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雙月刊網站近日刊登題為《當中情局干涉外國選舉——美國現代秘密行動始末》一文,作者是美國耶魯大學副研究員、英國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候選人戴維·希默。現將文章摘編如下: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在2017年6月聲稱,“在世界各地積極干涉他國競選活動”的是美國。普京這麼説是為了轉移人們對俄羅斯所作所為的注意力,但在海外許多地方,這種説法相當奏效。從基輔到布魯塞爾再到倫敦的政府官員都對我説,他們認為中央情報局(CIA)經常干涉國外的選舉。這種看法可以理解:幾十年來的確如此。
中情局的第一次秘密行動是操縱1948年意大利大選。美國情報人員展開煽動性宣傳,資助他們中意的候選人,並精心策劃基層運動。中情局首席內部歷史學家戴維·羅巴熱告訴我,意大利共產黨敗選後,1948年的行動成為中情局隨後在“許多許多國家”展開行動的“模板”。
在過去兩年裏,我採訪了130多名國內外官員,聽他們講述中情局秘密干預外國選舉的百年曆史。我的採訪對象包括8名前中情局局長和多名中情局官員,以及國家情報總監、國務卿、國家安全顧問、克格勃官員和一位美國前總統。我瞭解到,在21世紀,華盛頓的頂級國家安全官員曾經至少兩次考慮利用中情局干預外國選舉。一次是2000年在塞爾維亞,那次的討論變成行動,中情局花費了數千萬美元對付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另一次是2005年在伊拉克,那次中情局放棄了。
花巨資阻米洛舍維奇連任
第一個案例發生在2000年,當時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正在塞爾維亞爭取連任。這次選舉給了美國一個機會。時任總統比爾·克林頓的巴爾幹問題特使詹姆斯·奧布萊恩表示,“我們覺得米洛舍維奇沒有能力領導一個正常國家”。從1999年年中到2000年年底,美國在塞爾維亞項目上總共花掉大約4000萬美元。
美國國務院、美國國際開發署以及由美國資助的非政府組織在明面上對塞爾維亞選舉施加影響,中情局則在暗中做着同樣的事情。中情局官員約翰·西弗説:“我們暗中支持米洛舍維奇的反對者。”
西弗在那次選舉後不久出任中情局駐塞爾維亞站站長,他説,中情局向反對米洛舍維奇的運動“肯定投入了成百上千萬美元”,大多是在塞爾維亞境外與反對派領導人的得力助手見面,並“當場給他們現金”。
克林頓在接受採訪時證實,他授權中情局在2000年的選舉中幫助米洛舍維奇的對手。在塞爾維亞,中情局的重點是對民心施加影響,不是篡改選票。中情局的做法是向反對派的競選活動提供資金和其他類型的協助。
但這樣就足夠了嗎?隨着大選臨近,克林頓擔心米洛舍維奇會依靠欺詐獲勝。美國的民主促進組織也跟克林頓一樣感到擔憂,因而想方設法確保米洛舍維奇不會對計票做手腳。某個由美國資助的非政府組織培訓了超過1.5萬名積極分子對投票站進行監督。選舉當天,反對派成員與政府官員一起統計選票。政府計票結果顯示米洛舍維奇略微領先。然而,同時進行的計票揭示了真相:他一敗塗地。大規模抗議活動爆發。米洛舍維奇因無力平息民眾革命而被迫辭職。
對阿拉維的協助突然中止
2004年,美國總統喬治·W·布什差點批准又一次採取此類行動。這次的目標是伊拉克。
2003年3月,美國攻打伊拉克,目的是除掉薩達姆·侯賽因。薩達姆政府在幾周內就垮台了,但美軍沒有發現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布什竭力為這場戰爭正名,再次許諾要改變伊拉克的政治制度。時任中情局高級行動長官阿圖羅·穆奧茲説:“當時(對美國政府來説),舉行自由公正的選舉極其重要,這實際上是給攻打伊拉克提供一個正當理由。”美國的民主促進組織向伊拉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幫助製作選民教育材料、培訓政黨官員、推動政治辯論和爭取選票工作。
不過,選舉的目的是讓選民來決定自己國家的發展方向。從這個意義上説,布什遇到了難題:情報報告顯示,他看好的候選人伊亞德·阿拉維恐怕會在2005年1月舉行的伊拉克首次議會選舉中失利。
美國情報界認定,伊朗在操縱選舉使其對阿拉維的反對者有利。時任中情局副局長約翰·麥克勞克林説:“伊朗當然插手了。他們就在隔壁,有那個能力,又跟領導層的一些人關係密切。”
在這種形勢下,布什和顧問們討論要不要採取秘密行動。時任美國駐伊拉克大使約翰·內格羅蓬特經常從巴格達參加跨部門電話會議,議題只有一個,那就是由中情局牽頭的干涉選舉行動。內格羅蓬特告訴我,他“對這個可能性持開放態度”。他表示:“我們真的絞盡腦汁。”
商議到最後,白宮向國會領袖簡要介紹了其計劃。時任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湯姆·達施勒回憶説:“目標是設法促成一個更有保證的結果。”我採訪的政府官員都不記得或不願透露中情局計劃的行動細節,不過達施勒告訴我,那其中包括“許多我們認為根本不合適、不可取的活動”。
對中情局來説,干預伊拉克的選舉只是過去行動的最新演繹。到了2004年秋天,美國已經準備動手。阿拉維在期待秘密的幫助。他在2007年説:“美國最初的態度是從財務上和媒體方面支持温和派。”阿拉維説,緊接着,這種協助出人意料地“中止了”“藉口是美國不想幹涉”。
在中情局、國會和白宮內部,官員們不可思議地團結起來反對秘密干預選舉。內格羅蓬特回憶説,中情局的代表“最不想插手”這次行動,因為一旦被發現,中情局就會受到批評。麥克勞克林表示對內格羅蓬特的回憶“沒有異議”。他説:“畢竟,我們攻打一個國家是為了讓它實現民主,若破壞他們的選舉,那會顯得多麼虛偽?”
國會領袖也反對這個計劃。在達施勒看來,反對秘密行動的理由有兩個。第一個是觀感問題。如果曝光,後果“似乎非常可怕”。第二個是規範問題。他説:“那已經不是冷戰時代了,哪怕是做我們20年前還一直在做的事情都不合適了,這不是我們國家該做的事情。”達施勒回憶道,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南希·佩洛西“非常直言不諱”地反對這個計劃。內格羅蓬特説:“聽着這些爭論,我認識到‘不值得,大家都不想幹’,於是我們沒接納。”
中情局的計劃被束之高閣。2005年1月,阿拉維的聯盟在一場充滿動盪和遭到恐怖襲擊的較量中徹底失敗。接着,與德黑蘭關係密切的執政聯盟上台。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