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疑:5架殲20參加八一閲兵 到底正式服役沒?
【環球網軍事7月30日報道】今天,殲20領銜的空中作戰羣穿雲破霧來到檢閲現場,這是亮相珠海航展後,殲-20首次以戰鬥姿態臨空,也被認為是此次閲兵的主要看點之一。
殲20梯隊長機飛行員張昊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我們這個飛機,機動性特別好,靜如處子,動如脱兔。飛機的亞音速性能不錯,一進入了超音速就是它的天下了。機動能力較以往的三代機有非常大的提升。戰機的信息化程度特別高,各種傳感器都非常先進,造就了它一個信息融合的程度,戰場對你越來越透明。
軍事專家尹卓少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殲-20參加本次閲兵,並不意味着正式服役。是小批量生產,空軍試飛員還在試飛試用,然後才能定型,正式列裝。
國產殲-8 型殲擊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中國著名殲擊機了。但是在殲-8 提出研製的 1964 年,還提出了另一種方案與之競爭,並經過了多次方案論證,但終因種種原因而未能投入量產,但是現在看來,仍有許多是值得借鑑的,我們可以稱其為殲-9,並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
殲-9 型截擊機是一種全天候高空高速要地防空截擊機,主要以蘇“逆火”和美 B-1B 超音速轟炸機為主要作戰對象。設計技術指標達雙 26(升限 26 公里,時速 2.6 馬赫),可以説是中國殲擊機性能之最了。
研製的提出是在 1964 年,那時因為 1963 年冬季以來,殲-7 飛機參加了幾次高空作戰,暴露出它升限留空時間短,高空高速性能差,沒有雷達,高空機動性差等缺陷。另外,在作戰火力和起飛着陸性能上也有待加強和改善。因此,自 1964 年初開始,六零一所就開始考慮改進殲-7,以滿足高空作戰要求。1964 年 10 月 25 日,六院在瀋陽六零一所召開了“米格-21 和伊爾-28 改進改型預備會”。會上,六零一所提出了米格-21 的兩種改型方案,一種為雙髮型,另一種為單髮型。前者計劃裝用兩台渦噴 7 發動機的改進型,飛機氣動外形則參照米格-21 飛機,不做大的改變,這一方案發展成了殲-8;而後者擬裝六零六所新設計的推力為 8,500 公斤的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910),這一方案則發展成了殲-9。當時,兩種方案的飛行性能均與美國的 F-4B 相當,即升限 20 公里,最大馬赫數 2。2,基本航程 1,600 公里,重量約 10 噸。
1965 年 1 月 12-17 日,三機部在北京召開了航空工業企事業單位領導幹部會,會議期間又由段子俊副部長主持召開了新機研製工作座談會,由於擔心新發動機研製週期長,所以會議一致同意以米格-21 為原準機搞雙發設計方案,從而確定了殲-8 的研製方向。但會後又提出“雙 25”的單發方案。即一開始六零一所提出的單發方案。
六零一所在摸透米格-21 的同時,對國內外有關技術情況進行了調研,提出了殲-8 飛機的初步戰術技術要求,並於 1965 年 3 月 19 日上報六院,指導思想是突出高空高速性能,增大航程,提高爬升率和加強火力,性能指標要求是使用升限 19-20 公里,最大平飛馬赫數 2.1-2.2。六零一所設想 1967年殲 8 飛機完成首飛,1970 年能小批裝備部隊。
但是到了 1965 年 4 月 12 日,三機部又正式下達“關於開展殲-9 飛機方案設計”的通知,要求在兩個方面進行方案論證和比較:
1.突出殲擊性能,兼顧截擊作戰和對付低空高速目標,最大馬赫數 2.3 左右,升限 20 公里左右,航程要大,作戰半徑大於 450 公里。
2.突出截擊性能,兼顧殲擊作戰,最大馬赫數 2.4-2.5,升限 21-22 公里,作戰半徑 350 公里。
飛機總重量控制在 14 噸左右。
