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中歐關係應從美國的干擾中突圍

8月25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應邀訪問歐洲五國,首站是意大利,之後還將前往荷蘭、法國、德國和挪威。這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後中國外長首次出訪。國際輿論還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另一個重要背景,即中美關係眼下日趨緊張。就在十幾天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剛結束對中東歐四國的訪問,而他當時訪歐的主要任務之一,正是挑撥歐洲與中國的關係。

路透社25日以“無視美國警告,意大利稱中國是其關鍵戰略合作伙伴”為標題,對中意外長會晤做了報道。意大利外長迪馬約表示,中國是意方在全球範圍內不可缺少的重要夥伴,意方感謝中方在其抗疫最艱難時期及時伸出援手。對此路透社稱,“這會讓意大利和美國產生分歧”。這實際意味着,美國近一段時間以來竭力在歐洲發動“新冷戰”的外交動員一定程度失敗了。

華盛頓正在兩個方面做着“新冷戰”的動員,一方面將中美關係貼上新的標籤,華盛頓政客在各種場合描繪“美國領導的民主世界”與“中共領導的專制體制”之間的競爭,對標當年美蘇全方位的對抗。另一方面,他們到世界各地煽風點火,拉幫結派,試圖組建一個“反華同盟”。

歐洲無疑是華盛頓首先爭取的目標,蓬佩奧訪歐期間費盡心機和口舌,巧舌如簧地鼓動歐洲各國配合美國共同對付中國。王毅訪歐,則是為繼續同歐洲攜手抗疫而來,為繼續支持歐洲團結發展而來,為繼續鞏固推動中歐關係而來,為繼續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而來。對比是一目瞭然的,某種意義上可以説,蓬佩奧前腳到歐洲“下毒”,王毅後腳到歐洲“消毒”。

歐洲很多國家是美國的傳統盟友,但同時和中國保持着傳統的友好合作關係。這説明,擁有不同政治制度、意識形態、社會文明的國家依然可以很好地相處、合作,中歐關係在這方面樹立了正面示範,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當下中歐關係面對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化解來自美國的強力干擾和破壞。

美國現在要歐洲“選邊站”,實際上是讓歐洲在自己的國家利益、區域利益與華盛頓的政治偏見之間做選擇。“新冷戰”顯然是不得人心的。即使那些脊樑骨不夠硬、被迫屈服於華盛頓壓力的國家,對“新冷戰”也充滿疑慮和擔心。而大多歐洲國家都十分在意並堅持外交的獨立性。事實證明,美歐的同盟關係,並不能自動轉化為對抗中國的統一戰線,華盛頓想拉起一個跨大西洋的“反華同盟”,可以説是不可能實現的。

中歐關係之所以能求同存異,發展良好,根本上還是因為中歐有巨大的共同利益,並且在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等重大全球性問題上有相同立場。王毅此次在特殊時期訪歐,必將進一步推動中歐的互利合作。只有中歐共同努力,不斷加固、擴大雙方的共同利益,才能從第三方出於其私心製造出的烏煙瘴氣中突圍出來,穩住陣腳,並繼續往前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81 字。

轉載請註明: 社評:中歐關係應從美國的干擾中突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