站是磚瓦小房,候車室只有幾平方米。有的地方通車了,連賣票的票房都沒有,就近租一個民房賣票。總之,目的就是儘快掙錢盈利,收回成本。
建成一段之後,同蒲鐵路立即投入使用。修通當月的營業,是客貨兼運不放空車。1934年運送旅客7.6萬人,貨物5.7萬噸;1935年又修通一段,全年運送旅客27.5萬人,貨物43.5萬噸,營業額達到178.64萬元,盈利116萬元。
這個成績是非常不錯的,閻錫山這筆賬算的很好。而且別以為他只會省錢,該花的錢也敢花,那些工程技術人員,工資非常高。工程師一個月能領導四五百塊大洋,要知道那個年代一位省長的月薪不過800塊大洋。
所以,這條鐵路雖然簡陋,但卻不是豆腐渣工程。
乘客排隊
把事情做好
同蒲鐵路修建之後,大家算了一筆賬,都吃驚了。橫向對比,當時修建的江南鐵路,每公里的造價達到4萬塊大洋;浙贛鐵路,每公里造價7萬大洋;同蒲鐵路,每公里造價才1.87萬大洋。
而且,閻錫山沒有向外國銀行借款,也沒有向國民政府要撥款,僅僅依靠本省的財力,就把這項浩大的工程給完成了。中央政府都稱讚,這條鐵路費用之少,修建速度之快,是世界鐵路歷史絕無僅有的。
回過頭來看,當初教科書上説閻錫山修窄軌鐵路是為了隔斷山西和外界的聯繫,其實是不成立的。閻錫山是為了省錢,在限制的條件下,把事情做好,就是這麼一個邏輯。
有時候看待歷史人物和事件,通常會判斷錯誤,因為我們看不到事情背後的真相,以及背後的邏輯。輕信了別人給出的觀點,變成了自己先入為主的判斷。
閻錫山的故事還有一個啓發:就是無論在什麼時候,能夠在侷限的環境下,低成本的做成一件事情,比等待時機成熟再去做一件大事更重要。因為你做成事情的結果,往往會影響後續的發展。如果你什麼都沒做,那麼你的一切設想,都是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