在隨後的時間裏,殲-8 飛機很快得到了批准,並定下了試製的具體時間表。殲-9 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六零一所先是進行了殲-9 氣動佈局參數的選擇,選出了 4 種機翼平面形狀,即前緣後掠 50 度的後掠翼,前緣後掠 57 度的三角翼,前緣後掠 55 度的後掠翼,以及雙前緣後掠角的雙三角翼,並設計了風洞模型。
1966 年 4 月 1 日,三機部向國防工辦,國防科工委呈報了“殲-9 飛機設計方案”。國防科工委開會審查了殲-9 飛機的設計方案,並向軍委呈報了“殲-9 飛機戰術技術論證報告”。報告提出殲-9 最大馬赫數 2.4,升限 20-21 公里,最大航程 3,000 公里,作戰半徑 600 公里,最大續航時間 3 小時,最大爬升率 180-200 米每秒。
六零一所對四種機翼平面形狀方案均做出了模型,進行了風洞實驗。其中主要是考慮採用後掠翼還是三角翼,後掠翼和三角翼都是採用前緣後掠的方法來增加機翼的臨界馬赫數。但是如果超音速飛行增加到馬赫數為 2.0 時,要採用亞音速後掠翼方案就必須使前緣後掠角大於 60 度,但前緣後掠角過大,翼根結構受力就會惡化,將增加結構重量;另外,低速時空氣動力特性也將惡化,升力下降,阻力增加。故採用大後掠翼很不利,而三角翼則比較適用,不但具有後掠翼所具有的優點,而且比較長的翼根弦長保證了根部結構受力狀況,減輕結構重量,而且還有助於保證飛機的縱向飛行穩定性。所以六零一所淘汰了前三個方案,又把三角翼的前緣後掠角改為 55 度,稱為殲-9IV 方案。這是一種正常佈局形式的三角翼方案,起動外形上除機頭改為兩側進氣外,其餘均與殲-7,殲-8 相同,類似於超7 的早期型,也就是殲-7CP 的氣動外形,只是尺寸上要大得多。由於這種方案對米格-21 的改動並不算很大,所以成功的把握性挺大。
但從 1966 年第四季度到 1967 年初,經過風洞實驗發現,殲-9IV 方案的機動性不夠理想,於是又提出無尾三角翼方案,稱 V 方案。V 方案是兩側進氣的無尾三角翼飛機,前緣後掠角 60 度,翼面積達 62 平方米。由於降低了翼載荷,V 方案的機動性較好,但升降副翼的剛度和操縱功率問題以及零升力矩帶來的操縱困難卻難以解決。
然而在此期間,殲-8 則發展的較為順利。1966 年底,六零一所完成了全部圖紙設計工作。8 月由一一二廠開始試製兩架原型機,1968 年 6 月,01 號原型機總裝完成。12 月 19 日完成首次地面滑行,雖然滑行中前輪擺振嚴重,緊急剎車時左側主輪輪胎爆破。但是殲-8 仍於 1969 年 7 月 5 日,由試飛員尹玉煥駕駛,在一一二廠完成了首次航線起落試飛,歷時 30 分鐘,試飛中飛行高度 3,000 米,速度 500 公里每小時。
但是隨後“文化大革命”開始,兩機的研製工作也就處於了停頓狀態。
1968 年 3 月,六院召開了“動員落實殲-9 飛機研製任務”會議,決定採用 V 方案,並提出力爭 1969 年“十一”前把殲-9 送上天,向國慶 20 週年獻禮。由於 V 方案一些技術問題難於解決,加上國內生產不正常,V 方案一直搞不下去,於是六院指示停止了 V 方案的試製。
1969 年 2 月 3 日,六零一所決定抽出部分力量繼續進行殲-9 飛機的研製。1969 年 10 月 10 日,航空工業領導小組決定研製殲-9,並決定先試製兩側進氣的正常佈局三角翼方案,即殲-9IV 方案。把試製工作安排在了一一二廠,要求 1971 年底上天。1969 年 10 月 30 日,三機部和六院軍管會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把殲-9 試製任務定點在一三二廠(成都飛機公司)。
1970 年 5 月 4 日,六零一所抽出 300 多人到成都空軍十三航校(後組建成六一一所),從事殲-9 飛機的試製工作。1970 年 6月 9 日,航空工業領導小組在北京開會審查殲-9 方案,要求“殲-9 的機動性要好,活動半徑 900-1,000 公里,重量 13 噸,使用過載8g,升限 25 公里,飛行馬赫數 2.5。
1970 年 11 月,六院在西安召開廠,所領導幹部會議。空軍領導對正在研製中的殲-9 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雙 25 太小,雙 28 太高,應該是雙 26,即最大使用馬赫數 2.6,靜升限 26 公里,最大使用錶速 1,300 公里每小時”。
根據這一新要求,殲-9 原有佈局均不能滿足,最後選擇了鴨式佈局,腹部或兩側進氣的方案。可是工作一段後發現,升限指標太高,發動機性能達不到,殲-9 飛機的研製工作又可能擱淺。
1975 年 1 月 10 日,三機部以(75)三院字 8 號文“關於請求繼續研製殲-9 飛機的報告”上報國務院,中央軍委。文件希望對殲 9 的指標作些調整,即最大馬赫數 2.5-2.6,升限 23 公里,最大爬升率 220 米每秒,基本航程 2,000 公里,作戰半徑大於 600 公里。
1975 年 2 月 18 日,國務院,中央軍委下達國發(1975)34 號文,同意按調整後的指標繼續研製殲-9 飛機。
1975 年 12 月 23 日。國家計委,國務院國防工辦以(75)工辦字 395 號文批准三機部上報的殲-9 飛機研製實施計劃。同意零批試製 5 架,1980 年首架上天,1983 年設計定型。並原則上同意到 1983 年撥給研製費 4 億元。
1976 年初。六一一所進一步調整了殲-9 總體氣動力佈局和設計參數,形成殲-9VI-II 方案,其特點是:鴨式佈局,60 度三角翼。面積 50 平方米,鴨翼為 55 度三角翼,面積 2.58 平方米,固定安裝角 3 度,機身長 18 米,兩側進氣。進氣道為二元可調節多波系混合壓縮式。裝一台 910 渦扇發動機,地面全加力靜推力 12,400 公斤。裝 205 雷達,探測距離 60-70 公里,跟蹤距離 45-52 公里。帶兩枚 PL-4 攔射導彈,最大有效射程 8 公里,導引頭截獲距離 18 公里。
1978 年,由於六一一所承擔的殲-7 大改(即殲-7III)的設計發圖工作要求緊迫,殲-9 的研製工作開始收縮。1980 年,為貫徹國家國民經濟調整方針殲-9 的研製工作即全部中止。機體研製費約 2,122 萬元。
但殲-8 的研製工作並沒有停下來。根據最初的戰術技木要求,殲-8 飛機本來就是全天候的。但殲-8 擬裝用的交流供電系統和新雷達的研製工作動手較晚,趕不上殲-8 的研製進度,於是上級決定殲-8 飛機分兩步設計定型。第一步按直流供電裝測距器的“白天型飛機”定型,第二步再按交流供電裝新雷達的“全天候型飛機”定型。1979 年 12 月 31 日,航空產品定型委員會同意殲-8 設計定型,1980 年 3 月 2 日,中央軍委常規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以(80)軍定字第 40 號文批准。1986 年 2 月 20 日。國務院、中央軍委常規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批准殲-8 白天型飛機生產定型。
中國在下一代主力殲擊機選擇上,本着務實,求穩的態度,最終選擇了殲-8 路線。雖然一開始時該方案僅僅是米格-21 的簡單放大,性能也並不出眾,但經過後來的不斷改進,在技術指標上具備了三代機的水平,並最終成為了一種成功的殲擊機。而殲-9 設計思想前衞,在設計性能上無疑是大大超越了殲-8 方案,但是在研製過程中所遇到的不可逾越的困難屢屢不斷,研製工作很難進行。所以在這個事關祖國命運的重大抉擇上,選擇了殲-8 這個漸改方案顯然是正確的,而殲-9的研製過程中也取得了許多經驗和技術,並在後來成功地運用於殲-8 的研製開發中。
在此之後,殲-8II 又經過不斷的改進,形成了今天聞名遐爾的殲-8 系列重型殲擊機。並作為我國的主力殲擊機,承擔起構架我偉大國土防空圈的重任。
作者彩虹熊
(2017-07-24)
殲-31是針對國際市場需求研發的多用途戰鬥機,綜合作戰效能優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殲-31採用單座、雙發、外傾雙垂尾、全動平尾的正常佈局,兩側佈置大S彎進氣道,並有內置彈艙。具有高生存力:低雷達可探測性、低紅外輻射特性、優異的電子對抗性能、低易損性設計;多任務能力:強大的目標探測和外部信息綜合能力、優異的態勢感知和信息共享能力、超視距多目標攻擊和大離軸角全向攻擊格鬥空戰能力、對地和海面目標精確打擊能力、超高性價比。該戰鬥機起飛重量為17.5噸,機長16.9米,高4.8米,翼展為11.5米,機翼面積約40平方米,不加油作戰半徑達1250公里,攜帶副油箱時可保證作戰半徑達2000公里,最大速度可達1.8馬赫,帶彈最短起飛距離400米,最短着陸距離600米,採用全黑色機身,應用大量複合材料,表面塗覆了大量隱形塗料。
海軍航空兵尤其是海軍艦載部隊,殲31是非常合適的一款戰機,如果上艦,則在很大程度上相對縮小了其航程的缺陷,而且其相對小巧的體積上艦也大大優於殲20,考慮目前美軍裝備的艦載戰機F18以及F35都屬於中型戰機,反觀殲15體積過大,佔用空間相對較多,對航母的空間利用率不高,存在一定的“空間浪費”,而殲31則“大小正好”。從作戰任務來看,該機的機動性較好,又具有良好的隱身性能,可配合協助重型戰機作戰,戰術任務分配時,殲-31的大邊條翼和DSI進氣道設計極大的提升了飛機的高速和低速飛行性能,該機裝配2台發動機,改裝為艦載機的可能性非常高。
(2017-06-24)
隨着國產001A型航母的服役,殲-15艦載機數量的需求劇增。老款殲-15生產一段時間後,沈飛很有可能轉入殲-15改進型的生產,新改進的殲-15B將比殲-15A有巨大的改進,甚至可以説是脱胎換骨的升級。殲-15A在如無源相控陣雷達、飛控等各方面的性能,與國外三代半艦載機的技術差距就越發顯得突出了。殲-15A擁有優秀的氣動外形,如果換裝新款發動機、比如換髮“峨眉”發動機,載彈量載油量都有極大冗餘,且內部空間巨大、擁有巨大改裝潛力,由於艦載機在零件上大量通用,所以這種艦載機改進方案將會降低研發週期和生產成本。
美軍在研發F/A-18改進型,已經有多款艦載戰鬥機的研發使用經驗,而中國才剛開始艦載機的研發使用,所以殲-15的研發週期很有可能比F/A-18C的研發週期要長。001A型航母應該也已服役,此後還有很多國產航母將生產,新型殲15將與之配套,兩艘航母在搭載殲-15B後,將使得中國航母的戰鬥力再上一個新台階。
(2017-06-17)
某微信公號推出標題為《中國殲系戰機大全,從殲1到殲31!》的文章,言之鑿鑿地列出了中國飛機從殲1至殲31的所有型號。甚至把很多捕風捉影的“型號”也當成真事兒説。謬種流傳,毀人不倦。那麼問題來了,權威的中國空軍殲系戰機有哪些呢?小編給您慢慢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開始以空軍航空修理工廠為基礎建設航空工業。1955年,我國開始製造殲-5噴氣殲擊機。2017年3月9日,中央電視台報道殲-20戰機已正式進入空軍序列。
如圖所示,只有殲-5、殲-6、殲-7、殲-8、殲-10、殲-11、殲-15、殲-16、殲-20正式列入我國空軍裝備體制中。
殲-5
殲-5飛機是112廠試製成功的噴氣式殲擊機,是中國製造成功的第一種噴氣式飛機。殲-5仿製蘇聯米格-17,於1956年試飛成功,9月投入小批生產,1959年5月停產,共生產767架。殲-5型飛機操縱靈活,使用方便,適用於格鬥,在當時屬於一流戰鬥機。
殲-6
殲-6飛機是仿製蘇聯米格-19C圖樣製作而成,是單座雙發超聲速殲擊機。殲-6試飛原型於1963年9月總裝完畢,9月23日試飛成功,1964年投產,1984年停產,共生產3562架。殲-6系列飛機有多種型別:殲-6基本型,米格-19C超聲速殲擊機的仿製型。殲-6飛機除裝備中國空軍、海軍之外,還大量輸往國外,如越南、朝鮮、埃及等。
殲-7
殲-7是一種單座、輕型、超聲速晝間噴氣式殲擊機,可用於國土防空和奪取前線制空權,最初稱為“六二”式飛機,是在引進蘇聯的米格-21-13殲擊機基礎上研製的飛行速度達兩倍聲速的單發單座超聲速殲擊機。1964年11月,112廠正式投產4架自制殲-7,1966年1月17日試飛成功,12月投入小批量生產,1968年殲-7原型機生產停止。
殲-8
殲-8是601所設計,112廠試製和生產的高空高速殲擊機。該機主要用於要地防空、空中格鬥、和奪取制空權。殲-8飛機分兩步設計定型的,第一步按直流供電裝測距器的白天型飛機定型,第二步再按交流供電裝新雷達的全天候飛機定型,從首飛到定型歷經十年之久。
殲-10
殲-10戰鬥機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戰鬥機,其性能先進,用途廣泛,實現了中國軍用飛機從第二代向第三代的歷史性跨越,達到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戰術技術要求。1998年,殲-10首飛成功,隨後進入小批量生產,2004年初定型。對吼全面完成科研試飛,通過鑑定,正式裝備部隊進入現役。
殲-11
20世紀90年代,我國做出對俄引進蘇-27的生產許可證,建立的飛機生產線的重大決策。中國引進後改進的機型稱為殲-11。該機是一型雙發、重型、遠程、全天候制空戰鬥機,具有留空時間長、作戰半徑大、機動性好、攻擊能力強等優點。
殲-15
殲-15是中國參考從烏克蘭獲得蘇-33戰鬥機原型機T-10K-3號研製和發展的單座雙發重型艦載戰鬥機。2009年8月31日,殲-15首飛成功。2013年12月初,正式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入役驗證狀態。
殲-16
殲-16於2011年10月17日在瀋陽首飛,是我國新一代殲擊轟炸機,它配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等新型航空電子設備,並且可以使用紅外成像制導格鬥空空導彈等新型武器,具備較強的對空、對地攻擊作戰能力,是新世紀我國空軍對地打擊的主力。殲16最大特點是具備遠距離超視距攻擊能力和強大的對地、對海打擊能力。與殲轟7比較殲16的機體更大,最大載彈量12噸,可以發射鷹擊62和鷹擊83空對艦導彈。殲16裝備了國產的“太行”渦扇-10發動機。殲16性能與美國F-15E戰鬥轟炸機相當。
殲-20
殲-20是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研製的一款單座、雙發、高隱身性、高機動性第五代空中優勢兼多用途戰鬥機,用於接替殲-10、殲-11等第三代戰鬥機,首架工程驗證機於2011年1月11日在成都實現首飛。2017年3月9日,中央電視台報道殲-20戰機已正式進入空軍序列。
除此之外的殲系戰機均屬各工廠研製,結果都是隻出過概念機或者未進入裝備中。例如殲-9、殲-11(1969)、殲-12、殲-13等。
殲-9
殲-9研製過程中不斷調整戰術指標,而後又為了貫徹國民經濟調整方針,殲-9研製工作於1980年全部中止。上上下下歷經了十幾年,最後也不了了之。
殲-11
由於殲-11研製方案中提出採用的英國斯貝512發動機無法獲得,1970年殲-11計劃下馬。不久後,提出換裝法國M53發動機方案,但最後還是無果而終。
殲-12
殲-12原型機於1970年12月26日首飛成功,經過幾次改動,投入小批量生產。可是由於文化大革命的衝擊,1975年,殲-12試飛和試生產工作被迫停止。1977年6月恢復試飛,但是在1978年2月,清理新機研製型號和調整裝備體制時,空軍提出殲-12飛機性能不夠理想,最終,決定不列入裝備體制。
殲-13
殲-13由於受發動機制約,再加上後來空軍對裝備發展規劃的調整以及縮短新機研製戰線等原因,1981年3月後,殲-13停止研製,未生產就已夭折。
綜上所述,我國空軍殲擊系列根本不存在殲-1到殲-4殲擊機機型。之所以從殲-5開始命名,是因為殲-5又稱“五六式”,是五十年代研製的一種機型。説中國空軍殲系戰機有殲-1——殲-4的簡直是在胡扯!
至於殲-31,它只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瀋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研製的隱形戰鬥機,目前並未列入裝備體制。
厲害了我的殲擊機,原來辣麼多的套路呢。不過別怕,只要知識真,不怕套路深,小編希望大家今後本着科學嚴謹的態度學習航空知識。
(2017-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